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38例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观察

刘润妮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 疗效, 安全性
摘要: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选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改善脑部微循环,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对老年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预后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选取2009年3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行腹镜腔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便、肛门排气及留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食流质时间和下床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可明显减少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其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彭艳;万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克拉霉素、泮托拉唑联合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64例疗效分析

    观察克拉霉素、泮托拉唑、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泮托拉唑+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Hp清除率、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观察Hp清除率、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泮托拉唑+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Hp清除率高,溃疡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勇;周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普米克令舒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研究普米克令舒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选取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使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合用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疗3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体征及症状好转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使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疗效高,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0~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2010~2013年报告的艾滋病疫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2010~2013年,2010、2011、2012和2013年发现HIV/AIDS分别为:11、24、18和23例;累计发现HIV/AIDS 76例,病例主要分布:年龄较为集中在22~40岁,以青壮年为主;多为常住人口57.9%(44例);以男性为主72.4%(55例);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其中以性传播途径为主94.7%(72例),且以异性传播为主82.9%(63例);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3.9%(41例);职业以工人为主75%(57例);以汉族为主85.5%(65例)。2010~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艾滋病疫情在全人口中呈低流行态势,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持续扩散。

    作者:许增生;郑定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婴儿哮喘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万托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和婴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血管和婴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万托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症状消失时间及哮喘发作次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托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莫校棋;苏宝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对照组为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补治疗,比较两组Ⅰ期愈合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1年后随访优良率。结果观察组Ⅰ期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术后感染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优良率96.00%较对照组(72.00%)显著较高(P<0.05)。结论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Ⅰ期愈合率较高,可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且后期恢复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明超;谭宇顺;张跃;姚铿;赵柏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注水结肠镜对患者疼痛及检查时间的影响

    选取于我院消化内镜室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82例,随机分为注水组133例和注气组149例,比较两组检查方法进镜时间、进镜深度及腹部疼痛情况。结果注水组进镜时间明显短于注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水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注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水结肠镜可缩短结肠镜检查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永辉;陈翠华;罗文静;谭力学;张东常;莫文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阳春市孕前优生检测的检查结果分析

    所有服务对象均由有资质且经过项目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国家项目规定的所有内容,并建立家庭档案,检查结果由专人填写,可疑阳性者为高风险人群,再抽血配送到广州金域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检测或到上级医院(如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进一步行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结果全市实行16个乡镇已婚育龄妇女孕前优生检测的筛查,总检查23085例,筛查率达98%以上,其中弓形虫1.03‰,风疹病毒2.04‰,巨细胞病毒0.38‰,单纯疱疹病毒0.62‰,地中海贫血20‰,G ̄6PD缺乏230‰。我市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过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儿的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肖锋;苏丽媚;陈家胜;李冬;李汉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T灌注成像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于2010年10月~2014年12月对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病理诊断分为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各20例,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灌注达峰时间(TTP)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结节的BV值及TTP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 值及BF值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应用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莫家彬;贾红明;张冠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系统化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选取我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一般支持性心理干预,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研究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系统化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春;易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种药物观察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1)经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显效48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显效5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772,P=0.0036)。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骆钻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480例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2月门诊体检的480例老年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上述受检者实施尿液常规体检,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尿常规检测项目结果的阳性率及有无临床症状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尿常规11项检测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蛋白质(PR0)、亚硝酸盐(NIT)、尿糖(GLU)阳性率分别为18.33%、16.46%、8.13%、7.08%、2.92%。阳性结果中临床有症状的病例总数为83例,无症状病例总数为171例。老年女性的阳性检出率各项指标均高于老年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老年人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低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分析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测结果发现,阳性检出率较高,提示老年人存在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风险,老年人定期参加尿常规检验,对于及早发现与治疗泌尿系统隐患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精神分裂症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分析

    我院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方案)和观察组(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弓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分析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随机选取就诊的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72例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患者展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72例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即治愈32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继发癫痫多发生于脑血管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简单部分性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取得显著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邓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选择我社区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综合干预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一年后的肺功能改变,以及COPD急性发作次数变化。结果经过1年时间干预,试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组间差异(P<0.05)。急性发作次数试验组为0.62±0.88次,对照组为1.87±1.23次。试验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老年COPD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彬;蔡孝桢;罗姣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胰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胰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收治的胰腺癌手术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运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况。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HAMD与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 HAMD与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胰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冠群;陈焕仪;郭间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观察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抽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颈部疼痛、僵硬、眩晕等症状消失时间、颈椎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欧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在先心患儿介入术后护理效果评价

    将我科2013年1~11月收治的年龄2~10岁先心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展开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术后不良反应、家长护理满意率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而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为先心病患儿展开介入治疗时,以人文关怀理念展开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惠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65例手部屈肌肌腱断裂修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部屈肌肌腱断裂患者65例,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津下双套圈修复术,对照组患者实施改良Kessler缝合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7.9%,对照组优良率为81.3%,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津下双套圈修复术治疗手部屈肌肌腱断裂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罗平;彭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广州市花山镇儿童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广州市花山镇3~6岁儿童贫血状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广州市花山镇的1000名3~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3~4岁年龄段的儿童贫血发生率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发生率有所下降;男性和女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4.0%(76/541)和14.2%(65/459),对比并无显著差异(χ2=0.319,P>0.05);婴儿在4~6个月时添加辅食的贫血发生率低,9~12个月时发生率高;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大专及以上,职业为工人、科教文卫、干部,孕期贫血是影响儿童贫血的主要因素。结论广州市花山镇儿童的贫血问题亟待解决,要重视该地区的宣教工作,提高儿童及监护人的认知程度,改善儿童的饮食状况,提高科学喂养率,减少贫血的发生。

    作者:罗就馨;梁寿云;李功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