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寿
选取120例拟阴道分娩孕产妇,依据断脐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快速断脐法,观察组使用慢速断脐法.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为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的浓度和贫血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上使用慢速断脐法能够有效地预防新生儿黄疸,且有助于新生儿血容量以及血红蛋白浓度的提高,因此也可以有效地预防缺铁性贫血.
作者:熊凤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氮平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及药物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PANSS总分及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OL-100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阿立哌唑较氯氮平更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入住我站行双侧输卵管结扎的95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压力进行分析给予评分,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是计划生育中的绝育术,患者的心理压力极大,及时做好受术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早日康复.
作者:郭木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78例初步诊断为外阴上皮内瘤变患者,于月经干净3~5d对患者涂抹冰醋酸溶液后进行阴道镜检查,以出现醋白上皮为异常,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学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阴道镜检查对外阴上皮内瘤变诊断的敏感度.78例患者阴道镜检查,67例为醋白上皮,8例为色素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普通型外阴上皮内瘤变52例,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26例;外阴出现醋白上皮诊断为外阴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为92.86%(65/70),特异性为75%(6/8),准确性为83.33%(65/78),假阳性率为7.14%(5/70),假阴性率为25%(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可疑的外阴上皮内瘤变患者通过外阴涂抹冰醋酸后行阴道镜检查,不仅可提高早期外阴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也可加强诊断的目的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作者:陈丽华;杨爱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58例交通性脑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所有患儿均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对照组应用固定压分流管治疗,研究组应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率.研究组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R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儿应用可调压分流管,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率,可推广.
作者:高麟;谢丽萍;麻晓融;董宇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颈椎牵引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颈部康复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379;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颈部康复操训练来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减少患者的疾病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洪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统计我科自2012年1月~10月入院的骨折术后一周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脱水剂甘露醇治疗,治疗组用微波治疗、中药涂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P<0.05).中药涂擦配合微波照射在治疗骨折术后肿胀中有较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效果,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胡谍燕;高鹤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择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及MPR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对胃癌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结果MS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1,P>0.05).138例患者中有77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MSCT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4,P>0.05).本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有50例患者发生远处脏器转移,其中12例患者为肝转移,19例患者为腹膜转移,15例患者为大网膜转移,4例患者为胰转移.术前MSCT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转到完全符合.胃癌术前MSCT检查的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能够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聂志远;彭樾;詹桂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将我院86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手术类型均为椎体成形术,观察组另口服补肾壮骨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骨密度变化.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与对照组88.10%比较显著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骨密度分别为(80.58±5.34)%、(-1.05±0.46)显著高于对照组(76.41±6.02)%、(-1.52±0.52),Cobb角度(9.25±1.96)°与对照组(10.68±2.05)°比较显著较低(P<0.05).补肾壮骨汤联合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效果显著,不仅可增加骨密度,还可提高伤椎前缘高度,降低Cobb角,较单一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宗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尿毒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浆蛋白、红细胞比容增加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增加为31.4±5.7%,高于对照组的25.2±4.1%;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为98.9±14.5g/L,高于对照组的81.2±12.9g/L;观察组治疗后贫血改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红细胞比容,改善贫血,值得临床应用并大力推广.
作者:邹进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择取本院50名经病理诊断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对其乳腺病灶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乳腺肿块内部血流状况等情况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将其结果就病理诊断结果予以对比分析.经诊断结果显示:88.0%的患者存在肿块形态不规则,80.0%的患者在体内回声不均匀,72.0%的患者纵横比>1,60.0%的患者后方回声衰减,23.0%的患者乳腺肿块伴有微钙化,3.0%的患者乳腺肿块外有一层包膜,16.0%的患者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84.0%患者乳腺癌肿块内或周边存在动脉血流信号,峰值流速20.5±7.0cm/s,RI为0.86~0.1.将上述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可知,超声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2.0%以上.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就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测,属临床准确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凤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非绞窄性小肠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鼻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正常的鼻胃管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效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两和腰围实际缩小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腹痛和腹部平片缓解的时间、拱门首次排气,以及住院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非绞窄性小肠梗阻患者,通过鼻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卫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将6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使用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与咳嗽、声嘶、呼吸困难、喉鸣等症状的消退时间,同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耐受药物情况良好.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且观察组各项症状消退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普米克令舒治疗儿童急性喉炎,可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加快患儿急性喉炎的消退,比地塞米松更具疗效.
作者:邱常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18例产妇(ASAⅠ~Ⅱ),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手术结束后实施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组每侧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5ml,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所有产妇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对比两组产妇在术后2h、6h、12h、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镇痛泵药物使用剂量和镇痛满意度.观察组产妇术后2、6、12、24hVAS评分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术后静脉镇痛泵药物使用剂量与对照组产妇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可以显著降低静脉镇痛药的使用剂量,在镇痛上具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作者:黄焱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有手术适应证的BPH患者行经腹超声矢状面测量IPP长度,根据IPP程度将病人分为2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手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和排尿后残余尿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治疗3月后,两组病人IPSS,大尿流率,膀胱残留尿测定均有改善,两组对比各指标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IPP>10mm组各项疗效指标改善更明显.经腹超声测量的IPP程度可以预测手术治疗BPH的效果,对于IPP>10mm的BPH患者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IPP≤10mm组患者.
作者:赖炳旺;叶正辉;王小勇;吴石萍;龙瑞发;何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比对照组高(75.0%),且症状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基于常规治疗加用顺尔宁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症状表现缓解时间短,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向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肺功能改善情况,并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VC为2.80±1.01L,FEV1/预计值为46.90±8.49%,FEV1/FVC为59.13±11.83%,临床总有效率为94.37%,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孟鲁司特与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改善,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作者:官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将9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肺功能.结果经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5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41.67%,两组治疗后复查肺功能,观察组FEV1及FEV1/FVC值均优于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配合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潭荣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86例晚期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盐酸利托君和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孕妇保胎成功率、治疗情况及分析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孕妇保胎成功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观察组孕妇起效时间、腰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及宫缩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孕妇均显著缩短,且延长孕期较对照组孕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利托君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可有效提高孕妇保胎的成功率,缩短宫缩时间、腰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同时延长孕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凡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6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3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钬激光碎石术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一次碎石率与二次碎石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有差异,即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输尿管穿孔,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一例输尿管穿孔的情况,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过程中,相对于气压弹道碎石术,钬激光碎石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成功率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文丰;张迪明;周志红;糜建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