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3例临床分析

吴常青

关键词:李斯特菌败血症, 新生儿, 临床疗效
摘要:1临床资料患儿A,男,窒息复苏1h后入院,阴道分娩,孕期为35w。其母在产前3h有发热症状,胎盘病理显示为化脓性炎伴梗死。经检查发现,患儿呼吸音较粗糙,凝血酶原时间为37.6s、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为42.6μg/ml,C反应蛋白为145mg/L,血小板为66×109/L。患儿血培养后发现,蛋白2.34g/L、115mmol/氯、脑脊液WBCl279/μl,培养阴性。患儿被诊断为李斯特菌感染、DIC、化脓性脑膜炎。取200mg/(kg·d)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对患儿进行治疗,持续给药4w,用药6d后进行复查,经检查发现患儿脑脊液与血培养均表现为正常,治疗4w后,患儿痊愈出院。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并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经过手术指证EMS患者分成2组,每组25例,分别实施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在手术前1d、手术后1d和手术后3d,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CD3、CD4、CD8、IgM、IgG、IgA、血清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 IL6水平。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gM、IgA、C4及T细胞亚群无显著差异(P>0.05);较术前、术后1d时IgG、C3下降(P<0.05)。手术3d后,IgG、C3恢复至手术前的水平,与腹腔镜手术组相比,开腹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EMS损伤小,并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影响轻微,手术后恢复迅速,腹腔镜手术治疗EMS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为EMS患者腹腔镜手术提供了免疫学依据。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2例经病理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阴道B超和腹部B超检查。将以上两组患者诊断结果与其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再将其诊断结果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阴道B超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6.3%,腹部B超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5.4%,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阴道B超对未破裂型、破裂型和流产型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腹部B超(P<0.05)。结论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要高于腹部B超,且阴道B超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无需膀胱充盈,不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丽华;董先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奥氮平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84.4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3.33%,对照组为28.89%(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率低,两者效果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成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室巡回护士急腹症手术优质配合经验总结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14例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巡回护士护理配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显观察组中,显效51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中,显效39例,有效15例,无效18例,护理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急腹症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的巡回护士进行相应的配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

    作者:郑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国产辛伐他汀强化治疗175例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观察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350例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虽略高于对照组的89.71%,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辛伐他汀强化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禤德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方麝香注射液在急性酒精中毒中的应用

    选取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清醒时间及肢体正常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中采用复方麝香注射液可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雪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4例采取介入术治疗的心血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对照组54例,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7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患者6例,发生率为8.6%;对照组54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1例,发生率为38.9%。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介入治疗的心血管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能够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美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兰索拉唑治疗61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8%,低于对照组11.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能够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小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4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4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平均禁食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运山;尹文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6.00%(48/50),与对照组相比(94.00%,47/5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的临床优势。

    作者:汤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5例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但观察组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患者离婚率低于对照组(P<0.05)。加强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手术引起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促使患者术后积极调适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玉林;叶爱霞;郭清厚;陈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治疗方式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不同治疗方式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一组接受腰穿放去脑脊液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引流治疗的患者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腰穿的患者组,但颅内感染率明显高于腰穿患者组(P<0.05);引流治疗的患者组其预后情况明显优于腰穿治疗的患者组(P<0.05)。结论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何宗亮;王晓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联合物理理疗治疗复发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盆腔中药灌肠配合物理理疗治疗复发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2例复发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静脉给药,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加盆腔理疗。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5.6%(65/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2/6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8.129,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复发率分别为7.9%(5/63)和21.3%(13/61),两组比较(χ2=4.752,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结论中药灌肠加盆腔理疗治疗复发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鄢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四磨汤联合黛力新治疗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磨汤联合黛力新治疗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应用四磨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AS与SD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比对照组患者的降幅更加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磨汤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后SAS与SDS评分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小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31例分析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2009年4~12月在昆明市精神病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焦虑症患者予以低频rTMS治疗,以100% MT为大刺激强度刺激右侧前额叶部位,频率为1Hz,每次刺激1000次,治疗2w(总10次)。于治疗前、后观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分值变化及因子分评分。结果低频rTMS治疗后,患者治疗前HAMA评分为23.37±6.32分,治疗后降为7.18±6.63分;精神焦虑因子治疗前为16.04±3.12分,治疗后为5.23±3.4分;躯体焦虑因子治疗前为11.02±3.34分,治疗后为5.81±2.43分。经统计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30,P<0.01)。治疗有效率为76.6%,显效率为53.3%,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安全、有效。

    作者:谢舟明;王跃升;张炳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化止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86例观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共8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生化止血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益母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阴道出血量。观察组43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其中痊愈患者17例(39.5.0%),好转25例(58.1%),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5例(34.9%),好转22例(51.2%),无效6例(14.0%),总有效率为86.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阴道出血量明显较治疗前少,且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在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疾病时,可以采用生化止血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臂丛神经联合阻滞与单纯肌间沟阻滞在手部断指再植手术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手部断指行再植手术采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实施阻滞同单纯实施肌间沟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0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组(30例)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C组(30例)实施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患者的感觉阻滞情况及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3.44±1.36min,明显短于A组(3.82±1.91min)和B组(5.25±1.52min)(P<0.05)。 C组麻醉效果为100%,明显优于A组的90.0%和B组的93.3%(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采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实施阻滞,阻滞和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招一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白带恢复正常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6, P<0.05)。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瑞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n=27)在此基础上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观察组(n=30)在此基础上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CPK、AST、LDH)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谱(CPK、AST、LDH)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显著,可快速恢复心肌酶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远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大剂量奥美拉唑用于胃溃疡合并出血老年患者再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老年患者共80例,依照再出血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予以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经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3d内再出血3例(7.5%)、30d内再出血0例,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因用药引发的并发症,其均未见病情复发。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用于胃溃疡出血老年患者再出血临床治疗中,可明显降低再出血率,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梁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