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择期剖腹产妇女。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护理状况,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海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促进合理用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选取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住院治疗患者385例,针对其具体用药情况及用药常见问题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385例心血管病患者中出现临床用药问题22例(5.71%),位居前三位用药问题分别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7例(2.07%),配伍不合理5例(1.30%),用法用量不合理4例(1.04%)。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用药剂量控制、药物联合应用问题和老年人用药问题等方面。临床医师应不断强化自身理论知识及总结用药经验,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
作者:凌大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尘肺病患者8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低剂量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的图像阴影显示情况和肺部图像显示情况。结果低剂量组网织影、磨玻璃影、小阴影可显示率与常规剂量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叶间隔增厚、血管束异常、肺气肿可显示率与常规剂量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有效显示尘肺病中肺部情况,可降低X线辐射对机体的危害,对尘肺病诊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克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且该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主要目的不仅是缓解症状,重要的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死亡率,现就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谭宪华;张振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DHS内固定术、Gamma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4例,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随访时间8~48(23.78±6.84)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总优良率为91.87%;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32%,主要表现为褥疮、肺部感染、假体松动等。结论高龄转子间骨折手术是有效、安全的,可选择的手术方案较多,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术前病情、骨折类型及患者手术的耐受性等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张福兵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评价分析卡马西平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收集收治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予以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予以阿米替林进行。观察两组治疗后第l、2、3、4w的疼痛情况及治疗效果等。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存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结果(1)在未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硝苯地平缓释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收治的顽固性咳嗽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7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蝉龙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为70.27%,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自拟蝉龙汤治疗顽固性咳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合并肺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继发真菌感染的基础疾病多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7例(40.30%);真菌感染菌种多的是白色念珠菌49例(76.12%);对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及两性霉素等抗真菌药物敏感度较高(>79%);长期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真菌感染常见高危因素;根据患者痰培养结果,针对性采用抗菌药物,治愈及好转57例(85.07%)。结论对长期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高危因素的慢性肺病患者需高度警惕合并真菌感染,并早期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尿路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并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8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尿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P<0.01)。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得分均提高,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得分亦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尿路护理可有效减少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细妹;潘瑞华;古雯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研究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血液流变学变化、临床疗效和1年内的再发率。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1年内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岚;杨文琼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5例为研究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患者3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作者:万智双;熊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黄褐斑多因肝郁气滞、脾虚湿阻、肾精亏损所致气机郁滞、气血亏损、经络不畅,以致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部、瘀浊凝结于面部而成,通过经络刺激,使其气血畅达,改善及恢复面部气血运行及供应,正气恢复,则瘀浊之斑消除。本文基本总结国内专家学者针灸治疗黄褐斑经验,可提供临床参考借鉴。
作者:沈丹丹;喻治达;王万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西地那非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及经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平均肺动脉压(PAM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aO2、Sa02及PAMP较治疗前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持续性高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培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217例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09例与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定期随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膳食治疗,并由专业营养医师定期随访。比较两组分娩前后血糖、妇孕期BMI指数、新生儿BMI指数、妊娠并发症及胎儿并发症。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孕期BMI、新生儿BMI 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并发症及胎儿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跃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择2013年1月~11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0例,介入治疗后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在围手术期对并发症进行预见式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5年、10年生存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20%,生存质量评分(35.68±4.66)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5年、10年生存期的发生率分别40%、60%,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介入治疗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罗泳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处理,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致残4例,死亡3例,致残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其死亡率,宜选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方案。
作者:周娟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5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鼻饲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混悬液鼻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呕吐、胃潴留、腹胀、便秘等症状消失时间,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时间及达到完全经胃喂养时间。观察组患儿呕吐、胃潴留、腹胀、便秘等症状消失时间、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时间及达到完全经胃喂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潘立酮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防治早产儿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金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镇静作用差异。方法选取腰硬联合麻醉下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其中高剂量组35例,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低剂量组34例,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静脉注射时间>15min,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同时间段(用药前T0、用药后30minT1、用药后60minT2、用药后900minT3、用药后120minT4)的镇静效果。结果全部患者T1、T2时间段OAA/S镇静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优于T0,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T1、T2、T3时间段OAA/S镇静评分明显优于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于T4均明显恢复至T0,两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剂量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以1.0μg/kg静脉给予的高剂量组效果较好,但不良反应增高。
作者:沈阳;韦瑛娇;江伟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宫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治疗,并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14d为一个周期,治疗三个周期。对照组患者术后只给予常规处理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及6个月妊娠率分别为20.0%(8/40)、42.5%(17/40)和72.5%(29/40),对照组为12.5%(5/40)、32.5%(13/40)和52.5%(21/40)。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术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改善促进官腔黏膜内皮的修复与再生,避免输卵管的粘连,降低再闭塞率,增强患者的妊娠几率。
作者:廖凌芸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