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

刘苑文;李建梅

关键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肉训练
摘要: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PFD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医护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盆底肌肉康复性训练,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进行康复性训练2、6个月后子宫脱垂率、尿失禁率及性功能障碍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PFD患者实施盆底肌肉康复性训练,能够有效增强盆底肌肉肌力,改善患者子宫脱垂、尿失禁情况,减少性功能障碍,对PFD疾病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纱条填塞法联合欣母沛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30例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宫腔纱条填塞法联合欣母沛在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0例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试验组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的同时联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86.7%对止血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60%)(P<0.05);试验组86.7%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率为66.7%)(P<0.05);试验组2h出血量为1195.4±24.7ml、48h出血量为507.8±28.5ml、显著少于对照组(2h出血量为2220.6±31.4ml、48h出血量为1321.3±30.7ml)(P<0.05).结论 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大出血患者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联合欣母沛止血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莹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预防复发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景东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接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的患者132例,在手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后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和月经量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后使用曼月乐宫内节育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月经量过大的症状,且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在防止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国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结分析进行血液透析患者95例的护理经验.对低血压者采取护理措施后,自行缓解持续治疗101次;输入生理盐水后再次治疗29次;终止透析治疗5次,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后的成功完成率达96%.血液透析中患者低血压做好各项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西格列汀联合诺和锐30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5例,分别应用单纯诺和锐30及联合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10~14w的观察指标变化及每日胰岛素用量.研究组治疗10w时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有所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10周时,FBG、2hPG、HbAl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4w时,研究组FBG、2hBG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bAlc均有所下降(P>0.05);此外,西格列汀服用后出现食欲下降、饱胀感等胃肠道反应,无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西格列汀进行治疗,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李文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抓髌器经皮外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4例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34例髌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术;观察组16例,实施抓髌器经皮外固定术.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情况、固定器取下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及关节活动优良率均为93.75%,略高于对照组的83.33%、77.78%(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固定器取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采用抓髌器经皮外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张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七氟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发挥的作用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外科手术室收治的患儿50例进行研究,将患儿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选择氯胺酮进行麻醉,试验组选择七氟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皆比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情况比对照组少(P<0.05).在患儿的全身麻醉中应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具有诱导快与苏醒快的特点,能够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曾宪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开放手术与经皮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通过对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32例)采用经皮微创手术,对照组(30例)仅进行开放手术传统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按Johner-wruhs评分,治疗组优良率为88.44%(优23例,良6例,差3例),对照组术优良率为70%(优12例,良9例,差9例),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血量为123±25ml、住院时间为9±2d、手术时间为78±11min,对照组分别为198±30ml、13±3d、116±1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胫骨远端骨折行经皮微创治疗愈合率高,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泽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浆脑钠肽对老年ICU综合征并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住的92例被确诊为患有ICU综合征的重症监护病房的老年人患者,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单纯ICU综合征组(对照组,n=45)和ICU综合征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组(观察组,n=47).检测并对比分析入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NP水平差异,并对ICU综合征并急性心力衰竭组治疗前与治疗1、2、3个月后血浆BNP水平和症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为1657.3±38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6±42pg/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下降程度与症状改善程度呈正相(r=0.643).血浆BNP是协助诊断、评估老年ICU综合征并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严重度及监测治疗效果的一个较为敏感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劲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曲美他嗪和地尔硫(卓)片与常规药物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选取于2015年1月~2015年10月来院治疗的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和地尔硫(卓)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患者采取曲美他嗪和地尔硫(卓)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77例疗效分析

