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分析

廖艳

关键词:优质护理, 手术室, 应用效果, 满意度
摘要:选取108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后30min的血压、心率和焦虑评分的变化,并于术后随访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进入手术室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入手术室后,组血压、心率均稳定,焦虑评分均明显下降。两组进入手术室前、后焦虑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中,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4.44%和96.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3%和75.93%。与传统常规护理相比,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了手术室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发生,提升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胎膜早破孕妇血清C ̄反应蛋白和白介素 ̄6与胎膜早破相关性研究

    选取2012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日我院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和60例正常分娩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两组孕妇血清中CRP及IL ̄6含量,同时取两组患者胎膜组织行病理检查,对比分析测定结果,实验结果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中CRP及IL ̄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分娩孕妇及无感染胎膜早破孕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破膜时间的延长,血清中IL ̄6及CRP含量也随之升高。在胎膜早破孕妇中,血清内IL ̄6及CRP含量对于诊断绒毛膜羊膜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体会

    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78.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腹坠胀疼痛、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痛经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改善症状,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慧;聂石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及广州颐康老年病医院治疗的7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静脉滴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辅助口服羟甲司坦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较对照组的82.86%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气喘、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临床效果良好,改善症状快,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志聪;伍剑萍;徐小花;丁靖;刘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68例烤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的临床效果观察

    观察四环素牙应用烤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四环素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予以对照组传统树脂贴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烤瓷贴面修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修复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烤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世宏;聂俊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85例肠易激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究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因素的相关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相应的回归性因素分析,从而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以及风险系数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有紧密联系,其中喜爱使用辛辣食物、油炸食物、酗酒、疲劳、焦虑情绪、敏感个性以及家族性的腹泻和胃肠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密切相关,这几方面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作回顾性分析,能够为肠易激综合征预防做相应的指导,可更多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作者:潘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行盆腔手术治疗的患者228例,分析其术后发生盆腹腔粘连的影响因素。结果228例患者中,113例发生盆腹腔粘连,占49.6%;术后盆腔粘连与羊水污染、年龄、剖宫产手术时机以及既往剖宫产切口并无相关性(P>0.05);未缝合腹膜、术后感染、剖宫产次数以及术中盆腔炎症是导致术后盆腹腔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降低剖宫产次数,积极开展抗感染治疗,术中缝合腹膜并给予防粘连药物,可有效降低术后盆腹腔黏连的发生率。

    作者:吕慧贤;吕慧玲;戚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回顾性分析8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低级别ES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做相关统计分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岁,临床症状主要为阴道出血和子宫占位,病理学检查提示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的肿瘤细胞及螺旋小动脉构成ESS,并浸润子宫肌层。免疫组化:CD10、vimentin均阳性,ER、PR阳性6例,SMA、desmin局灶阳性2例,CK阴性。低级别ESS是临床上诊断较难的子宫间叶肿瘤,其肿瘤细胞异型程度、有无浸润及核分裂数量是明确肿瘤性质的必要条件,CD10可作为低级别ESS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夏洪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脂水平对初发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初发脑卒中患者89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血脂异常组TC、TG和LDL水平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血脂异常组HDL水平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血脂异常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BI评分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死亡率为14.29%,血脂正常组死亡率为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对初发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血脂异常提示预后欠佳。

    作者:卓观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婴儿肺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与时间效应研究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婴儿肺炎患儿40例,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和时间效应进行记录,同时统计分析记录结果。临床治疗婴儿肺炎时,常用的抗生素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头孢他啶,三种药物使用者分别占患儿总数的22.5%、20.0%和17.5%。在临床治疗婴儿肺炎时,采用单一敏感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和时间效应与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时间效应相近。

    作者:冯刚文;谭楚平;容立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程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并非酒精脂肪肝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探讨全程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选取180例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饮食干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临床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行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分别为6.50±2.29、1.70±1.00、5.16±1.49mmol/L,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水平,而观察组干预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为1.90±0.70mmol/L,较该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为92.00±12.50分,明显高于该组干预前评分及对照组干预后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饮食干预护理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临床各项指标,明显提高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对该类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全程饮食干预护理措施在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付华;彭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广州市花山镇儿童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广州市花山镇3~6岁儿童贫血状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广州市花山镇的1000名3~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3~4岁年龄段的儿童贫血发生率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发生率有所下降;男性和女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4.0%(76/541)和14.2%(65/459),对比并无显著差异(χ2=0.319,P>0.05);婴儿在4~6个月时添加辅食的贫血发生率低,9~12个月时发生率高;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大专及以上,职业为工人、科教文卫、干部,孕期贫血是影响儿童贫血的主要因素。结论广州市花山镇儿童的贫血问题亟待解决,要重视该地区的宣教工作,提高儿童及监护人的认知程度,改善儿童的饮食状况,提高科学喂养率,减少贫血的发生。

