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迫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

欧阳映红

关键词:强迫症患者, 心理护理, 方法
摘要:选取我院5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即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YBOC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YBO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YBOC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强迫症患者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强迫症状,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的心理,促使患者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解决其内心的痛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伤椎前高压缩比和Cobb角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疗效可靠,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文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给药途径的对比性研究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疾病治疗的患儿1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康复新液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鱼肝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溃疡痊愈率、疼痛消失时间和正常进食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新液在对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吉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维脂肪抑制平衡式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在腰骶神经根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5T PHILIPS 磁共振扫描仪三维脂肪抑制平衡式非稳态自由进动(3D FSbalancednSSFP)序列在腰骶脊神经根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不同程度的腰腿痛患者在1.5T PHILIPS 磁共振扫描仪行3D FSbalancednSSFP序列检查,并用3D大强度投影重组(MIP)做后处理。结果80例受检者中,腰骶脊神经根正常者21例,腰骶脊神经根病变患者59例,其中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骶神经根周围囊肿9例,腰椎结核1例,肿瘤4例。3D FSbalancednSSFP序列能清楚显示病变对神经根侵犯和压迫程度。结论3D FSbalancednSSFP序列可较好地评价腰骶脊神经根病变,并结合常规MR扫描,有利于临床诊治方案的制定。

    作者:王青云;谭琦瑄;陈科;朱刚明;曾仲刚;苏丽兴;李雪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9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排石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结石临床中采用中药排石汤治疗,疗效显著,且无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关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地佐辛术后镇痛疗效及两种不同给药方式镇痛效果比较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需行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1例,C组28例,A组采用地佐辛肌肉注射,B组选择地佐辛静脉注射,C组采用其他药物进行镇痛。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地佐辛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都能使其得到较好的镇痛,但肌肉注射能够使患者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不良反应少,差异较大(P<0.05)。患者采用地佐辛肌肉注射的镇痛效果良好,且苏醒较快,安全性高。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7%,对照组为6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紧张心理,降低出血量并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徐芳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扩张治疗与食道覆膜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传统扩张治疗与食道覆膜支架治疗对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8例。对照组采用扩张治疗,观察组采用食道覆膜支架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术后患者生活治疗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78.95%和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QOL评分为38.41±7.0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总不良反应率为10.52%,显著低于对照组d 18.42%(P<0.05)。结论食道覆膜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成功率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好,不良反应率低,疗效优于单纯扩张治疗。

    作者:庄宇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拟盆腔散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相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2%;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相结合对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防治及其机制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医学研究的重点已由原先的死亡率转移至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治疗、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上。恶心呕吐是临床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虽不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不适,并严重影响到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因此加强对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防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目前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相关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与汇报。

    作者:苟玉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更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将14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水疱结痂时间、皮损愈合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婚前体检人群HB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目的:探析婚前体检人群感染HBV的情况。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婚前体检者900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金标记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谷丙转氨酶(ALT)。结果婚检者9000例检出180例HBsAg阳性,其中男104例,女76例,阳性率0.02%,性别之间检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180例HBsAg阳性者检测HBV血清标记情况,其中大三阳67例,小三阳85例,抗-HBC+HBsAg阳性10例,HBsAg阳性者18例;180例HBsAg阳性者检测肝功能ALT异常者4例,阳性率2.22%。结论婚前进行感染HBV筛查,有助于进行免疫预防及降低疾病感染率,确保优生。

    作者:吴海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小板平均体积对脑梗塞患者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血小板平均体积对于老年人脑出血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纳入标准的150例脑出血脑梗塞患者的老年患者(观察组)和同期150例正常老年人(对比组),观察两组的血小板平均体积和患者病情的情况。结果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患者血小板有一定的规律,脑梗塞面积和血小板下降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结论脑梗塞会引发体内血小板数目减少,同时体积会增大,但两者不是直接的关系,是继发性改变。

    作者:于有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白花蛇舌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中药白花蛇舌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每一疗程完成的的基础上,加用白花蛇舌草治疗。21d为一个治疗周期,患者需进行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化疗有效率和KP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均不严重,患者均未出现心、肝、肾功能异常,无死亡病例。结论中药白花蛇舌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化疗有效率和KP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继明;李仰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腹泻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73例与对照组(西医治疗)7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04%,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0%,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彻底的对慢性腹泻进行治愈,临床效果就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及推广。

    作者:曾连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脑梗塞应用戊乙奎醚辅以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评价

    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资料。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乙奎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血清TNFα为19.8±1.8ng/ml,对照组为26.5±2.2ng/ml,与治疗前相比均获得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NDS评分结果也具有类似规律。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戊乙奎醚辅以依达拉奉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的疗效分析

    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过敏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片口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3.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126,P<0.05);治疗组头痛、头晕、嗜睡、口干等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疗效良好,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辉;郑跃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接收的220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用药情况,重点关注医生给予的药物治疗手段,探究其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可从临床医师对药品的药理学、药动学、药物理化性质等方面着手,并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共出现300例,2010年101例,2011年87例,2011年56例,2012年45例,2013年至6月份11例,呈逐年递减趋势,通过对以往实际案例的搜集、整理,对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抑酸药物使用剂量过大(31.07%)、抗生素使用过久(20.25%)、重复用药(14.55)、药物拮抗(13.87%)、不合理联合用药(12.21%)及药物联用造成毒副作用(7.42%)等。结论研究表明医师用药与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相符,其中在消化内科普遍存在,门诊医师和临床药师应全力配合,减小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切身利益,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沈永祥;何丽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接收的18例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例。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康复时间(26±6.3)d,对照组康复时间(90±10.7)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疗效与康复时间上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诚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强迫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5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即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YBOC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YBO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YBOC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强迫症患者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强迫症状,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的心理,促使患者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解决其内心的痛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作者:欧阳映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硬膜外氯普鲁卡因与布托啡诺复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与并发症观察

    目的:探讨硬膜外氯普鲁卡因与布托啡诺复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需镇痛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取硬膜外氯普鲁卡因与布托啡诺复合镇痛,对照组采取罗哌卡因与吗啡复合镇痛。比较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6、12、24h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氯普鲁卡因与布托啡诺复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博;徐鹏;黄爱群;肖丽华;王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