卓观宏
观察克拉霉素、泮托拉唑、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泮托拉唑+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Hp清除率、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观察Hp清除率、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泮托拉唑+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Hp清除率高,溃疡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勇;周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6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总有效率为81.7%,毒副作用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等,没有出现死亡的患者。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可以控制。
作者:吴楚海;林榕生;陈荣斌;李怀;陈喜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根管钙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超声荡洗治疗,对照组使用注射器冲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1天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73.3%、66.7%,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超声荡洗在钙化根管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夏延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12.5mg米非司酮在临床上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以及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对240例要求在72h内紧急避孕无防护性交的女性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对照组采用高剂量米非司酮(25mg),对比两组避孕效果以及月经情况。结果两组观察对象避孕效果均良好,其中观察组避孕率达95.83%(115/120),对照组避孕率达94.17%(113/120,P>0.05);服药后观察对象月经变化情况不明显,其月经量及月经周期与服药前相比差别不大,分别记录两组观察对象月经周期延长及缩短情况,变化率分别为11.67%、12.5%,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行经天数变化不明显(P>0.05);大部分观察对象均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偶有头晕、恶心及乳房胀痛等;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对照组为15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紧急避孕效果良好,服用后对月经情况影响较小,且基本不产生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杨彩珍;蓝少华;何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存在过敏高风险因素的婴儿100例,根据喂养配方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出生后予适度水解乳清蛋白、BL益生菌配方喂养,对照组出生后予非母乳、非适度水解乳清蛋白联合BL益生菌配方喂养。观察喂养6个月期间两组婴儿的营养状况和过敏发生情况。结果喂养6个月后,两组营养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喂养6个月期间,观察组过敏累计发生次数为30次,过敏发生率为8%,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适度水解蛋白、益生菌配方喂养过敏高风险婴儿可降低过敏发生率,减少过敏发生次数。
作者:林雪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妇女妊娠期间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产科保健门诊10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周均小于10w,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直到分娩后7d,比较孕早期、中期、晚期及分娩时、分娩后1、3、7d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孕早期和孕中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孕早期和孕中期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产后1、3、7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3、7d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P义(P>0.05)。结论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升高,在孕早期和孕中期升高较为缓慢,孕后期急剧升高,产后呈急剧下降致恢复正常。
作者:曾纪扬;李北坤;陈洁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持续静注多巴酚丁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接诊的6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包括吸氧、镇静、止痛、溶栓、抗凝、利尿、解痉、硝酸甘油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用微量泵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6~10ug/(kg.min),根据患者心率、血压、呼吸变化情况在给药范围内微调,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仪等检查指标变化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存活率。结果观察组心功能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320,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922,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98%,高于对照组86%,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192,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DBP、SB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7.316、3.737、3.557,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DBP、SB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4.007、3.781、3.033,P<0.05。结论持续静注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心排血量,明显改善心功能,且未发生低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有效降低死亡率,临床预后明显改善,建议在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24h内及早使用。
作者:潘淘涛;老成暖;陈文标;江美嫦;关健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分析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随机选取就诊的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72例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患者展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72例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即治愈32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继发癫痫多发生于脑血管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简单部分性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取得显著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邓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厚街地区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东莞市厚街地区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分为早期妊娠组、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选择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早期妊娠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妊娠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妊娠中、晚期时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需要在临床中以及时注意。
