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堃;张永刚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收治的高龄孕妇110例,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各5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孕妇产后基本情况,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 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剖宫产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顺产组产后出血量和分娩后卧床时间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新生儿Apgar 评分和产褥期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顺产干预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和VAS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分娩后卧床时间,新生儿Apgar 评分和产褥期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龄产妇在适度的支持干预下,选择自然分娩对分娩结局有利。
作者:林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多囊肾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开放去顶减压手术,试验组患者使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快,且术后止痛用药少,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创伤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
作者:陈智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将本院292例无痛人工流产低龄未婚者随机分为A、B组,A组运用CNP进行健康教育,B组给予常规指导,比较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A组的健康教育知识、满意度及人流术后2w随访复诊情况均优于B组(P<0.05)。阴道出血时间>2w的患者人数少于B组(P<0.05)。在低龄未婚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中运用CNP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涂婵;张理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治疗的6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病人,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治疗组按照阿伐他汀40mg治疗,两组均治疗4w,观察出院时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1.6%,对照组4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阿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更加明显,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曾小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6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及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春霞;朱凯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早期腹腔置管灌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的实际效果,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中心联合接诊医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在症状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三项指标上,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2)治愈率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水平,且P均<0.05,说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治疗措施和方法相比较,采用早期腹腔置管灌洗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可靠选择。
作者:伍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尼麦角林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症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PCI)眩晕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尼麦角林+尼莫同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尼莫同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眩晕等级评估和眩晕障碍评估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可有效改善由PCI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的眩晕,且无任何副作用发生,临床安全有效。
作者:朱文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难治性心里衰竭伴钠水潴留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多巴胺组、硝酸甘油组和硝普钠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多巴胺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及硝普钠组(P<0.05);硝酸甘油组及硝普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率及血Scr均明显下降(P<0.05);硝酸甘油组及硝普钠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多巴胺组LVEF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组治疗后血Scr明显低于硝酸甘油及硝普钠组(P<0.05);硝酸甘油组与硝普钠组血治疗后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利尿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优于硝酸甘油及硝普钠联合治疗。
作者:梁伟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规律性阿是穴,对照组针刺传统穴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循经筋近端阿是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文静;董宝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表达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D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血管性痴呆(VD)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以及无认知功能障碍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三组血浆ox-LDL浓度。结果研究组血浆ox-LDL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及对照组(P<0.01);AD患者MMSE分值与ox-LDL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ox-LDL检测有可能成为判断AD患者认知情况的生化指标,对AD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杨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肺癌切除术后出现胸腔渗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组与B组各23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在肺癌切除术后胸腔渗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收治的60例浆液性乳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半年复发率。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试验组的复发率为6.7%(2/30),对照组为30.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浆液性乳腺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仲远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瘫痪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急性脑梗死运动瘫痪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w。随访12w,对比两组患者FMMS评分、NIHSS评分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FMMS评分明显较高、NIHS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瘫痪可明显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卜淑华;汪学军;何杏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填写问卷的方法对湖北省500例医院骨科医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在收到的284例现况调查的有效问卷中,51.24%的骨科医生选用中医方式治疗,被调查医生的职称、年龄、学历及其所在医院的等级与采用中医方式治疗骨病的认可度成正比。中医方式治疗骨病的方法被临床医生接受并使用,可考虑广泛向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黄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将46例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选择中西医联合治疗的23例为观察组,单纯西医手术治疗的23例为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进行疗效统计并比较差异性。观察组23例治疗后1个月时Cobb角13.3±2.7°,疼痛状态平均得分为1.77±0.13分,生活功能平均得分为1.28±0.1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复位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抽取82例合并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没有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胺碘酮对合并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心衰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钟奇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疗效。46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硝酸脂治疗;连续12w,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药物副反应。两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明显,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见头晕、乏力等不适。麝香保心丸单独治疗心脏X综合征疗效显著,与西药相当,无不良反应。
作者:罗学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中西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66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75.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将98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6,P<0.05)。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东莨菪碱在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结核抗体在老年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280例肺结核患者按不同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青年组(≤30岁),比较发热、咳痰、咳嗽、咳血、乏力、胸痛、盗汗等临床指标和抗结核抗体、涂片、PPD检出阳性结果。结果老年组发热、咳血、盗汗等临床表现发生率低于青年组,咳痰、咳嗽、乏力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抗结核抗体阳性率高于涂片和PPD试验阳性率,但低于青年组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症状不明显,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虽不及年轻患者,但优于其他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华文;李莉娟;宋少华;方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