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飞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9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 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 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顺尔宁和舒利迭气雾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呼气流速峰值(PEF)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PEF值占预计值的比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随访1年,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更好. 对于小儿哮喘病的治疗,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顺尔宁和舒利迭气雾剂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更好,可行性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玉韶;容嘉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脑血栓的形成及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海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病例52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10例完成4个疗程,33例完成6个疗程,9例完成8个疗程;完全缓解患者3例,部分缓解患者20例,治疗有效率为44.2%;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均给予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对症处理后缓解; 其中以白细胞减少 (90.4%)、 恶心呕吐(94.2%)发生率高;但两者III~IV级发生率仅为21.6%、21.2%.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较理想,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应用.
作者:袁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对干眼症患者给予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进行治疗,分析和探讨其临床疗效.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干眼症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36/4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79%(25/38),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 结论 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干眼症,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玲;张志辉;周艺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对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进行评价. 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依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观察组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研究组应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分析三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的有效性.结果 不同检测方法测定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灵敏度不相同,研究组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灵敏度、精密度较高,与其它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 在临床检测乙型肝炎中,不同方法学检测血清标志物在灵敏度与精密度方面存在差异性,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灵敏度高、检出精密度高,可将其作为临床检测乙型肝炎阳性的优选择,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德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DIC患者122例,61例患者采用普通肝素(对照组)治疗,61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观察组)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D一二聚体、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80.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APTT、PT、DD、PLT、FIB均值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DD均值均降低,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FIB均值均升高,升高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DIC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启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63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在手术中给予麻醉护理,随机分组,试验组38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 对照组25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 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试验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2.1%,对照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0.0%.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在手术中给予麻醉的综合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王瑞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血甘油三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PAI-1及AP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符合NAFLD诊断标准,经超声检查确诊为NAFLD患者38例,按血甘油三酯水平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并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2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血糖、尿酸、PAI-1、APN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患者TG、PAI-1、APN水平无显著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TG、PAI-1水平显著升高,APN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TG、PAI-1、APN水平与观察A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 结论 NAFLD患者PAI-1和APN水平受血甘油三酯的影响,具体表现为PAI-1升高和APN降低,临床诊治中观察NAFLD患者PAI-1和APN水平的变化,可以为防治NAFLD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程海燕;朱圣炜;吴文君;卜瑞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将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社区治妊娠高血压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系统的早期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病情发展情况、妊娠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早期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路径,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的病情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分娩结局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少琼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左心室构型与房颤的关系. 方法 按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构型Ganau分类方法,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四组:几何构型正常(NG)组、向心性重构(CR)组、向心性肥厚(CH)组、离心性肥厚(EH)组,比较四组房颤发生率. 结果 与NG组比较,CR组、CH组和EH组的房颤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CR组比较,CH组和EH组的房颤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 EH组房颤发生率比CH组显著增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室构型中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对房颤发生的影响大.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随左心室不断重构,房颤发生率逐渐增高, 在离心性肥厚构型时房颤发生率高, 其中LVEDD和房颤发生相关性大.
作者:林建珍;林金秀;白萍;张志民;章文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 前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后者给予阿德福伟酯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ALT及HBV-DNA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HBeAg转阴率则差异不明显(P>0.05). 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
作者:梁世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社区收治的8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 对照组单纯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实施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FBG、2hPBG、HbA1c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 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较高,无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充分改善患者血糖和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雪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针对DCA循环系统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随机选择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系统模式带教. 针对两组实习护理人员的实习成绩、带教临床效果综合评分进行观察比较. 观察组实习护生护理理论知识、护理专业技能、护理服务态度、带教临床效果综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在骨科护理带教中,实施PDCA循环系统模式带教,效果显著,临床综合带教水平较高,为此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艺敏;江金菊;龚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外周同步静脉换血)和对照组(蓝光照射)各60例,对比两组胆红素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胆红素下降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换血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5.00%)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同步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操作简单,掌握好换血速度和量范围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
作者:赵庭鉴;韦定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分析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8月~2014年5月诊治的128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甲泼尼龙冲击组与地塞米松治疗组各64例,地塞米松治疗组患者给予静滴地塞米松治疗,甲泼尼龙冲击组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效果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甲泼尼龙冲击组患者的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治疗组(P<0.05),而甲泼尼龙冲击组与地塞米松治疗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作者:张莉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伦教社区50例预计寿命>6个月的癌症晚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能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采用社区护理后,50例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采用社区护理前,疼痛程度也较前明显缓解,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社区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美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在急诊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血压急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乌拉地尔治疗,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对比其效果. 结果 两组治疗后30min、2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期对比中,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23.68%),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乌拉地尔治疗急诊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严欣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随机选择急诊科收治的无名氏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无名氏患者的救治和护理详细进行分析研究. 120例无名氏患者经过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病情好转家人领走25.00%,自行回家者47.50%,与公安部门联合进行妥善安置的有27.50%,拖欠费用87643.8元,治疗和护理无投诉者. 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中,针对无名氏患者的抢救,制定合理的抢救方案和护理干预,并与当地公安部门加强联合,保证无名氏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治,并降低医院的各种医疗、经济纠纷.
作者:吴美英;黄永贵;赵润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各110例,阿奇霉素组进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红霉素组进行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 综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 结果 阿奇霉素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高于红霉素组的81.8%(P<0.05);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低于红霉素组的23.6%(P<0.05). 结论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优于红霉素.
作者:方炳武;曾坚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结合子宫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0例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直接子宫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子宫癌根治术治疗,记录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病理情况. 结果 观察组化疗有效率82.86%. 观察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 术后放疗率分别为5.71%、51.43%,与对照组的22.86%、7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两组手术时间182.35±5.78 VS 205.67±7.95min、术中出血量215.22±27.95vs285.31±12.8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结合子宫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近期疗效明确,能明显降低淋巴转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小玲;林华明;潘敏;麦大海;黎昌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