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缝扎硬注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37例

尚锦秀;杨思娥;刘军平

关键词:缝合结扎术, 硬化注射术, 松解术, 直肠前突
摘要:目的:探讨缝扎硬注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方法:整理近几年缝扎硬注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病例,分析其疗效特点.结果:近期痊愈25例,显效9例,有效3例.远期痊愈19例,显效9例,有效9例.结论:缝扎硬注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损伤小,疗效较理想、稳定,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自2002年4月以来,我科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i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宋跃;金阳;卢泽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损伤并发伪膜性结肠炎32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损伤并发伪膜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脊髓损伤并发伪膜性结肠炎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加万古霉素口服;对照组:万古霉素口服.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失水纠正时间及疗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无1例死亡,停药后治疗组仅2例复发,而对照组有7例复发.两组间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损伤并发伪膜性结肠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停药后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罗汉文;关宏刚;陈志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泌尿外科术后腹胀58例

    新斯的明是治疗手术后肠胀气的常用药物,我科1996年4月-2005年4月采用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泌尿外科手术后腹胀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邵明峰;徐久平;赵霭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穴位按摩防治腹部手术中呕吐55例

    急症手术多无术前禁食准备,手术过程中易出现恶心、呕吐,引起误吸导致严重并发症,我们将穴位按摩用于下腹部手术中预防呕吐,获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蕾;庞克军;蒋红梅;邵洪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87例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超声进行诊断.结果:超声图像特征为:肠壁与肠壁粘连相贴,肠壁与腹壁粘连相贴,肠壁增厚,肠系膜臃积增厚,粘连索带,粘连性包块,肠管局部缺血性改变,肠管扩张伴积气积液,腹腔内积液等.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断中超声检查明显优于X线,可提供粘连性肠梗阻的直接和间接影像依据.

    作者:王光霞;王伟;李佟;王艳华;毕哲明;左砚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神康胶囊对失神经骨骼肌及运动终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的神康胶囊对失神经支配后的骨骼肌及运动终板退变的影响.方法:坐骨神经切断法制作大鼠实验模型,造模后按给药量大小将实验组分为A组、B组,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后4、8、12周末取腓肠肌作乙酰胆碱脂酶(AchE)染色观察运动终板的染色及形态;HE染色观察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结果:4~8周末,实验组运动终板染色及形态的退变均迟于对照组,骨骼肌截面积及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12周末,所观察和测定的图像数据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4、8、12周末三个时段A、B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一定时限内,中药神康胶囊对外周神经赖以发挥作用的终末效应器一骨骼肌及运动终板的退变,可产生一定的保护和损伤-延缓作用.

    作者:赵建勇;邵新中;李胜水;刘岩;张远林;张植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外剥内扎合皮桥整形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65例

    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比较复杂,处理不当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近5年来,我科采用外剥内扎合皮桥整形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65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67例

    近年来欧美国家开展网塞填充疝修补术取得很好的疗效,我科自2000年3月以来对老年腹股沟疝利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Bard Mesh Perfix Plug行修补手术67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龙华;李广军;魏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胸腔持续灌注热化疗治疗癌性胸水

    目的:研究胸腔持续灌注热化疗对癌性胸水的综合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例癌性胸水患者置胸管,向胸水中加入化疗药物顺铂200~250 mg/m2,保持胸水温度42~45℃,持续灌注60 min左右..结果:胸水控制有效率95.2%(CR 90.4%+PR4.8%),平均胸水消失持续时间12.5个月,有5例肺部肿块缩小,2例发生远处转移死亡.中位存活期13.7个月.热化疗前、后CD 19、CD 25的表达率明显增高.结论:胸腔持续灌注热化疗使癌性胸水缓解率明显提高,使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活化率明显提高.

