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桂华;刘芳芳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临床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业内同仁对其病理基础进行不断研究的过程也研发出了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基础及治疗原则进行探讨,并分析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
作者:黎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早期腹腔置管灌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的实际效果,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中心联合接诊医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在症状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三项指标上,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2)治愈率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水平,且P均<0.05,说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治疗措施和方法相比较,采用早期腹腔置管灌洗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可靠选择。
作者:伍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结核抗体在老年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280例肺结核患者按不同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青年组(≤30岁),比较发热、咳痰、咳嗽、咳血、乏力、胸痛、盗汗等临床指标和抗结核抗体、涂片、PPD检出阳性结果。结果老年组发热、咳血、盗汗等临床表现发生率低于青年组,咳痰、咳嗽、乏力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抗结核抗体阳性率高于涂片和PPD试验阳性率,但低于青年组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症状不明显,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虽不及年轻患者,但优于其他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华文;李莉娟;宋少华;方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220例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1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治疗8w,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智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及ADL评分明显增加,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患者脑循环,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红星;王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选取10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黄体酮300mg/d,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100mg/d,经过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评分、出血时间、出血率及子宫内膜厚度。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阴道出血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概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对照组更接近于正常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黄体酮剂量为300mg/d时效果显著,能够增加阴道出血的概率,不改变子宫内膜厚度,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冯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我科自2011年2月以来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1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斯特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有效53例,总有效率达到85.5%;对照组有效36例,总有效率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并稳定患儿病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堃;张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乳蛾的临床疗效。将160例乳蛾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静脉点滴,扁桃体化脓者给予2%碘甘油擦拭,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中药贴敷于扁桃体穴,7d为1个疗程。治疗组显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率83.75%,两组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穴位贴敷能有效治疗小儿乳蛾。
作者:卫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表达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D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血管性痴呆(VD)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以及无认知功能障碍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三组血浆ox-LDL浓度。结果研究组血浆ox-LDL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及对照组(P<0.01);AD患者MMSE分值与ox-LDL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ox-LDL检测有可能成为判断AD患者认知情况的生化指标,对AD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杨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将98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6,P<0.05)。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东莨菪碱在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3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且观察组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半夏泻心汤能够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日生;曾朝晖;肖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的临床疗效。选取就诊的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治疗组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8w后进行测量,比较其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优于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单纯使用替米沙坦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周川;李玉堃;陈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2w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肺通气功能变化,以考察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具有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组。A组为气阴两虚型,以益气养阴、通阳宣痹法治疗;B组为痰浊壅塞型,以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法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的差异性。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其中B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满意,其中对痰浊壅塞型疗效优于气阴两虚型,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李祥;李齐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接受常规的利尿剂以及强心剂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2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聂亚利;罗振中;李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2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60例同时加用入室后心理护理、术中舒适护理和体温护理。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血压及心率水平(P<0.05);观察组37例患者自评手术无痛感,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加强术中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焦虑、恐惧情绪及机体应激反应,有助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孙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定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ALT,HBeAg、 HBV-DNA转阴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ALT复常率及HBVDNA下降水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能较快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降低耐药性。
作者:戴晓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万方等数据库报道的62例热毒宁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案例进行了不良反应文献的统计与分析。热毒宁注射液使用剂量等因素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另外患者过敏史与机体差异也是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切实做好热毒宁合理用药并强化药品使用监护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欧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收入的110例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5mg/次,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晚再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血脂水平。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达标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脉压差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脂变化不大,观察组血脂下降显著(P<0.05)。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较单纯应用左旋氨氯地平能更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收缩压、脉压差、血脂,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尼麦角林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症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PCI)眩晕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尼麦角林+尼莫同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尼莫同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眩晕等级评估和眩晕障碍评估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可有效改善由PCI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的眩晕,且无任何副作用发生,临床安全有效。
作者:朱文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均不影响治疗,且经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与辛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更加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情况,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