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彬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填写问卷的方法对湖北省500例医院骨科医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在收到的284例现况调查的有效问卷中,51.24%的骨科医生选用中医方式治疗,被调查医生的职称、年龄、学历及其所在医院的等级与采用中医方式治疗骨病的认可度成正比。中医方式治疗骨病的方法被临床医生接受并使用,可考虑广泛向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黄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中西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66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75.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正常足月新生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75例给予苯巴比妥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75例给予新生儿退黄洗液药浴+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黄疸出现时间及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等。联合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黄疸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经皮胆红素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经皮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光疗联合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我院46例脑出血患者分组,对照组22例选择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中,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恶化5例,总有效率59.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代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时间为8w。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及治疗的有效率等情况。结果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 )和收缩压(SBP)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之间收缩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w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和88.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应用厄贝沙坦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应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228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118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书秀;王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5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波依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并总结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踝部水肿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头痛4例,面部潮红3例,头晕2例,心动过速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高血压患者使用波依定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茅文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48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2%酮康唑洗剂治疗,治疗组给予伊曲康唑联合2%酮康唑洗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安全且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盛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难治性心里衰竭伴钠水潴留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多巴胺组、硝酸甘油组和硝普钠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多巴胺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及硝普钠组(P<0.05);硝酸甘油组及硝普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率及血Scr均明显下降(P<0.05);硝酸甘油组及硝普钠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多巴胺组LVEF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组治疗后血Scr明显低于硝酸甘油及硝普钠组(P<0.05);硝酸甘油组与硝普钠组血治疗后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利尿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优于硝酸甘油及硝普钠联合治疗。
作者:梁伟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12年1~12月期间前来就诊的1097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9例和对照组5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记录。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至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身体健康,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景英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31岁,以“停经7月余,发现子宫壁菲薄”为主诉入院,平素月经规律,LMP“2011.03.04,EDC:2011.12.11”,停经50余天于当地医院查B超示:宫内早孕。早孕反应不明显,孕3个月建立围产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无异常,现停经7月余,18d前彩超提示羊膜腔内分隔,子宫壁子宫壁薄2.33mm,建议严密随访。今复查彩超提示子宫壁薄1.2mm,随入院观察。平素体健,7年前施卵巢囊肿剥除术,否认外伤史,否认传染病史,孕4产1,自然流产1次,人工流产1次,2010.05.29中月顺产1女活婴,无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入院查体:T 36.8℃, P 88次/min,R 22次/min,BP 126/83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隆起如孕7月余,肝、脾肋缘下未触及,下腹部有一长约6cm 手术疤痕,无压痛反跳痛。产科检查:宫高33cm,腹围104cm,胎心148次/min,无宫缩,未破膜,子宫无压痛,宫底不具体,可触及囊性。入院诊断(1)孕4产1,宫内孕32+2w。(2)羊膜腔内带状分隔。(3)先兆子宫破裂。患者入院后再次复查彩超,仍提示羊膜腔内分隔,且胎儿骑跨分隔,患者宫底不具体,囊性,子宫破裂不能排除。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子宫底右侧近宫角处有一直径约5cm圆形破口。羊膜囊自破口处突向腹腔,形成一直径约20cm羊膜囊,胎儿左下肢完全伸出子宫破口,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修补术,新生儿转儿科。
作者:陈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择我院2013年1~6月收治的不稳性心绞痛患者83例。采用随机分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和静滴极化液、果糖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观察两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49%,对照组56.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确切。
作者:王臣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择收治的11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血糖水平进行观察比较。两组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血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因此,在临床治疗妊娠糖尿病的过程中,护理干预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超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收治经B超和CT检查确诊为肝血管瘤患者46例,观察不同检查诊断结果。结果经两种方法检查后,B超定性诊断43例,物理诊断仅3例。CT检出38例,均为定性诊断。两组定性率及检出率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脏血管瘤以B超检查检出率高、便携、无创、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广泛推广。对于无法定性诊断,可给予CT等影像学联合检查,以提高定性诊断率。
作者:饶光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加味逍遥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治疗中,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加味逍遥散可有效改善患者亚健康状态,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彭桂华;刘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的临床疗效。选取就诊的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治疗组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8w后进行测量,比较其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优于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单纯使用替米沙坦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周川;李玉堃;陈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2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60例同时加用入室后心理护理、术中舒适护理和体温护理。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血压及心率水平(P<0.05);观察组37例患者自评手术无痛感,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加强术中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焦虑、恐惧情绪及机体应激反应,有助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孙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我院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5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有效控制患儿临床症状,使用安全,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3例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21例),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宫颈注射缩宫素10U;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经肛门放入(深度5~6cm)米索前列醇400μg 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46%)显著低于对照组(8.26%,P<0.05)。米索前列醇对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陈萍;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Rivaroxaban)与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和用药安全。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56例,利伐沙班组患者于术后6h内口服利伐沙班(10mg×1次/d),低分子肝素组患者于术前2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2500AXa IU×1次/d),分别于术后14、28d对两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双下肢DVT形成情况、肺栓塞(PE)发生率、手术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指标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不良反应等。结果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DVT发生率分别为3.57%及12.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PE发生率、手术前后APTT、PT、PLT等凝血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利伐沙班可以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DVT形成,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广泛推荐。
作者:萧剑彬;林少芒;张智辉;李强;艾文佳;刘金铃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