作者:陆琳;李梦薇;陈金燕;王妙芳;刘凤荣;方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不典型泌尿系结核患者,均进行输尿管镜活检、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以及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测,观察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率,研究输尿管镜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使用三种诊断方式诊断可见,输尿管镜活检的诊断率高达72%,远高于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以及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测诊断率的58%、52%,差异显著(P<0.05)。使用输尿管镜活检可明显观察到患者输尿管口与输尿管黏膜、膀胱黏膜等部位病变。输尿管镜活检对于泌尿系结核诊断率高,更容易观察病变部位,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萍;陈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广州市花山镇3~6岁儿童贫血状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广州市花山镇的1000名3~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3~4岁年龄段的儿童贫血发生率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发生率有所下降;男性和女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4.0%(76/541)和14.2%(65/459),对比并无显著差异(χ2=0.319,P>0.05);婴儿在4~6个月时添加辅食的贫血发生率低,9~12个月时发生率高;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大专及以上,职业为工人、科教文卫、干部,孕期贫血是影响儿童贫血的主要因素。结论广州市花山镇儿童的贫血问题亟待解决,要重视该地区的宣教工作,提高儿童及监护人的认知程度,改善儿童的饮食状况,提高科学喂养率,减少贫血的发生。
作者:罗就馨;梁寿云;李功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入住重症医学科5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PICCO)指导容量管理,并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指导容量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2、3d的APACHEⅡ评分与血流动力学变化、3d液体总入量、治愈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2d、3dAPACHEⅡ评分、HR 较第1d 降低明显,MAP 升高(P<0.05);对照组3d 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2d、3d各项指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显著(P<0.05),3d液体总入量、治愈、死亡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PICCO监测技术对危重患者更有效地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总容量的管理,可准确判断血容量状态,指导恰当补液。
作者:吴秀玲;汪海芹;黎彦彤;黄惠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超过72h的痰培养阴性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24、48和72h等时间点对出入气管道结合位置、出气侧和入气侧冷凝瓶等采样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结果本次研究共采样450次,共培养出103株细菌,包括89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有28株(27.18%)鲍曼不动杆菌,13株(12.62%)非发酵糖杆菌,12株(11.6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食酸丛毛单胞菌和黄杆菌各7株(6.79%),支气管炎伯特氏菌和粪产碱杆菌各5株(4.85%),铜绿假单细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类白喉杆菌及脑膜脓毒金黄杆菌等各3株(2.91%);11株革兰阳性球菌,其中甲型链球菌和粪肠球菌各4株(3.88%),表皮葡萄球菌3株(2.91%);3株真菌,其中热带念珠菌2株(1.94%),白色念珠菌1株(0.97%)。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24、48和72h等时间点不同位置的细菌污染情况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无呼吸系统感染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道系统的“Y”型管应每隔24h更换1次,出气管道应48h更换1次,入气管道应72h更换1次,若出现污染则立即更换。
作者:袁惠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患者180例,均接受静脉置管治疗,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132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选择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静脉置管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皮下血肿、血流不畅、气胸、感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8%,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游离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游离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患者患指与健侧同名手指指甲外形、色泽、质地与感觉等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者手部修复效果。结果外形与健侧对照,12例皮瓣外形恢复良好,3例略臃肿,需接受二次修复整形处理;色泽比较15例患者患指皮瓣已于正常皮肤融为一体,瘢痕无挛缩,仅1例手掌及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游离小腿外侧皮瓣色泽与附近组织略有差异;质地比较,所有患者移植修复术后皮瓣质地良好,柔软;感觉比较:S2级3例,S3级7例,S3+级4例,S4级1例;术后患者手部皮肤整体优良率为80.0%,明显高于术前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游离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移植术,临床治疗有效率高,患者恢复速度快,受区功能恢复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阳钢;王洁;杨永刚;刘瑞祥;梁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宫腔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探讨神经外科安全管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研究组为6.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可以改善神经外科护理的安全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60例慢性鼻窦炎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住院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仅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在老年慢性鼻窦炎治疗方案中,鼻内镜手术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康复,复发率低,具有较高安全性,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谷宏辉;肖勇;李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研究腔内泌尿技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肾切开取石术,试验组采用腔内泌尿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1年的肾结石复发率。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肾切除率低(P<0.05),但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优于试验组(P<0.05);术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随访1年试验组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肾功能恢复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腔内泌尿技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肾结石复发率低、肾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对于结石梗阻性脓肾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邓鲲;刘焕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与高臀卧位待产对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自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待产,对照组采取高臀卧位待产,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待产舒适度、产程、产后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待产时失眠、头晕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中的会阴侧切和产褥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自由体位待产能改善其自然妊娠结局,产妇的舒适度较高、产程缩短,并发症的出现率也明显下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曹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