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曾连印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腹泻, 临床疗效
摘要: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腹泻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73例与对照组(西医治疗)7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04%,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0%,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彻底的对慢性腹泻进行治愈,临床效果就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巴曲酶的效果评价

    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进展缺血性率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照组单纯进行急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临床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巴曲酶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NIHSS评分改善及治疗后凝血功能。结果临床组总有效率为62.79%,显著高于比照组的27.91%(P<0.05),临床组治疗2w后其NIHSS评分显著低于比照组(P<0.05),两组其NIHSS在治疗后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临床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比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5d,临床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比照组(P<0.05),其余三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巴曲酶可获得极好的疗效并保证安全性。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替比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替比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观察。方法以2008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替比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结果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各指标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患者TBIL、DBIL、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替比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疗效满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彭为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取门诊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用药前2w先停服其它降压药,嘱患者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d,连服8w,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各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用药后观察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所下降,平均下降(25±2.34)/(13±0.74)mmHg,可见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能从本质上改善血压状况,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耐受性较好且副作用小,对患者的生活治疗有很大改善。

    作者:蒙应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安尔舒治疗Ⅱ期Ⅲ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将60例发生了Ⅱ期、Ⅲ期放射性皮炎的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安尔舒治疗组为观察组,30例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B12治疗组为对照组。根据RTOG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级标准进行评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2w内愈合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治愈率分别为80%和47%,两周内愈合率分别为60%和15%,观察组疗效及愈合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用安尔舒治疗Ⅱ期、Ⅲ期急性放射性皮炎能提高愈合速度及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海珍;杨水秀;程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慢性牙周炎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碘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伶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地佐辛术后镇痛疗效及两种不同给药方式镇痛效果比较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需行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1例,C组28例,A组采用地佐辛肌肉注射,B组选择地佐辛静脉注射,C组采用其他药物进行镇痛。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地佐辛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都能使其得到较好的镇痛,但肌肉注射能够使患者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不良反应少,差异较大(P<0.05)。患者采用地佐辛肌肉注射的镇痛效果良好,且苏醒较快,安全性高。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和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分别进行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留置导尿管时间、持续冲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高龄患者采用术后综合护理方法,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陈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1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15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反应蛋白、α羟丁酸脱氢酶以及乳酸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的表达水平较高,上述指标可以用于该病的特异性诊断,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德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护理研究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9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4例在鼻内镜手术治疗中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45例患者则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措施。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临床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询问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9.79),而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则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χ2=9.82);并且,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7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2%(χ2=9.46),数据分析发现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全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丽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效果评价

    收集2008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采取大剂量甲泼尼治疗,后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候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术前放疗与奥沙利铂同步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放疗与奥沙利铂同步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防治及其机制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医学研究的重点已由原先的死亡率转移至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治疗、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上。恶心呕吐是临床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虽不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不适,并严重影响到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因此加强对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防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目前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相关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与汇报。

    作者:苟玉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013年产科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硝苯地平片,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及妊娠结局,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增加、第三产程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能改善患者高血压状态,降低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但可增加产后2h出血量,并延长第三产程,需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作者:冯磊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维C银翘片引起不良反应76例分析

    选取我院近期门诊用药过程当中因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使用所出现服用维C银翘片出现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76份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类中成药所占比例,以及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因维C银翘片配伍西药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比例为41.33%(62/150);不良反应以头晕目眩为主,所占比例为56.67%(85/150)。为了降低维C银翘片等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需要了解并掌握各类中成药所含化学成分等信息,避免重复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邱小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腹泻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73例与对照组(西医治疗)7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04%,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0%,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彻底的对慢性腹泻进行治愈,临床效果就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及推广。

    作者:曾连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给药途径的对比性研究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疾病治疗的患儿1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康复新液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鱼肝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溃疡痊愈率、疼痛消失时间和正常进食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新液在对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吉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本文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和对照组24例(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为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联合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非常有效,并且在治疗中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作者:李敏玉;牛印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

    将2010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前列地尔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静滴治疗;缬沙坦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联合用药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静滴加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使用糖尿病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血压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四组患者中,除观察组外,其余三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均下降(P<0.05),血糖水平控制较理想,均达到或接近理想水平,血压50.1%达到正常水平,34.2%接近正常,15.7%未达标。另外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前列地尔组和缬沙坦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列地尔和缬沙坦均具有降低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将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万玉平;杨国宁;陈方圆;李燕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分析

    选取我院心衰患者110例,全部患者给予血管扩张剂治疗,根据用药前后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用药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用药护理干预患者临床优良率可升高至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4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9.6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患者用药前后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管扩张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病情,用药护理干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巧玲;马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