    作者:张斌杰;张永奎;乐涵波;王朝晔;陈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嵌顿痔431例手术治疗分析

    急性嵌顿痔过去多主张先作抗感染治疗,待痔复位后再手术.近年来不断有报道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但大宗资料仍较少.我院自2000年起对急性嵌顿痔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现对相关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干安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氧自由基对人胃腺癌细胞株 SGC-7901 IL-8表达的调控

    目的:研究氧自由基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表达IL-8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双氧水体外刺激SGC-7901,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培养液上清中的IL-8分泌情况,用RT-PCR测定IL-8及NF-κB的表达,以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U74006F预处理培养的细胞,再用双氧水刺激SGC-7901,再行测定上述指标.结果:SGC-7901在所用H2O2浓度及U74006F治疗剂量下其生长无明显影响,活性氧能刺激SGC-7901 IL-8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并与H2O2浓度相关,U74006F能有效抑制H2O2对SGC-7901的刺激作用.结论:体外研究表明,胃癌细胞株SGC-7901 IL-8表达受到氧自由基的调控,氧自由基可能通过激活NF-κB而起作用,抗氧化剂U74006F对控制IL-8的表达有一定作用,抗氧化治疗有望成为胃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作者:贾忠;封光华;王春友;陈道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62例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一个病理转归,由于化脓或坏疽的阑尾被大网膜或周围肠管粘连包裹,脓液局限于右下腹而形成.笔者2000年3月-2004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原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致骨的活性成分死亡为主的病理过程.中后期股骨头塌陷,治疗也较困难,我科1996年9月~2005年11月采用髓芯减压配合软骨下植骨,并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疗效满意.

    作者:赵树森;王万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2003年8月-2004年8月,我院采用六味地黄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并与常规治疗的38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萍格;刘趁芬;袁亚新;王香坤;石杏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0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将近3年3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中可以明确发病原因者224例(70%),未发现明确发病原因者96例(30%).其中手术后发病者56例(17.5%),创伤及骨折后发病者58例(18.13%),妊娠及产后22例(6.88%),血栓性浅静脉炎24例(7.5%),恶性肿瘤7例(2.19%),白塞病血管炎7例(2.19%),长期卧床25例(7.81%)、劳累及寒冻16例(5%),应用镇静药等9例(2.81%).结论:各种手术后、创伤与骨折、产后、血栓性浅静脉炎、恶性肿瘤及长期卧床的慢性疾病,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诱发原因.

    作者:侯玉芬;张玥;程志新;宋福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118例分析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118例全胃切除术采用了3种不同的术式,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1年饮食状况、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结果:Orr式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和P式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术后能有效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而前者操作较简单.结论:Orr式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适的术式.

    作者:项鹤彬;赵志军;陈剑锋;顾柯军;朱立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中药对清解通下中药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Ⅳ--大鼠腹膜粘连组织羟脯氨酸和Ⅰ、Ⅲ型胶原含量测定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清解通下中药在防治腹膜粘连中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加盲肠穿孔法制作大鼠细菌性腹膜炎引致腹膜粘连的动物模型,观察经口投予中药防治腹膜粘连的功效,同时检测粘连组织中羟脯氨酸(OHP)、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活血清下汤方较单用上述活血或通下方具有更强的抗腹膜粘连形成和减少粘连组织中羟脯氨酸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作用.结论:在防治腹膜粘连形成过程中活血化瘀中药能对清解通下中药产生增效作用.

    作者:尚晓滨;吴咸中;薛小平;杨秀竹;李东华;郭世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尿道电切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36例

    我院自2002年以来对经B超测量体积在30 mL以下的小体积前列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经尿道膀胱颈部切开术(transurethral incision of bladder neck,TUIBN),随访3~6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崔晋生;王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山莨菪碱和香丹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0例

    我院2003年5月-2005年7月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0例,采用山莨菪碱加香丹注射液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峰;王新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改良Block术式治疗直肠前突21例

    我们在传统Block术式配合消痔灵注射的基础上,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Block术式进行改进,治疗女性直肠前突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永强;吴庆平;孟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