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58例痔疮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将58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温水熏洗治疗,观察组给予痔瘘熏洗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痔疮肛瘘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均以7d作为一个疗程.结果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2.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3.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应用痔瘘熏洗方治疗痔疮肛瘘术后常见并发症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正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ASA Ⅰ~Ⅱ级足月临产妇50例,给予10ml的0.08%罗哌卡因.患者随机分为2组:F组给予2.5mcg/ml芬太尼,S组给予0.25mcg/ml舒芬太尼.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神经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罗哌卡因需求剂量、麻醉药补充剂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患者的分娩时间、分娩模式、罗哌卡因及阿片类药物需求剂量、高麻醉平面和运动阻滞程度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S组额外添加的补充镇痛药剂量的数目比较少.两组患者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中的VAS评分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0.08%)罗哌卡因是提高分娩镇痛的有效途径,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产妇和胎儿均没有发生严重的副作用,但舒芬太尼的效力是芬太尼的10倍.
作者:翟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3年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骨外科就诊的骨创伤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VSD组和对照组各37例,VSD组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换药次数、住院时长及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SD组治疗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VSD组敷料更换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能增加骨创伤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传东;吕敏清;黄冠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3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为2010年3月~2014年2月肇庆市中医院收治,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36例采用常规的开腹取石手术治疗的同期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及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5.8±3.8d、22.8±4.5h)均优于对照组(7.6±3.7d、25.9±5.1h),术中出血量(31.5±4.6)ml、手术补液量2500±400ml亦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75.8±8.5、3500±500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131.4±14.9、125.7±15.1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3%(3/36)]低于对照组[2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疗效确切等优势,是一种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明;吴志扬;卢德光;曾锦涛;陈向清;李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及门诊单纯性脂肪肝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54例,测定其血清FFA、hs-CRP及AST、ALT、TG、TC、HDL-C、LDL-C生化指标水平.结果比单纯脂肪肝组高,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患者血清FFA、hs-CRP比单纯脂肪肝组高,且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FFA及hs-CRP水平对单纯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早期鉴别诊断作用.
作者:章宏伟;许淑华;钱江;刘晓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行PICC置管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正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比较两组在导管脱出、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中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导管脱出、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一系列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进行PICC置管的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患者采取并发症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化导管脱出、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庄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B、C、D四组各纳入患者47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联合他汀类药物,C组、D组分别在B组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阿司匹林,对比治疗前、6个月后相关指标.结果 A、B组IMT、LDL-C、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B组LDL-C、hsCRP水平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IMT、SV、RI、LDL-C、HDL-C、hs-CRP与治疗前、A组差异,C、D组IMT、SV、RI、LDL-C、hs-CRP与B组差异,D组LDL-C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复发与血栓性事件发生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比重低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增强调脂效果,降低炎症反应,抑制斑块形成,改善颈内血流循环,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7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选择玻璃酸钠与得宝松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较对照组(71.79%)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经治疗后均有下降,但是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玻璃酸钠与得宝松联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可取得较高安全性,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智彬;易里力;陈辉;蒋飞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探讨采用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诺和锐30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程结束后,两组血糖控制时间、血糖控制率、FPG、HbA1c、血清C肽和低血糖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迅速平稳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降低治疗风险,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顾明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IL-18(白细胞介素-18)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治疗,30d为一疗程;同期随机选择10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对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组血清中的IFN-γ、TNF-α和IL-18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它们之间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屑病血清IFN-γ、TNF-α和IL-18均有显著增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银屑病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罗志广;杨国良;周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骨科接诊的59例患者,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Cobb角以及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该组患者经治疗6个月后邻椎前间隙高度为4.43± 0.14c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13cm,治疗6个月后Cobb角(7.0±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Frankel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较治疗前E级所占比例6.78%,治疗后49.15%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备复位好等明显优势.
作者:孙国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58例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舒适护理方案推行时间分成对照组1033例和观察组1025例两组.比对其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患儿哭闹现象发生情况等,记录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措施推广后,输液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主动配合率均较推广前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也由76.1%提高至90.7%,平均穿刺时间及哭闹率则明显降低(P<0.05).对儿科门诊输液患儿予以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输液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党玉梅;汪友兰;肖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18例患有不同发热性疾病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分为观察组(细菌感染68例)和治疗组(非细菌感染50例),同期健康儿童5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分析3组患者血清PCT、PA含量及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意义.结果观察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PC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PA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PA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可作为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参考指标.
作者:金善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抑郁、焦虑评分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1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便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对生活充满希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文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探讨使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疗法联合自制消炎生肌膏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将收治的70例高位肛瘘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消炎生肌膏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治愈时间、切口感染率、后遗症和1年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疗法联合自制消炎生肌膏治疗高位肛瘘,具有恢复快、疗效佳、不易复发等优点,能保持肛门的外形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吉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62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尿素氮、血磷、血钙、血浆白蛋白水平值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检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磷等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血钙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应用于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中,能够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值,改善机体钙、磷代谢紊乱症状,对延缓患者病情发展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震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剂紫癜汤进行治疗,连续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紫点、紫斑消失时间为6.8±1.5d;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紫点、紫斑消失时间为8.9±2.4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病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段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共108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和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治疗疗程8w,治疗前后采用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比.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SRS评分较对照组低.对照组中治疗显效10例,有效2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1.1%;对照组中治疗显效17例,有效3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药物,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饶媛;李正武;陈宝如;蔡芳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对腹泻患儿的大便进行常规RV抗原检测,将检查结果呈阳性的86例患儿列入RV肠炎组(观察组),选取86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耍幼儿并将其列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心肌酶谱的实际情况、心肌酶谱和患儿脱水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心肌酶升高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实际变化情况等.两组心肌酶谱相应的5项图谱指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存在脱水现象、存在轻度脱水现象以及存在中度脱水现象的患儿相比,其心肌酶谱相应的指标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表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存在心肌损害合并症的患儿的心肌酶谱的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肠炎常常合并心肌损害,心肌损害程度与患者病程及脱水程度密切相关,心肌损害程度多不严重,治疗后多可短期内恢复.
作者:杨波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流动力学稳定模式组(H组,n=20)与CSI稳定模式组(C组,n=20),H组以控制患者血压在基础血压±20%,心率60~100次/min内为目标实施麻醉,C组以控制患者CSI值在40~60内为目标实施麻醉;记录术中知晓例数、插管、切皮,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及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两种麻醉模式患者均无术中知晓,两组中插管,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与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与CSI的相关性均高于心率与CSI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率相比,血压更好的反映麻醉深度;患者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与CSI无法同时控制在目标范围.
作者:王天海;段文明;张冰;胡建军;赵红玉;刘亚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