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晓;徐志文;黄维运
目前,化疗已成为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但其对消化道及外周血白细胞的不良刺激已被公认,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尤其肠道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更为明显.我们经过临床观察,自拟歧黄消瘤饮配合化疗治疗大肠肿瘤49例,并与单纯应用化疗的30例作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高振祥;李振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髋部损伤导致主要疾患之一,由于其骨折类型较多以及局部的解剖特点,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因转子间骨折多为高龄发病,长期卧床会导致其他系统的合并症出现,并可危及生命.为降低死亡率,使患者早日离床活动,早期经手术治疗及功能恢复成为目前的主流.就手术方面,目前方法比较多,包括钉板技术、外固定支架及髓内固定系统.笔者2000-2003年采用DHS治疗57例,效果比较满意,也有部分病例出现内固定松动、髋内翻、骨折畸形愈合等情况,现就体会阐述如下.
作者:刘鹏;朱玉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疾病谱、医学模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在医学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各种专门机构纷纷成立,并出版了专门的生存质量杂志,各种生存质量量表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及临床治疗方法的评价.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研究组认为,生存质量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生存状况的体验.
作者:王昭辉;陈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具有极高潜在死亡危险的急腹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尽管在发病机理研究、诊断、病情评估、重要脏器功能维护和手术方式、手术时机选择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1],其主要原因是胰腺继发感染[2].SAP发生感染的几率高达40%以上,是威胁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3].如何降低SAP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及如何有效控制发生的感染一直备受关注.作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的19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探讨胰腺炎继发感染在SAP预后估计中的特点以及影响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赵二鹏;崔乃强;苗彬;刘长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洁康舒洗剂是我院自行研制的纯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肛管直肠疾病.为观察该药治疗急性期外痔的效果,从2002年开始,进行临床研究,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50例外痔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分成两组.第1组(A组)76例中男37例,女39例;年龄(39.25±14.05)岁.混合痔嵌顿17例,血栓外痔22例,炎性外痔37例.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型33例,气滞血瘀型16例,湿热夹瘀型27例.第2组(B组)74例中男47例,女27例;年龄(37.59±12.96)岁.混合痔嵌顿12例,血栓外痔25例,炎性外痔37例.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型35例,气滞血瘀型19例,湿热夹瘀型2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作者:胡捷;刘腊娥;朱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IO)在腹部手术后发生率为40%以上,并且90%~100%发生肠粘连[1].AIO至今仍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外科难题,总死亡率为8%~13%[2].近年来对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研究较多,现就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许振国;吕艳锋;李玉玲;蒲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选择不当,常可引起更严重的后果.我院1991-2001年共治疗2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13~65岁,平均37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2例,胃癌根治术后1例,阑尾切除术后12例,脾切除术后2例,直肠癌miles术后4例,嵌顿疝术后1例,胆石症术后3例,肠粘连松解术后3例.肠梗阻发生在术后3~15 d,均有明显腹胀.恶心、呕吐2例,腹痛4例,低热12例,腹部可见肠型4例,肠鸣音亢进或可闻气过水音6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2例,腹部X线检查均有肠腔扩大及液平面.
作者:王维良;梁建明;曾繁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女性,51岁.因打鼾9年余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于2003年1月8日收住耳鼻喉科.入院前4月患者开始出现干咳,右胸及后背部疼痛,晨起加重.有高血压病史,未正规治疗.无特殊饮食习惯,不饮酒.否认痛风家族史.入院查体,胸部CT提示右胸多处肋骨病变,于2003年1月20日转入胸外科.查体:右前胸第2、4、5肋软骨处及右腋中线4、5肋骨处压痛,胸廓挤压征(-),其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示脂肪肝,胆囊壁增厚毛糙.
作者:王彤;熊军;张少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1986年Ascher-choy首先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已相继开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我院自2001年11月起应用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作者:王剑英;刘云蛟;江天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1994-2002年共收治肛周脓肿687例,分别行脓肿一次切开术和切开挂线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学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高位肛瘘是一种较为难治的疾病,笔者自2001年10月-2003年6月,分别用铣瘘术及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金祥;左志贵;杨德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2000年2月-2002年12月,我们将大承气汤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男32例,女48例;年龄18~72岁,平均53岁.病程5 d~10年,平均180 d.胆囊结石59例,胆囊息肉18例,萎缩性胆囊炎3例.对照组男27例,女53例;年龄23~69岁,平均57岁.病程7 d~8年,平均210 d.胆囊结石57例,胆囊息肉21例,萎缩性胆囊炎2例.
作者:张金芳;王金江;翟风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利宁润湿止痛胶作为肛肠病术后创面换药止痛,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海燕;郭树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几年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已被较多患者接受,并在非专科性医院逐渐推广.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3年9月间共施行MC 46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吴长安;赵三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目前我国已超过300万人,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3/4,常见原因是颈动脉的硬化性狭窄闭塞.据报道,美国60岁以上的脑卒中病人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约占70%.1953年DeBakey首次为颈动脉完全闭塞者行内膜切除术而成功地重建了血流,1991年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协作组NASCET和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协作组ECST等多中心大规模的随机试验结果公布以后,动脉内膜切除已成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美国的年手术量达10万例,我国的颈动脉内膜切除开展较晚,手术例数有限[1].
作者:王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手术后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征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配合肠内营养的方法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荫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烧伤残余肉芽创面,一般采用凡士林油纱换药.我科自1998年至今使用蛋黄油纱替代凡士林油纱换药,取得良好效果,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8例中男40例,女8例;年龄18~70岁,平均42岁.烧伤面积20%~97%,平均53%.均为深度烧伤.烧伤残余创面的面积在1%~5%.部位:四肢,躯干,会阴部,头面颈部.
作者:曹建功;刘光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承气冲剂对腹腔感染所致SIRS/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45例急腹症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22例和大承气冲剂+综合治疗组23例.分别于治疗前(0)、治疗后1、3、7 d观察一般临床改变并采血测定血浆内毒素、TNFα、IL-6水平,血清LPO、SOD、NO、PLA2、iN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承气冲剂治疗组较快地改善一般临床状况,加快排气时间,增加排便次数,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下调TNFα、IL-6水平,清除体内氧自由基,恢复NO的体内平衡,降低血清PLA2水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SIRS/MODS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综合治疗,大承气冲剂发挥了整体调控和多重治疗作用.
作者:邱奇;崔乃强;吴咸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配合清胰汤内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实验大鼠中的疗效及其发生作用的机理.方法:应用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牛磺胆酸钠造成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通过芒硝外敷及清胰汤内服,观察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的变化及芒硝外敷前后自身重量差值的变化和胰腺的病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各组在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淀粉酶及芒硝外敷前后的自身重量差值变化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胰腺的病理损害在治疗后有明显的减轻.结论:芒硝外敷具有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的过度释放,抑制炎症介质级联反应、保护胰腺细胞等作用;芒硝外敷和清胰汤内服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作者:祝涛;薛志祥;龚航军;葛茂军;李财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女性,70岁.间歇性黑便近2年,反复左下腹隐痛20 d,于2003年5月12日入院.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黄疸史.既往因贫血、乏力多次住院治疗.骨髓穿刺示缺铁性贫血.经口服铁剂及反复多次小量输血,贫血未见改善.曾行纤维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未见病灶.
作者:汪礼坤;于庆生;陈子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