    作者:罗就馨;梁寿云;李功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维生素D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低钙血症患者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期合并低钙血症患者采用维生素D进行治疗,并探究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58例AECOPD期合并低钙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与血清IL-17与IL-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FEV1与FEV1/FVC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7降低水平与IL-2升高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维生素D的方法治疗AE-COPD期合并低钙血症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常规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振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速尿与多巴胺联合治疗急性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108例临床观察

    探讨速尿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108例急性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速尿联合多巴胺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尿素氮(BUN)、尿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9.6%(P<0.05);研究组BUN、尿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速尿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体液潴留,改善肾功能。

    作者:陈春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港区货车司机消化性溃疡病因分析

    将5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港区货车司机及50例健康港区货车司机作为观察对象,以患有消化性溃疡者为观察组,以健康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者的临床资料,析导致港区货车司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40岁、吸烟、饮酒、辛辣饮食、饮食不规律、工龄>10年、脾气易怒及Hp感染均为导致港区货车司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P<0.05)。诸多因素均为导致港区货车司机病发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临床因注意以上危险因素的控制。

    作者:陈伟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接收的52例疑似患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均使用颈淋巴结改良型清扫术,并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在手术后面对患者的病理进行相应的检验。以此来检测彩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在手术前采用彩超后存在4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患有颈淋巴结发生转移症状,在使用颈淋巴结清扫术之后的病理检测,其结果表明51例患者患有颈淋巴结转移症状。其结果并无显著差异。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彩超检测,对颈淋巴结节转移情况具有较为准确的判断,为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可靠清扫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作者:陈美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观察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20例,按其入院治疗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JO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两组结果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2.9401,P=0.0033)。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值的推广。

    作者:邓锦隆;孔繁杰;曾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71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案后的预后分析

    择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71例原发性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发性GIST临床特征,并从治疗方式出发,将其分为单纯手术组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原发性GIST多发与<60岁的男性,肿瘤部位多呈现为胃及小肠,肿瘤多见于6~10cm,通常无周围组织器官受侵现象,核分裂数多为5个/50HP及其以上,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原发性GIST 与周围组织器官受侵、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密切相关(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3年,单纯组复发率(25.71% vs 5.56%)明显高于综合组(P<0.05),3年内生存及死亡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原发性GIST临床特征缺乏典型性,临床上应强化早期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进林;伍志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种促卵泡素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或者是无排卵的不孕症患者58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瑞士产的人重组促卵泡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国产尿促卵泡素治疗,从患者撤退性出血或者是月经周期的第3~5d开始肌注FSH 75IU/d,监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排卵情况、激素水平、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基础体温、宫颈粘液评分、卵泡发育情况。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排卵率、治疗有效率、孕激素等激素水平之间的差异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种不同的促卵泡激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的国产促卵泡素具有经济有效的特点,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程敏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466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产妇978例,根据妊娠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466例,剖宫产组51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1min)评分、子宫破裂数与住院时间。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出血量明显低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 (1min)评分与子宫破裂数相比剖宫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疤痕子宫足月产妇阴道分娩减少产妇出血量、降低住院时间,且安全性与剖宫产比较无差异,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产前经过仔细检查,积极准备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可推荐其行阴道生产。

    作者:庄翡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戊酸雌二醇与17B ̄雌二醇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口服戊酸雌二醇与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74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组,另将B组中口服戊酸雌二醇子宫内膜依然生长不佳患者11例纳入C组。 A组阴塞17β-雌二醇,B组口服戊酸雌二醇,C组于口服戊酸雌二醇无效后行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B型所占百分率、成熟卵泡数、生化妊娠率、治疗有效率。结果三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C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9.4±1.0、9.2±0.9mm,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B型比例升高幅度也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经治疗后成熟卵泡数分别为4.2±1.0个、4.0±0.8个,与B组比较显著更高(P<0.05);同时A、C组生化妊娠率、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不孕症在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及成熟卵泡排放方面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作者:陈艳玲;岑婷;区宝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