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置导尿管与尿路感染的监测分析及护理研究

涂兰珍;李秋萍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监测分析, 护理策略
摘要:探讨留置导尿管后尿路感染的发病因素,分析其护理效果。以208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前瞻性的全面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及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试验组发生尿路感染6例(5.77%),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10例(9.61%)。两组比较,试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组间尿路感染发生时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全面护理效果显著。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发生尿路感染概率越高,全面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2,5-二羟基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5-二羟基苯磺酸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C)、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的变化。结果治疗12w后,观察组24h-Upr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HbA1c比较,差异不显著(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BUN及Scr等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减少患者蛋白尿的排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凌灵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时间、住院时间、血清β-HCG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时间、住院时间、血清β-HCG降至正常水平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无肝素透析的临床护理经验探讨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81例进行无肝素透析治疗的患者,以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综合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有38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8例。对无肝素透析患者采用综合的护理方法能够使患者能够进行较好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小珍;李秋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人工流产术前不使用任何药物;观察组术前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宫口软化扩张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和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宫口软化扩张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46.94%),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和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前,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取得良好的宫口软化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红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妇科内分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6例患者治疗显效,13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治疗显效,15例患者治疗有效,8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妇科内分泌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自拟蝉龙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顽固性咳嗽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7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蝉龙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为70.27%,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自拟蝉龙汤治疗顽固性咳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清PCT、CRP检测在老年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PCT、CRP检测在老年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并确诊的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抽取血液标本检测血清PCT和CRP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重度感染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感染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检测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有利于提高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感染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性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何迎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9.0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永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地奥司明片防治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后肛缘水肿效果分析

    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后水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口服地奥司明片,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1w及2w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奥司明片可有效减轻痔术后创缘水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术后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洁琼;丁一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抗菌治疗的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约占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20%左右,且其发病率逐年升高。除引起呼吸系统病变外,还可导致患儿机体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患儿死亡,临床治疗药物以抗生素、免疫制剂及中医为主,本文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抗菌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月艳;叶代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以13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组肺部感染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细节护理措施护理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永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活动性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胃三联(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4、6、8w症状改善情况、治疗8w后胃镜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2、4、6、8w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宿冬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尘肺病患者8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低剂量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的图像阴影显示情况和肺部图像显示情况。结果低剂量组网织影、磨玻璃影、小阴影可显示率与常规剂量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叶间隔增厚、血管束异常、肺气肿可显示率与常规剂量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有效显示尘肺病中肺部情况,可降低X线辐射对机体的危害,对尘肺病诊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克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肾小球肾炎(CG)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者47例。观察组接受高剂量的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的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蛋白尿、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清钾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SBP、DBP、24h蛋白尿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cr和GFR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24h蛋白尿、Scr和GF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91%,对照组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3%,不良反应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对CG合并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高剂量缬沙坦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常规剂量稍多。

    作者:丁益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留置导尿管与尿路感染的监测分析及护理研究

    探讨留置导尿管后尿路感染的发病因素,分析其护理效果。以208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前瞻性的全面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及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试验组发生尿路感染6例(5.77%),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10例(9.61%)。两组比较,试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组间尿路感染发生时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全面护理效果显著。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发生尿路感染概率越高,全面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涂兰珍;李秋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经治疗,观察组32例患儿获得有效治愈,总有效率为94.1%,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27例7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单用药物治疗,给予小儿手足口病联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儿尽早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作者:曾振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疏肝理气法治疗胃痛100例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疏肝理气法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200例由于肝气犯胃致胃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理气法治疗胃痛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刁玉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人性化护理效果。收集收治的10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术中人性化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满意程度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取术中人性化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姚丰梅;袁海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再发的临床研究

    研究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血液流变学变化、临床疗效和1年内的再发率。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1年内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岚;杨文琼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盐酸纳洛酮在急诊抢救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效果分析

    评价分析卡马西平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收集收治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7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意识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症状缓解快,催醒时间短,可作为急救急性乙醇中毒常规首选药物。

    作者:王奇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