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90例临床分析

刘金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哮喘, 临床疗效
摘要:选取9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抗生素、补液、抗过敏等西药治疗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咳嗽、喘息、咳痰及肺部哮鸣音方面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咳嗽、喘息、咳痰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肺部哮鸣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血栓通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ACR、肝功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ACR、肝功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糖降压调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比治疗前后尿ACR、血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ACR、ALT、AST、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辅助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降低患者尿ACR水平,改善肝功能,调节血脂代谢,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涛;刘一卓;冯爱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6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竭患者,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检查存活心肌后,对所有患者常规应用利尿剂、ACEI等药物治疗直到患者病症稳定,然后把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美托洛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与室壁活动情况。两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出12.5%;两组患者治疗前在6-MWT、LVEF、存活心肌节段等指标上无差异,治疗6个月后都有改善,而试验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木塔力甫·祖农;杨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50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另选2009年1月~2011年9月收治行常规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治疗的60例NSCLC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NSCLC的手术治疗中使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疼痛轻的临床优势,而淋巴结清扫、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手术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手术彻底性,且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莫春生;周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在妇科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出现低钠血症、子宫穿孔、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妇科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章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症伴心脏损害1例

    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特殊类型,以早期肘、踝、颈部关节挛缩,肱-腓肌群无力和萎缩,心肌病三联征为主要特点。

    作者:李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将随机将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4w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治愈率为64.39%,6个月后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治愈率为37.21%,6个月后复发率为43.75%。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治疗幽门螺杆菌(Hp)所致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愈合率和较低的复发率。

    作者:万秀飞;何小中;陈明贵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肺炎53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6例肺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愈情况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将13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加强综合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柳维霞;周朝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镇静的效果分析

    探讨分析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镇静的效果。将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40例患者腰硬麻醉使用右美托嘧啶,常规组40例患者使用丙泊酚,比较两组的镇静效果。两组麻醉前心率(HR)、脑电频谱指数(BIS)和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试验组HR及BIS低于常规组及术前(P<0.05);Ramsay评分高于常规组及术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

    作者:陈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育龄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出于对PCOS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目的,从PCOS的病因研究、诊断研究以及治疗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作者:卢俪潼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干扰素合用诊治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在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减轻时间、角膜溃疡时间。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和角膜溃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可有效提高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时间和角膜溃疡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晶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发生肾性贫血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组。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铁剂治疗,试验组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连续治疗8w,对比两组患者Hb、Hct、SF、TSAT等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Hb、Hct、SF、TSAT等指标均有所上升,其中试验组各指标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可明显改善贫血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青;古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回顾性分析75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78例同期住院治疗未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两组在治疗方案改变、肝功能异常、认知功能障碍和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缺乏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方案改变、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缺乏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均为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方案改变、认知功能障碍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的丰富而显著降低。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低年资护士应知应会能力培训模式创建与实施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应知应会能力培训模式和效果。方法以我科15例采用PBL教学方式、案例学习与情景模拟贯穿于分阶段、分步骤培训中的培训手段、集中培训与分散式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进行应知应会能力系统培训的低年资护士作为试验组,以13例采用传统一带一跟班制培训模式的低年资护士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培训前和培训后6个月的住院患者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以及对两组培训前和培训后6个月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理文书书写、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和急救动手能力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培训后6个月住院患者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均P<0.05),护士护理文书书写、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急救动手能力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制定与完善科学规范的低年资护士应知应会能力培训模式能为低年资护士在临床工作的初期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整体的素质,适应现代护理工作模式的需求。

    作者:龚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过敏性咳嗽患儿62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效果更佳,且预后良好,复发少,安全可靠。

    作者:黄学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90例临床分析

    选取9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抗生素、补液、抗过敏等西药治疗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咳嗽、喘息、咳痰及肺部哮鸣音方面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咳嗽、喘息、咳痰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肺部哮鸣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探讨心绞痛型冠心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选择100例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西药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88%,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分别为6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心绞痛型冠心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稳定患者病情,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阑尾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探讨舒适护理在阑尾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运用。选取90例急性阑尾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7.03±8.99min,术中出血量为52.02±7.74ml,并发症率60%;观察组分别为36.85±8.23min、37.93±5.98ml和80%。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均具有优势(P<0.01,0.05);观察组41例患者表示满意,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舒适护理应用于阑尾手术围手术期,能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谢雪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对我院就诊的156例消化性溃疡(PU)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单用中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9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PU,有效且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杨连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的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人体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患者身体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同时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比较安全,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凯敏;单倚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