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伟忠
探讨神经外科安全管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研究组为6.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可以改善神经外科护理的安全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抑郁症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动力取向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一抗抑郁药物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经治疗,患者的性情发生改变,会主动向医生倾诉心中的苦闷,表达不满。其中,观察组痊愈22例,进步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痊愈13例,进步1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两组HAMD治疗前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6w末两组均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1)。在抑郁症治疗中采取动力取向治疗能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为个案治疗方式,需大量的循证医学和案例支持,为进一步推广打好基础。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进行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下肢灵活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正宇;陈恵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癫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癫痫采用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映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60例慢性鼻窦炎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住院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仅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在老年慢性鼻窦炎治疗方案中,鼻内镜手术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康复,复发率低,具有较高安全性,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谷宏辉;肖勇;李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研究腔内泌尿技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肾切开取石术,试验组采用腔内泌尿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1年的肾结石复发率。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肾切除率低(P<0.05),但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优于试验组(P<0.05);术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随访1年试验组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肾功能恢复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腔内泌尿技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肾结石复发率低、肾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对于结石梗阻性脓肾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邓鲲;刘焕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厚街地区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东莞市厚街地区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分为早期妊娠组、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选择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早期妊娠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妊娠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妊娠中、晚期时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需要在临床中以及时注意。
作者:陆琳;李梦薇;陈金燕;王妙芳;刘凤荣;方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IMT值、Hey及血脂水平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IMT值、Hey及血脂水平,降低脑梗死发病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锦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实施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符合标准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凝血功能、并发症、血压及妊娠延长天数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和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有变化,但治疗组血清D-二聚体指标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4h尿蛋白、尿蛋白/尿肌酐指标、妊娠天数、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FBG、APTT等其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肝肾功能与高凝血状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冰;谢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我院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方案)和观察组(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弓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浅表组织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1)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在超声诊断中,良性符合率为93.50%(113/123),恶性符合率为88.89%(24/27),总符合率为91.33%(137/150);(2)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特征存在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2010~2013年报告的艾滋病疫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2010~2013年,2010、2011、2012和2013年发现HIV/AIDS分别为:11、24、18和23例;累计发现HIV/AIDS 76例,病例主要分布:年龄较为集中在22~40岁,以青壮年为主;多为常住人口57.9%(44例);以男性为主72.4%(55例);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其中以性传播途径为主94.7%(72例),且以异性传播为主82.9%(63例);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3.9%(41例);职业以工人为主75%(57例);以汉族为主85.5%(65例)。2010~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艾滋病疫情在全人口中呈低流行态势,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持续扩散。
作者:许增生;郑定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选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改善脑部微循环,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润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一般支持性心理干预,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研究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系统化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春;易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8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低级别ES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做相关统计分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岁,临床症状主要为阴道出血和子宫占位,病理学检查提示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的肿瘤细胞及螺旋小动脉构成ESS,并浸润子宫肌层。免疫组化:CD10、vimentin均阳性,ER、PR阳性6例,SMA、desmin局灶阳性2例,CK阴性。低级别ESS是临床上诊断较难的子宫间叶肿瘤,其肿瘤细胞异型程度、有无浸润及核分裂数量是明确肿瘤性质的必要条件,CD10可作为低级别ESS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夏洪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108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后30min的血压、心率和焦虑评分的变化,并于术后随访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进入手术室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入手术室后,组血压、心率均稳定,焦虑评分均明显下降。两组进入手术室前、后焦虑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中,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4.44%和96.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3%和75.93%。与传统常规护理相比,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了手术室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发生,提升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廖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门诊收治的120例出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力与疲劳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I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I类与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变化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障碍患者实施盆底肌肉康复治疗,不仅改善了盆底肌力还降低了疲劳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曾源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给予治疗组患者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解剖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复位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血量、术后的负重、住院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膝关节功能的HSS评分皆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谢景瑞;郑建彬;赖伟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宫腔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系统性硬化病(SS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SSc患者48例(观察组)及同期非SSc的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总维生素D、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水平。结果观察组三种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总维生素D及维生素D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清维生素D维持在较高浓度,可预防SSc的发生。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