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琛
7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解痉平喘、吸氧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莫西沙星静脉滴注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判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曾省都;唐晓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予以普外科手术治疗,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切除阑尾,将治疗后切口感染现象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观察组3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6.67%(2/30),治愈率为93.33%(28/30),对照组30例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6.67%(8/30),治愈率为73.33%,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阑尾炎确诊后,应及早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对坏死的阑尾组织予以切除,彻底清除腹腔内脓液,以免感染扩散对身体的其他部位带来影响.
作者:江均良;黄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收治的9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术,试验组给予胆镜联合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情况.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镜联合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较佳,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结石残留率低,降低复发.
作者:王刚;沈根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我院符合标准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氧氟沙星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雌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停药后即症状即消失.雌激素辅助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不适症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研究分析在对急重症科室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时面临的各种危机因素和危机防范、应对等管理策略,比较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前后取得的不同效果.结果通过在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中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各医护人员的危机防范意识、应对危机敏锐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危机事件显著减少,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有大幅提升.急重症科室作为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面临诸多危机因素,通过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可以大限度的防范、应对、化解这些危机,从而提高医护人员诊疗护理水平,有效避免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69例小儿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对照Ⅰ组采用更昔洛韦、对照Ⅱ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以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对三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100.00%、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或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缩短(P<0.05).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以及神经节苷脂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卢彦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我所结核门诊进行治疗的结核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对就诊环境、服务态度、服药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接诊环境、服务态度、服药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结核门诊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将被动的护理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乙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收治的胸外科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手术后的呼吸恢复护理,对照组不进行术后呼吸恢复护理,只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试验组呼吸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恢复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为77.5%,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胸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护理和相应的恢复方法指导对患者恢复呼吸功能有着显著的作用.
作者:盖群;马玉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外科术后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营养支持为主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营养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营养不良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康复护理策略可减少营养不良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7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填塞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不但疗效好,还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王伦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0例本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产前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产后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孕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可促进子宫恢复,提高自然分娩率,利于母婴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方少湘;陈少燕;苏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20例.大剂量组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0万U/BID,连续应用7d;而常规剂量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U/BID,连续应用7d.两组患者在给药前和治疗后,分别采取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C);检测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生化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大剂量乌司他丁组PT、DD和FIB明显下降,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PLC计数比较,大剂量组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二组患者肝肾功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乌司他丁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对脓毒症导致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应用于临床,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杨蕙文;喻秋平;叶兴文;李力;刘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各4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声晕有无、回声情况、微钙化灶程度以及血流丰富度.将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测结果对比,计算甲状腺癌的确诊率.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出现周边无声晕、低回声以及微钙化灶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流丰富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检测结果相比,观察组的确诊率高达86.67%.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确诊率较高,特征明显,大大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靓;刘敏;韩锡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袁亭芬;何燕梨;林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探讨奥美拉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入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使用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使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包括治疗后反酸、上腹疼痛/不适积分及饱胀反应等).治疗后,治疗组反酸、上腹疼痛/不适积分及饱胀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奥美拉唑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具有方便、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较少的优势,对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及胃部灼烧等症状具有明显治疗功效,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吴镇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以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试验组予以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试验组所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的扩胸度、Schober和BASMI与治疗前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试验组的改良Schober试验、BASMI、ASQoL以及扩胸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SAS20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强直性脊柱炎采用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胸廓活动度和脊椎活动度,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何晓辉;汪道清;庄一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入选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10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钉组、长钉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短钉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钉组发生钉尾部骨折、感染、骨折愈合延迟、异位骨折等并发症显著低于长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疗法短钉组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齐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就诊我院妇科门诊并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病例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治疗组使用中药熏洗,每日2次,每次30min.经期停用改为静滴新型广谱抗生素及替硝唑7d,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月经期静滴新型广谱抗生素及替硝唑7d,3个月以后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相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熏洗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理想的中药外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局部治疗与全身用药相结合,有效缩短了疗程,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产后出血的抢救护理措施及良好的抢救效果.对产后出血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循环血量、寻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56例产后出血患者,2例行子宫全切术,1例死亡,余全部治愈.只有认真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抢救护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的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淦芳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将我院接受股骨头坏死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置换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关手术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为6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50.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梁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