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涛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不孕、闭经、肥胖以及多毛等,属于内分泌紊乱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方法较多,西医主要是通过降低雄激素、诱发排卵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展开对症治疗。本文出于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情况进行了解的目的,从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高雄激素治疗、胰岛素抵抗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绪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医学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逐渐增强,恶性肿瘤通常发现较晚,后果严重,患者及家属对其发生发展存在着众多质疑。因此,针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CDH13(基因T钙黏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对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现就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刘庆峰;王燕;王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消化不良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法选取同期100例消化不良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在体重增加、消化道感染发病率、腹痛缓解、地图舌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醒脾养儿颗粒及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58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变化。患儿经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5.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3.1%),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10d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NSE水平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NSE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采用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降低血清和脑脊液NSE,减少神经元损伤,对患儿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相对来说,更昔洛韦疗效更显著。
作者:原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明确200例婴幼儿智力发育的特点。方法选取200例婴幼儿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组四组在动作能、言语能方、应物能、应人能面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照组婴幼儿在动作能、应物能方面,0岁组与2岁组、0岁组与3岁组之间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岁组与3岁组在应人能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在语言能方面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生活环境可对婴幼儿智力发育产生积极有效的刺激,促进婴幼儿智力健康发展。
作者:邹柳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选取2就诊的小儿肠炎患儿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病毒、退热及调节饮食等相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观察统计患儿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等方面的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在接受治疗之后,痊愈30例(60.0%),好转20例(40.0%),不良反应0(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26例(52.0%),好转18(36.0%),不良反应6例(12.0%),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上在治疗小儿肠炎时,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更加安全、见效快,能有效改善患儿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欧阳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将我院收治的4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闭合撬拔复位石膏外固定法,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跟骨X线变化、足部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两组患者的足部愈合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Bohler 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issane's角、足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小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的应用效果。选取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严格完善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96.0%,对照组为8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为94.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的应用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围手术期发生应激反应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其主要由手术产生,临床应对应激反应的研究较多,结论较为一致,即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但目前对应激反应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手段较为单一,因此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可以明确发展方向,为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梁如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脑血管继发癫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继发癫痫,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秦远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对血清中CRP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更高的治愈率,且治疗后血清中CRP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有着更为显著地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正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机选取我院7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术后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B组患者术后实施苦劳汤坐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A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68.4%,B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2.1%。两组患者疗效果对比,后者治疗效果更为优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愈合时间等观察指标对比,B组更为优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劳汤可明显提高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有效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6月,住院部所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法治疗方案,干预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方案。治疗持续10d,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38/50),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具有确切价值,可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症状,促进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可作为本病的基础治疗方案。
作者:余清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43例患有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显效3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护理有效率为95.3%。对患者采用良好的临床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呼吸保持通畅,减少出现感染的情况,从而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满意40例,一般8例,很差1例,满意度为81.63%,对照组满意29例,一般12例,很差8例,满意度为59.18%,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整体护理护理结核病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提升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苏纳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收治的88例急性腹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使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使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4例和9例,发生率分别为9.1%和2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疗效较山莨菪碱更佳,而且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以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检查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镜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69.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其效果优于雷尼替丁治疗效果,是临床治疗时的首选药物。
作者:刘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效果。以72例ES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疗效。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h疼痛评分及止痛剂使用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余亚萍;胡浔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嗪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4.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82.1%;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以及大便形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拉嗪肠溶片对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对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归纳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选取儿科住院部所收治患儿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儿科患儿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65例(65.00%)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上的皮肤损害;73例(73.00%)患儿为用药剂量超标而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所占比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滥用、配伍不合理及剂量超标均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为提高用药安全水平,需要从强化思想意识,加强宣传,构建规范标准等方面入手。
作者:杜传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