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义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6月,住院部所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法治疗方案,干预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方案。治疗持续10d,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38/50),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具有确切价值,可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症状,促进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可作为本病的基础治疗方案。
作者:余清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盲选抽样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氟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改善率、再次住院率以及病死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予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氟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可在提高生存治疗同时提高预后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庞和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以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检查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镜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69.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其效果优于雷尼替丁治疗效果,是临床治疗时的首选药物。
作者:刘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以134例上环后月经过多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采取宫血宁胶囊治疗,对照组采取吲哚美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月经量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7.01%)高于对照组(7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2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者月经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血宁胶囊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友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医学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逐渐增强,恶性肿瘤通常发现较晚,后果严重,患者及家属对其发生发展存在着众多质疑。因此,针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CDH13(基因T钙黏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对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现就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刘庆峰;王燕;王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收治的88例急性腹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使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使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4例和9例,发生率分别为9.1%和2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疗效较山莨菪碱更佳,而且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与年龄、GCS 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基础肺部疾病、综合营养支持及误吸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死亡为4.84%。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有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陈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我院94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方法对股骨近端骨折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洪世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全部骨科关节置换术患者。结果近年来,我院骨科年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药物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加,且药物用量和用药总金额也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其用药构成比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对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见我院的镇痛药物使用比较合理。
作者:张大海;戴栋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普米克联合万托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0%和8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2.5%和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试验组患儿在哮鸣音和湿啰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普米克联合万托林用于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将本院急诊住院部2011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10例纳入本研究,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的变化。入院时所有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临界值。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我们发现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多存在着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这一现象,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叶艳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对其进行CT平扫诊断。CT扫描完成后,由同一专业医师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各种实质性脏器是否有损伤,如肝脏、胰腺、肾上腺等,根据AAST进行分级;是否伴有游离腹水、是否伴有肋骨骨折和腰椎骨折。根据患者手术结果和临床随访结果进行终诊断。结果96例患者,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损伤114处,18例(18.75%)患者为合并多发脏器损伤,其他78例(81.25%)为单发脏器损伤。患者脏器外伤部位:肝脏损伤28例,脾脏损伤38例,肾脏损伤42例,胰腺损伤2例,肾上腺损伤4例。合并损伤:合并肝脏损伤+肾上腺损伤4例,合并肝脏损伤+肾脏损伤6例,合并肝脏损伤+脾脏损伤4例,合并肝脏损伤+胰腺损伤2例,合并脾脏损伤+肾脏损伤2例;合并腹水40例,合并下部肋骨骨折4例,合并腰椎骨折8例。所有患者均无漏诊情况出现。结论 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快速、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丙卡特罗片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钱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利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酮替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显效3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中显效3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72.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不过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阿奇霉素与酮替芬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慢性咳嗽症状,促进其疾病好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小建;周红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的应用效果。选取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严格完善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96.0%,对照组为8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为94.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的应用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去枕仰卧位用于颈椎病变核磁共振检查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81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去枕仰卧位组、平卧位组与前屈位组各27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成像效果与体位满意度。去枕仰卧位组患者的椎体不稳、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检出率高,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去枕仰卧位患者成像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比例分别为74.1%、22.8%、3.7%,总满意度为96.3%,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体位满意度上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取平卧位,可获取更好的成像效果,因此,在颈椎病变核磁共振检查中,取平卧位佳。
作者:蔡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注射用泮托拉唑30mg,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30mg进行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以及止血效果,统计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无相关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达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1病例报告患儿,女,1岁,因“反复发热5d,发绀﹑精神萎靡20min”入院。缘于入院前5d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8℃,偶有咳嗽,无咳痰,无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无尖叫,无抽搐,无皮疹,无呼吸困难等,曾就诊本院,查血常规:WBC 27.7×109/L,G%57.8%,L%29.1%,HB 97g/L,考虑“急性感染”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布洛芬”退热等治疗4d,期间仍有反复发热。偶有咳嗽,无阵发性哭闹,无呕吐,无腹泻,无血便,入院前20min左右突然患儿面色﹑口唇发绀,伴精神萎靡,嗜睡。无口吐白沫,无四肢抽搐,无二便失禁。查体:体温38.6℃,呼吸尚平稳,精神萎靡,嗜睡,面色、口唇发绀,颈软,无抵抗,心肺无阳性体征,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未及肿物。皮肤弹性尚好,皮肤无发花,四肢活动自如。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31.0×109/L,G%38.4%,L%54.8%,HB 91g/L,快速血糖:12mmol/L。胸部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右下肺见少许片絮状阴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故以“支气管肺炎(重型)”收入院治疗。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排果酱样便1次,此时给予查腹部B超,发现腹部有同心圆样改变,故考虑肠套叠,转外科予以空气灌肠,手法复位,不成功,后手术证实为回盲型肠套叠。
作者:阮美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改良中药方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行下肢骨折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改良中药方(血府逐瘀汤合四妙散)预防DVT,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DVT,比较两组DVT发生率。试验组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府逐瘀汤合四妙散基础上同时使用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马桥生;林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观察患者Scr、BUN、UAER和血清CRP检测结果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精神症状未控制前的护理和得到控制后的护理。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好转,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适当的护理对于精神患者并发糖尿病的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元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