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刘会玲;陈建荣

关键词:抗生素, 呼吸内科, 应用
摘要:对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选取呼吸内科所收治的住院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1000例患者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比例及抗生素联用情况。左氧氟沙星使用比例为25.10%(251/10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一联用药使用比例为58.20%(582/10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内科抗生素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头孢类药物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经验依赖问题,有待改进。同时,还需要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展开对抗生素敏感性、流行病学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抗生素用药的合理性。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肥厚皮损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4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肥厚皮损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方法予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随访一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且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肥厚皮损上,采用中医药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且更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具有低复发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漆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医学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逐渐增强,恶性肿瘤通常发现较晚,后果严重,患者及家属对其发生发展存在着众多质疑。因此,针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CDH13(基因T钙黏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对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现就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刘庆峰;王燕;王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性疼痛临床分析

    从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中选取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脑血管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脑血管继发癫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继发癫痫,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秦远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模式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体会

    将2010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颅内出血的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1)观察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干预后,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574,P<0.05);(2)第2w观察组患儿行为功能评价合格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19.369,P<0.05)。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应用中效果明显,能够缩短患儿神经系统的恢复时间,改善其预后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许业梅;谢丽丽;吴成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小儿肠套叠误诊为支气管肺炎(重型)1例

    1病例报告患儿,女,1岁,因“反复发热5d,发绀﹑精神萎靡20min”入院。缘于入院前5d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8℃,偶有咳嗽,无咳痰,无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无尖叫,无抽搐,无皮疹,无呼吸困难等,曾就诊本院,查血常规:WBC 27.7×109/L,G%57.8%,L%29.1%,HB 97g/L,考虑“急性感染”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布洛芬”退热等治疗4d,期间仍有反复发热。偶有咳嗽,无阵发性哭闹,无呕吐,无腹泻,无血便,入院前20min左右突然患儿面色﹑口唇发绀,伴精神萎靡,嗜睡。无口吐白沫,无四肢抽搐,无二便失禁。查体:体温38.6℃,呼吸尚平稳,精神萎靡,嗜睡,面色、口唇发绀,颈软,无抵抗,心肺无阳性体征,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未及肿物。皮肤弹性尚好,皮肤无发花,四肢活动自如。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31.0×109/L,G%38.4%,L%54.8%,HB 91g/L,快速血糖:12mmol/L。胸部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右下肺见少许片絮状阴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故以“支气管肺炎(重型)”收入院治疗。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排果酱样便1次,此时给予查腹部B超,发现腹部有同心圆样改变,故考虑肠套叠,转外科予以空气灌肠,手法复位,不成功,后手术证实为回盲型肠套叠。

    作者:阮美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关于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冠心病占50.00%、高血压占26.92%、心绞痛占12.82%、心肌炎占10.26%。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和卡托普利等药物DDDS 位于前三位,其余药物DUI 均≤1。本院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基本情况,给予患者科学的用药指导,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仁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氨溴索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在肺功能检查基础上,研究组采取氨溴索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FEV1及FEV1/ FEV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进行肺功能检查,采取氨溴索及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可增强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建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应用

    以72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永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核磁共振MRI技术的应用

    在骨关节领域,MRI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该技术能够以较高的分辨能力对软组织进行分析,该技术不仅能够进行多参数成像,还能进行多序列、多平面的成像,它能够将关节炎症在每个不同阶段的病理所发生的改变清晰地显示出来,该技术在关节炎诊断治疗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为临床上进行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类风湿性关节炎(RA)在骨关节炎症中是具有一定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本文将对MRI在RA诊断与治疗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李建清;吴斌;梁英;贺萍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临床观察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维骨折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腰背肌功能锻炼、垫枕过伸卧床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胸腰痛、腹胀等症状改善时间为3.0±0.5d,住院时间46.2±1.7d;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为6.0±0.5d,平均住院时间48.2±1.7d,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保障患得生存质量,具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别嘌醇对慢性肾衰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UA、Cr、BUN等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别嘌醇对慢性肾衰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UA、Cr、BUN等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诊断并收治的慢性肾衰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别嘌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Cr、BUN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周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别嘌醇用于治疗慢性肾衰合并高尿酸血症,可降低患者机体的UA、Cr、BUN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强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出血临床观察

    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注射用泮托拉唑30mg,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30mg进行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以及止血效果,统计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无相关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达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卡维地洛与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部就诊的1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所用降压药物的不同分为卡维地洛组68例和倍他乐克组78例。卡维地洛组患者服用卡维地洛10mg/d,1次/d;倍他乐克服用倍他乐克50mg/d,2次/d。两组共服药10w,分别在服药后第2、6及10w测量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心率。结果服药后第2、6及10w卡维地洛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与倍他乐克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维地洛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在疗效及安全性上优于倍他乐克。

