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田
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9.0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永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观察对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张仕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尿路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并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8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尿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P<0.01)。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得分均提高,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得分亦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尿路护理可有效减少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细妹;潘瑞华;古雯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217例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09例与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定期随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膳食治疗,并由专业营养医师定期随访。比较两组分娩前后血糖、妇孕期BMI指数、新生儿BMI指数、妊娠并发症及胎儿并发症。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孕期BMI、新生儿BMI 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并发症及胎儿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跃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探讨留置导尿管后尿路感染的发病因素,分析其护理效果。以208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前瞻性的全面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及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试验组发生尿路感染6例(5.77%),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10例(9.61%)。两组比较,试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组间尿路感染发生时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全面护理效果显著。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发生尿路感染概率越高,全面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涂兰珍;李秋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72岁。确诊为肺癌后14个月其胸部及腋下出现带状疱疹样损害,伴疼痛瘙痒1月余。该患者2011年11月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并出现脑、淋巴结及腋下转移,经过阿瓦斯丁、泰素、健择等抗肿瘤药物治疗10个疗程后,其病情明显缓解。2013年2月到我院皮肤性病科就诊,初诊发现,该患者胸部、腋下均有多处紫红色的斑片,有瘙痒感,初步诊断为带状疱疹。患者身体状况:体形消瘦,皮肤干燥,面色晦暗,但无咳嗽、头痛、胸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黑边等症状。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0d临床症状及体征、血常规、胸片改善情况、肝肾功能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痰热清联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分析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不当用药情况,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随机抽取消化系统疾病药物处方、医嘱共1000例,统计合格与不合格处方情况,分析消化系统疾病不当用药特点及其趋势。随机抽取的医嘱、处方中不合格有44例,其中不当处方26例,不当用药医嘱18例,不合格率为4.40%;不合格处方中,误用药物18例,滥用药物8例;消化系统疾病不当用药中,品种混用5例、剂量过大4例、药不对证3例、配伍不当2例、使用方式不当4例、用药时间过长4例,其他情况4例;其中常见不当用药情况有:微生态制剂和抗生素合用、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合用、铋剂治疗胃出血。临床医师和药师在临床用药上应谨慎小心,对处方进行二次检查与验证,确保处方无误,养成合理用药的良好习惯,以保证患者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作者:邱德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终止的方式选择。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22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对照组采用人工流产,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手术时间分别为(40.38±23.41)ml、(8.71±2.04)d及(3.05±1.66)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6.50±26.49)ml、(16.94±4.38)d及(6.82±2.1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全流产、子宫穿孔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4%、0.00%及1.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6%、4.92%及8.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2,5-二羟基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5-二羟基苯磺酸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C)、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的变化。结果治疗12w后,观察组24h-Upr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HbA1c比较,差异不显著(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BUN及Scr等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减少患者蛋白尿的排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凌灵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后水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口服地奥司明片,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1w及2w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奥司明片可有效减轻痔术后创缘水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术后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洁琼;丁一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回顾诊治的左氧氟沙星所致精神行为异常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给药方式、精神行为异常特征和临床表现等情况。男、女发生左氧氟沙星所致精神行为异常几率一致(P>0.05),年龄较高者出现异常情况较多,患有药物过敏史、呼吸系统感染者发生精神行为异常多(P<0.05);静脉注射途径发生精神行为异常多,其发生时间在用药后1~24h和1~7d内较多,低于60min和高于7d均有1例精神行为异常;9例患者经中止给药后精神行为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在3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经治疗后仍无法康复,存在精神缺陷。左氧氟沙星具有引起精神行为异常的风险,其病因及临床特征较为复杂多样,严重者会导致精神缺陷,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临床用药,避免不良临床反应的发生。
作者:韦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4月~2013年11月就诊的154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干预,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制定服务计划,并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炎患者给予社区康复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项希龄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组(PFNA组)和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组(DHS组),DHS组给予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PFNA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人工髋关节疗效(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DHS组,PFNA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转子间骨折手术可有效缩短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先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结果(1)在未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硝苯地平缓释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对收治的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后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20例)和青中年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内镜特征、血红蛋白量、Hp感染等老年组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症状就诊,服用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青中年组则主要以黑便就诊,服用的主要药物为布洛芬,老年组伴随腹痛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青中年组(P<0.05)。胃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中大多数的损伤部位为胃。老年组Hp阳性检出率低于青中年组。老年组重度贫血率(35%)明显高于青中年组(20%)。老年组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明显多于青中年组(P<0.05)。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患者以呕血和黑便为主,大多数患者伴随有腹痛,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高,贫血程度严重,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凝血功能障碍、不能进行内镜检查。
作者:熊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总结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在血透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以供参考。我院自2012年5月起加强对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血透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护理干预前1年58例患者为对照组,护理干预后1年6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导管使用时间、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性。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导管使用时间明显较长,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血透患者的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延长导管使用时间,降低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邹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将22例住院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配合西医使用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并设单纯用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72.73%,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能较好稳定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胡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咪唑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咪唑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唑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发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侧外伤大骨瓣常规减压窗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9.37%,对照组有效率为25.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均有下降,但治疗组术后1d、2d、3d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可有效降低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提高患者预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蒲景礼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