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英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104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增加专科护理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症状、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专科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理波动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惠萍;梁笑霞;廖旭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1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注射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8%,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射用奥美拉唑治疗后,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是临床中经济又有效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伟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32例ICU需气管插管的COPD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分别在机械通气插管前使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给药前和气管插管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达Ramsay评分5分时所需时间、拔管前气管内分泌物量、苏醒时间及肺部感染概率.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下降,血氧饱和度升高;插管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较插管前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镇静情况及安全性比较,丙泊酚组患者明显优于咪达唑仑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的COPD患者机械通气前镇静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龚剑锋;杨祥;周华丽;孟启勇;向镜芬;雷伟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探讨寒热错杂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采用辛开苦降疗法的疗效.选取68例寒热错杂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均给予传统三联抗菌治疗法,试验组加用中医辛开苦降法,观察疗效.试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胃黏膜积分明显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辛开苦降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非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三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采取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试验组采用术后针对性护理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指标与躁动程度及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苏醒期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苏醒后不良事故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6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采用相应的麻醉苏醒护理,可显著降低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凤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择本院住院患儿27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各项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发生院内感染患儿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2768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122例,发生率为4.4%,住院时间和年龄是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发生部位排在前三的是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0.00%(61/122)、30.36%(34/122)、19.64%(27/122).儿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较多,临床应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蓝爱婷;蓝惠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方法 在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治疗,治疗期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分别为2.2±1.8、5.4±7.6、28±20;对照组的数据参数分别为3.8±2.5、9.5±9.8、49±22.对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均明显少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失眠、嗜睡、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类不良反应症状总和占两组患者百分比分别为8.0%和44%,差异显著.结论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应注意合理用药,从而改善预后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周卉;徐金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脑梗塞采用疏血通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9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1例(2.22%)和观察组4例(15.5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梗塞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丹红注射液,且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较好,预后较佳,可作为脑梗塞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孙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将进行治疗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固定(DHS)治疗,治疗组则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治疗.结果 观察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治疗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及围术期失血总量五项指标及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高.
作者:麦文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被诊断为脑梗塞疾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使用阿司匹林同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的治疗组和单独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44例显效(88%),6例有效(12%),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38例显效(76%),10例有效(20%),2例无效(4%),治疗总有效率96%.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3/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4/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对于脑梗塞疾病使用阿司匹林同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其效果显著并且活动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永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将黄斑水肿患者分别采用2mg和4mg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观察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并发症.两种剂量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均可使患者BCVA提高、黄斑水肿消退,两组BCVA提高程度和CMT变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可逆并发症.2mg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黄斑水肿可获得与4mg曲安奈德同样的临床疗效,可尝试应用2mg剂量替代4mg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以治疗黄斑水肿.
作者:王丁丁;宋青山;周慧兰;陈子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对235例实施先心病手术患儿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VAP的发生率,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呼吸机治疗时间、长时间体外循环、延迟关胸、应用麻醉、镇静和肌松药物的时间差异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患儿共发生VAP 78例,干预组20例,VAP发生率为16.95%,非干预组58例,VAP发生率为49.57%,干预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时间呼吸机治疗会导致患者VAP发生率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低VAP的发生.
作者:丘新燕;刘美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治疗,试验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好,术区疼痛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结论 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换药采取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患者疼痛明显减少,创面愈合时间缩短,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作者:李建业;李国宾;耿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对来我院诊治的4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90%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75%)(P<0.05);试验组99.02%对我院护理满意,85%黄体破裂知晓,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15%(P<0.05);试验组治疗(5.1±2.5)d后出院,患者住院费用为(5517±235.5)元,均少于对照组(P<0.05).黄体破裂发病率较高,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燕珊;潘颖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将重症医学科护士2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进行“五常法”管理,对照组普通日常护理;从两组进行护理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中,随机抽取50例,共100例,对护理工作进行评分;护理部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满意度调查在2个季度,观察组审核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部对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度优于对照组(P<0.05).运用五常法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中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效果.
作者:罗丹;李桂芳;魏骏;龚志翔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搜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ICU56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护理评分较高,护理满意度较高,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ICU护理风险规避中的作用较大,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选取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特布它林、布地奈德、异丙托溴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喘息、肺哕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的炎症过程,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并推广.
作者:李浩;陆国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用Meta分析评价中药预防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有效性.网络检索相关数据库,采用RevMan-ManagerS.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RR值及95%的可信区间.检索相关数据库,共有6篇文献纳入研究方案,按复发率来判定疗效,6篇所纳入的研究文献异质性无统计学差异,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meta分析,合并RR值1.09,95%的可信区间为(1.04,1.14),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有预防意义,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及数量原因,有待展开更高质量的系统评价.
作者:李枝江;王小坤;官旭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肺炎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服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3d,观察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60例,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48例,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治疗儿童重症肺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炜;邱彬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抽取10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及调脂、控制血压、血糖等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服用多奈哌齐的同时给予注射疏血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后改良长谷川式简易智能量表(HDS—R)评价和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价,进行统计比较.12个月后治疗组HDS-R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AD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明显,且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86.1%明显高于对照组57.1%.火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同时给予疏血通及多奈哌齐治疗后,其认知能力和行为功能明显得到改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丹参注射液.
作者:廖开成;韦维;周覃桃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