    作者:曾国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00例使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教育的护理干预。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两组患者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的水平、服药的依从性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完全依从56%,部分依存28%,不依存16%,而对照组相应为34%、38%和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积极的个性化健康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认知态度,增强激素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陈淑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超长时间心肺复苏及复苏中溶栓治疗成功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52岁,工人。因“反复胸闷气闭6d,加重8min”入院。入院前6d,患者每天起床活动后不久会现胸闷气闭等不适,可自行缓解,无明显其他不适感。因1w来上述情况有加重趋势,而到门诊检查,胸部CT示“两肺炎症”心超示“右心扩大,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凝血功能未查。患者因其他原因拒绝住院而在门诊治疗。入院当日上午8时许,再发胸闷气闭,胸闷曾濒死样感,迅速加重伴唇色发绀而被送入急诊科抢救,入急诊科时体检:躁动不安,对答基本正确,SpO2为73%,R:28次/min,BP:112/82mmHg,P:132次/min,颈静脉怒张,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脏杂音(-)。腹部四肢无殊。抽血查心梗三项,血生化,血气,D2聚体检查。暂时给予对症患者于入院后30min突发心搏骤停,遂给予心肺复苏术。整个复苏过程共约160min。患者在在复苏约10余分钟后,自主心跳恢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但在100%给氧,PEEP5CH2O 后, SpO2为70%左右,约几分钟后再次心跳停止。此后反复数次,但恢复的自主心跳只能维持几分钟时间。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心搏骤停前血气示:pH:7.26,PaO2:50mmHg,D2聚体3723μg/ml(正常值0~237μg/ml),结合心跳恢复期间复查心电图的表现及心梗三项正常,高度怀疑为急性肺动脉栓塞。在又一次心搏停止,约半小时仍然不能恢复自主循环后,经患方同意后,在开始复苏后约100min时给予尿激酶100万U溶入生理盐水100ml中0.5h内静滴溶栓治疗,溶栓约45min后发现按压时在FiO2100%下,SpO2开始上升接近90%,且逐步上升,溶栓后约60min患者再次恢复为窦心律后再未发生停博。(1)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2)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后;(3)肺动脉高压。入监护室进治疗。次日行胸部增强CT检查提示“左下肺背段肺动脉等多处有栓塞存在”。患者于住院后24h后因肾功能衰竭而每日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第2d后出现上消化到出血。另外发现腹腔内中等量积液,穿刺为不凝血,考虑非实质性脏器急性出血且曾经溶栓治疗,故在密切观察腹腔积液及血红蛋白变化下给予保守治疗。入院48h后停镇静剂后可遵嘱活动,于入院后第7d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复查腹腔积液基本吸收。入院后第9d转入普通病房继续CRRT及后续治疗,在肾内科住院2个月肾功能恢复后痊愈出院。

    作者:方伟钧;田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经阴道联合宫腔镜辅助输卵管卵巢手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经阴道联合宫腔镜辅助输卵管卵巢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输卵管卵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不孕不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经阴道注水(THL)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时,可以采用经阴道联合宫腔镜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磊清;刘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加小剂量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在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

    探讨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加小剂量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在纤支镜检查中的可行性。200例ASAⅡ~Ⅲ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用2%利多卡因5ml雾化吸入表面麻醉,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4mg/kg,2min后静脉缓慢注入舒芬太尼0.2ug/kg,2min后开始纤支镜检查。对照组只用2%利多卡因5ml雾化吸入表面麻醉,不用静脉麻醉药。观测两组术前、检查中的HR、MAP、SPO2;同时用优、可、差三种麻醉效果作好记录。检查中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A组明显增高和增快(P<0.05),麻醉效果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加小剂量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在纤支镜检查中具有麻醉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皮勇;马世颖;杨义辉;周明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00例婴幼儿智力发育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明确200例婴幼儿智力发育的特点。方法选取200例婴幼儿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组四组在动作能、言语能方、应物能、应人能面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照组婴幼儿在动作能、应物能方面,0岁组与2岁组、0岁组与3岁组之间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岁组与3岁组在应人能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在语言能方面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生活环境可对婴幼儿智力发育产生积极有效的刺激,促进婴幼儿智力健康发展。

    作者:邹柳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异丙酚对宫颈旁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例患者使用异丙酚对宫颈旁神经阻滞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结果由于选中的麻醉药属于中等程度的麻醉药,具有弥散性好好,黏膜性强的特点,因此,效果非常明显,药效可以维持1~2h。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者感觉麻木,具有很好的无痛效果,没有出现不良反映。麻药用于人工流产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减轻了受术者的疼痛,而且由于受术者的良好表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因此无痛术用于人工流产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操作。

    作者:徐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