    2012年2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77例,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A组和B组两组,其中A组42例,应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椎旁植骨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B组35例,应用单纯椎板间开窗减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A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9%,并发症发生率为4.8%;B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1.4%,并发症发生率为5.7%.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均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为依据,进行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使患者在术后能够尽快康复.将融合组手术与单纯减压组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苏华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六味地黄汤合加味逍遥丸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析六味地黄汤合加味逍遥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93例更年期综合征门诊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六味地黄汤与加味逍遥丸,采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vs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3.6% vs 78.3%,检验结果P<0.05;不良反应8.4% vs 6.6%,检验结果P>0.05.结论 六味地黄汤合加味逍遥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有效发挥补肾阴、调阴阳兼清热降火之功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梁乃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65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试验组34例选择整体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34例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31例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3.8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缩短病程,缓解身体症状,减轻痛苦,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及镇痛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植入物内固定修复治疗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予以小剂量低密度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镇痛效果.观察组痛觉及感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romage评分2.7±.0.4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5、10min动脉压79.9±12.5mmHg、72.8±16.6mmHg,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麻醉后心率指标及其他10min后平均动脉压2组无差异(P>0.05).2组患者麻醉用药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均为影响生命体征平稳以及认知障碍出现、未干扰正常治疗(P>0.05).小剂量低密度腰硬联合麻醉下的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老年骨折能更好镇痛、控制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潘秋宁;黄丽;王竹;黄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探讨

    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以选择适宜治疗方案.以要求终止妊娠的7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表格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依沙吖啶治疗,观察组则行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引产结局、引产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11.4%,与对照组的94.3%、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残留、胎盘粘连及软产道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规律宫缩时间、胎儿排出时间、胎盘排出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依沙吖啶单独引产,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能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显著降低软产道损伤率,安全可靠,可作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适宜方法.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乙肝的预防与控制问题分析

    对本地区开展乙肝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乙肝疫苗普遍接种前后乙肝病毒表面的抗原携带率进行监测.结果调查发现,在实施乙肝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后,本地区居民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宣传教育前发生显著提高(P<0.05);0~3岁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较之前发生显著升高(P<0.05);儿童乙肝病毒表面的抗原携带率明显降低(P<0.05).在实施乙型肝炎病毒预防和控制措施后,使得防控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在今后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意义重大,值得关注.

    作者:黎志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20%白蛋白与6%羟乙基淀粉对脓毒症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研究

    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LB组和HES组,ALB组患者每12h输100m120%人血白蛋白,HES组每6h静滴250ml 130/0.4羟乙基淀粉,比较24、48、72h,两组患者血管外肺水及氧合指数;ALB组患者72h ELWI较HES组明显下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7.6±1.2vs8.4±2.4,P<0.05),氧合指数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70±98vs310±56,P<0.05);在严重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白蛋白羟乙基淀粉能够更好的降低ELWI,并能够改善氧合功能.

    作者:石远峰;谢永鹏;陈晓兵;王言理;刘克喜;顾彩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尿毒症患者透析期输血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8例尿毒症贫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透析期输血治疗组和透析后输血治疗组,各24例.两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血清尿素氮、血液肌肝、钾离子及红细胞浓度,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将观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升高值均在13mmol/L以上,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患者头昏、乏力、心悸等缺氧症状明显减轻,两组患者在输血治疗前后尿素氮、血液肌肝均显下降(P<0.05).尿毒症患者透析期输注红细胞悬液和透析后输注洗涤红细胞均为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志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全麻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麻醉深度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选取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流动力学稳定模式组(H组,n=20)与CSI稳定模式组(C组,n=20),H组以控制患者血压在基础血压±20%,心率60~100次/min内为目标实施麻醉,C组以控制患者CSI值在40~60内为目标实施麻醉;记录术中知晓例数、插管、切皮,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及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两种麻醉模式患者均无术中知晓,两组中插管,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与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与CSI的相关性均高于心率与CSI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率相比,血压更好的反映麻醉深度;患者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与CSI无法同时控制在目标范围.

    作者:王天海;段文明;张冰;胡建军;赵红玉;刘亚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7例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87例(95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A组,n=40,43眼)和综合干预组(B组,n=47,52眼)两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视力改善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记录其术眼疼痛发生率.结果 (1)干预后,两组视力及血糖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血糖控制状况良好,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视力改善效果优于A组(P<0.05);(2)A组完全复位率为69.8%,明显低于B组的90.4% (P<0.05);B组术眼疼痛评定为轻微者36例,明显高于A组的16例(P<0.05).结论 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凤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分析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输尿管镜下行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疗效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道弹压碎石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一期碎石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输尿管镜下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祈勇;陈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