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炳武;曾坚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脑血栓的形成及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海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并发II型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24、48h临床症状及体征、心率(HR)、呼吸(RR)、血气分析结果.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4、24、48hHR、RR及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得分情况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 在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奥洛他定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联合疗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命体征,优化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强.
作者:马小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针对DCA循环系统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随机选择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系统模式带教. 针对两组实习护理人员的实习成绩、带教临床效果综合评分进行观察比较. 观察组实习护生护理理论知识、护理专业技能、护理服务态度、带教临床效果综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在骨科护理带教中,实施PDCA循环系统模式带教,效果显著,临床综合带教水平较高,为此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艺敏;江金菊;龚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6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后观察病毒学应答情况、ALT复常率、HCV-RNA转阴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早期应答率和完全应答率分别为70.97%和6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和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ALT复常率和HCV-RNA转阴率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ALT复常率和HCV-R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均能够耐受且顺利完成治疗.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确切,ALT复常率和HCV-RNA转阴率高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杨文彦;林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对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进行评价. 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依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观察组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研究组应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分析三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的有效性.结果 不同检测方法测定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灵敏度不相同,研究组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灵敏度、精密度较高,与其它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 在临床检测乙型肝炎中,不同方法学检测血清标志物在灵敏度与精密度方面存在差异性,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灵敏度高、检出精密度高,可将其作为临床检测乙型肝炎阳性的优选择,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德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例采用妈富隆治疗的围绝经期子宫功能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采用妈富隆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其中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平均控制出血时间20.52 ±10.78h;平均完全止血时间40.78±11.57h. 患者治疗后性激素(FSH、LH、E2、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止血快速,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凯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亢缓解期亚临床甲亢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 按照各自所用治疗药物剂量的不同分成三组,分别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30例. 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高剂量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中剂量组为96.67%,低剂量组为76.67%,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TSH水平表现出明显变化,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FT3、FT4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内. 复方甲亢片治疗亚临床甲亢临床效果显著,并且适当增加用药剂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使用时可加以利用.
作者:鲁红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采用调查问卷表对我院100名护理人员(门诊、病房、手术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在消毒供应中心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再次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两次调查结果. 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临床护理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 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工作质量,为临床及时提供安全有效的无菌物品,保障医疗质量,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发展.
作者:李惠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资料,对照组48例仅采用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外固定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血量和VOS评分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12个月后,患者骨折情况均得到一期愈合,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4.58%(31/48),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3.33%(50/60),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明显减少出血量和疼痛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临床效果,且早期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患有溶血症的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三黄茵栀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胆红素下降情况和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使用三黄茵栀汤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具有显著的疗效,能促进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下降,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程亮;杨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随机选取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 观察组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则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 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率情况. 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冯瑞丰;林振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 研究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夜间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晚饭前血糖、睡前血糖值、凌晨两点钟血糖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低血糖发生几率为2.94%,较对照组的23.5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进行治疗,能够更好的维持夜间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上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宗俊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对干眼症患者给予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进行治疗,分析和探讨其临床疗效.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干眼症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36/4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79%(25/38),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 结论 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干眼症,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玲;张志辉;周艺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随机选择急诊科收治的无名氏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无名氏患者的救治和护理详细进行分析研究. 120例无名氏患者经过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病情好转家人领走25.00%,自行回家者47.50%,与公安部门联合进行妥善安置的有27.50%,拖欠费用87643.8元,治疗和护理无投诉者. 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中,针对无名氏患者的抢救,制定合理的抢救方案和护理干预,并与当地公安部门加强联合,保证无名氏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治,并降低医院的各种医疗、经济纠纷.
作者:吴美英;黄永贵;赵润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分析影响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患者因素等六个方面. 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差,护士整体素质低,对护理安全认识浅 是影响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等,并认真落实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关键所在.
作者:吴芳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DIC患者122例,61例患者采用普通肝素(对照组)治疗,61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观察组)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D一二聚体、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80.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APTT、PT、DD、PLT、FIB均值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DD均值均降低,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FIB均值均升高,升高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DIC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启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抗风湿药物及非甾体抗炎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热针电针治疗仪与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实验室指标. 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IgG、RF、CRP、ESR 等实验室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热针与中药离子导入配合西药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边;胡从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外周同步静脉换血)和对照组(蓝光照射)各60例,对比两组胆红素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胆红素下降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换血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5.00%)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同步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操作简单,掌握好换血速度和量范围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
作者:赵庭鉴;韦定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3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生理参数,术后1d、术后5d腹胀、恶心呕吐、肠梗阻等胃肠临床症状评分及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等临床病理生理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5d,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华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