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

杨洁

关键词:尿毒症, 皮肤瘙痒, 血液透析
摘要: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7例UP病患随机平分为A、B、C组各29例,对三组病患分别实施不同的透析方式,A组给予血液透析、B组给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相结合、C组给予腹膜透析,对比三组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三组病患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其皮肤瘙痒的症状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C组病患的β2-MC、iP心H、P3-均显著低于A组与B组,病患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程度也显著优于A组与B组(P<0.05).采用腹膜透析对于UP的治疗成效显著,并且安全性比较高,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铜鼓县留守儿童寄生虫感染与卫生习惯调查

    目的 调查铜鼓县留守儿童寄生虫病感染情况及其卫生习惯.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铜鼓县不同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小学抽取留守儿童共400人,检验寄生虫感染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其卫生习惯.结果 成功收集标本396份,检测阳性结果114份,感染率28.7%,从本次调查来看,留守儿童易感染的寄生虫是消化道线虫纲;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9份.调查表明,较多的留守儿童并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寄生虫感染的年龄分布呈年龄越高,寄生虫病感染率越高的趋势.性别分布各年龄段的男性留守儿童寄生虫感染率均高于女性留守儿童.结论 有必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寄生虫病的预防,并做好卫生指导,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者:戴勇群;刘江波;杨红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PICC置管后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PICC置管患者中,抽取确诊为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39例,设为观察组,抽取未感染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和感染导管培养.结果 白细胞数、导管留置时间、操作人员经验是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穿刺次数、年龄也是导致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因素.经过对观察组患者感染导管进行培养,发现导致置管后相关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白细胞数(0R--2.561)、操作人员经验(0R=2.023)、导管留置时间(OR=1.347)穿刺次数(OR=1.248).结论 白细胞数、导管留置时间、操作人员经验、穿刺次数、年龄是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置管人员的培训,管理好老年患者,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监督和管理,降低感染率.

    作者:阮奶铃;李玉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青霉素与单纯青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0例化脓性扁桃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青霉素纯和单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血象指标恢复时间,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提高,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扁桃体分泌物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患儿均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龙冬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小儿哮喘应用硫酸镁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哮喘行硫酸镁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 10例哮喘患儿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硫酸镁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方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观察组FVC、VC与FEV1等肺部通气功能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优,且咳嗽、喘息、湿啰音消失的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 小儿哮喘行硫酸镁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曹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抗生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对两组患儿出现肺炎继发腹泻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微生态制剂的预防效果.在本组150例小儿肺炎患者中,继发腹泻60例,总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发生率为26.25%.对照组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发生率为55.71%,两组患儿继发腹泻差异显著(P<0.05);患儿年龄、住院时间、住院是否有侵入性操作、微生态制剂等因素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发病密切相关(P<0.05).患儿年龄、住院时间、住院侵入性操作、微生态制剂等因素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存在直接的关系,采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生理、心理痛苦,确保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曾勇琴;周有祥;王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九江市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观察九江市小儿哮喘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抽取九江城市和农村儿童各500例作为调查对象,应用统一方案、步骤和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和农村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九江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P<0.05).首次发病年龄主要在3岁以内(P<0.05);发病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和天气变化(P<0.05);好发季节为春秋季节,以秋季为重(P<0.05);好发时间为临睡、午夜和清晨(尺0.05).九江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高于农村,其发作与较多因素相关.

    作者:欧阳柯;谭震;刘金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联合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6月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老年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钙尔奇D、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腰椎1-4、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骨密度分别为(990±105)mg/cm2、(732±47)mg/cm2、(619±79)mg/cm2、(662±122)mg/cm2,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Py出Cr为(44.7±20.4),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发生率无差异,P>0.05.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可显著改善骨密度及骨代谢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宣懂;潘秋宁;林智;李志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对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0例.对比两组观察护理10w的临床效果和踝关节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10w后舒适护理组的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舒适护理显著改善胫骨远端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小妹;方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传统凿骨劈冠法与气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牙的临床比较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下颌阻生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凿骨劈冠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气涡轮钻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面部肿胀情况、疼痛情况及张口受限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d面部肿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d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气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牙可降低术后不适感,减少对邻牙损伤,疼痛程度轻,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宗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5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患者进行序贯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4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共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胃溃疡的病理机制,采取序贯疗法对HP感染并发GU效果良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黄旭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8例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24h后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并持续3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w、治疗后3个月,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同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椎体压缩性骨折再发率.结果治疗后1w及3个月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较治疗前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0.7%(1/138),3个月随访期间,138例均未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再发.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良好的疗效,并可控制并发症及骨折再发率.

    作者:邓飞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与QT离散度相关性研究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CysC分为CysC正常组145例和CysC升高组95例.检测两组QTd并进行比较.结果CysC升高组的QTd值明显高于CysC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代谢综合征患者中CysC与QTd存在正相关性(P<0.05).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能预测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

    作者:魏红江;邓琴洁;蒋建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痛定联合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选取6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以心痛定联合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以硫酸镁+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55%和70.97%),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和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的,且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者新生儿死亡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上心痛定联合酚妥拉明、硫酸镁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作者:黄碧娟;刘月美;李智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实施治疗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临床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两组患者均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则为67.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对其实施临床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峰;尹海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Hcy、HIF-1、VEGF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收集肝硬化患者55例以及健康对照组50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将肝脏储备功能分为A、B、C三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的Hcy、HIF-1、VEGF,并分析相关数据.血清Hcy、HIF-1、VEGF在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水平明显不同,肝硬化患者Hcy、HIF-1、VEGF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C级患者之间Hcy、HIF-1、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Hcy、HIF-1、VEGF检测可大幅度提高肝硬化的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非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李爱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诊的120例妊娠期孕妇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运动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皮下注射诺和灵治疗,统计两组空腹与餐后2h血糖及妊娠结局,对比分析两组空腹和餐后2h血糖在分娩时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中胎儿畸形、胎儿窒息、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早产、妊高征、产后出血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治疗妊娠期孕产妇可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妊娠结局得到较好改善.

    作者:项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内痔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120例重度内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研究组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不适症状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手术后时间长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异物感、肛门坠涨感、肛门瘙痒感、吻合口狭窄及排便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TS治疗重度内痔能够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症状,防止吻合口狭窄,改善排便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镇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宫腔镜下刮宫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刮宫组和电切组各49例.分别接受宫腔镜下刮宫术和电切术治疗,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观察对象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复发、颈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等手术指标情况对比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月经量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月经量变化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镜下电切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治疗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邱胜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

    选取2014年4月~2014年9月我院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不统一规定治疗、相关检查项目以及住院天数,而采取传统治疗模式,观察组则严格遵循临床路径十项标准开展相关治疗护理工作.对比两组确诊天数、住院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是否再次入院治疗等指标.观察组患者入院确诊率为90,0%、院内感染率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0%(P<0.05).且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更少,平均住院费用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首次根除率100%,略高于对照组的96.0% (P>0,05).临床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可收到满意效果,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泳娟;李景平;朱自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选择收治的需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1),对照组行气管插管麻醉,而观察组行喉罩麻醉.统计两组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的差异,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拔管时间为(52.67±11.38)s,清醒时间为(133.65±27.69)s,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71.15±56.71)s、(395.42±73.54)s;观察组术后发生苏醒躁动1例,咽喉不适2例,恶心呕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4/33),而对照组术后发生苏醒躁动4例,咽喉不适8例,恶心呕吐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8.39%(15/31),两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小儿麻醉的效果不一,喉罩麻醉可有效缩短患儿的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显著优于气管插管麻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开华;赵佩君;黎天才;黄梅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