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术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的研究

廖凌芸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 宫腹腔镜术后, 不孕症
摘要: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宫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治疗,并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14d为一个周期,治疗三个周期。对照组患者术后只给予常规处理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及6个月妊娠率分别为20.0%(8/40)、42.5%(17/40)和72.5%(29/40),对照组为12.5%(5/40)、32.5%(13/40)和52.5%(21/40)。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术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改善促进官腔黏膜内皮的修复与再生,避免输卵管的粘连,降低再闭塞率,增强患者的妊娠几率。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经治疗,观察组32例患儿获得有效治愈,总有效率为94.1%,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27例7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单用药物治疗,给予小儿手足口病联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儿尽早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作者:曾振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9.0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永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牵引护理,观察并总结患者康复情况及护理要点。观察组有21例治愈,19例显效,10例好转,1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有11例治愈,12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84.3%。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牵引护理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护理中较为重要,配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皖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及卡前列甲酯栓治疗稽留流产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及卡前列甲酯栓在稽留流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110例的稽留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和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娩出例数、娩出时间、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二次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和卡前列甲酯栓治疗稽留流产出血量低、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双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高危因素的观察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液APTT、PAG、Fng、内皮素、PT、WBV、Hct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上午6点的内皮素、Fng、PAG、Hct及WB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TT、P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下午4点的内皮素、PAG、APTT、PT、Hc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午4点的内皮素、Fng、PAG、Hct及WBV水平均明显低于上午6点,APTT、PT值均明显高于上午6点,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SAS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并且清晨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李健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盐酸纳洛酮在急诊抢救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效果分析

    评价分析卡马西平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收集收治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7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意识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症状缓解快,催醒时间短,可作为急救急性乙醇中毒常规首选药物。

    作者:王奇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选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评分亦同样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朱正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自拟蝉龙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顽固性咳嗽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7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蝉龙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为70.27%,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自拟蝉龙汤治疗顽固性咳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留置导尿管与尿路感染的监测分析及护理研究

    探讨留置导尿管后尿路感染的发病因素,分析其护理效果。以208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前瞻性的全面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及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试验组发生尿路感染6例(5.77%),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10例(9.61%)。两组比较,试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组间尿路感染发生时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全面护理效果显著。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发生尿路感染概率越高,全面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涂兰珍;李秋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选择2013年1月~11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0例,介入治疗后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在围手术期对并发症进行预见式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5年、10年生存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20%,生存质量评分(35.68±4.66)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5年、10年生存期的发生率分别40%、60%,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介入治疗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罗泳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内科昏迷患者迅速确诊与急救措施建立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内科昏迷患者常见病因,探讨如何对患者迅速确诊及建立有效的急救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病因分布、不同昏迷病因确诊及相应的急救措施。结果昏迷病因主要为脑部疾病、急性中毒、心源性昏迷及糖尿病性昏迷。320例患者总的病死率为20.3%。其中病死率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肿瘤、心源性昏迷。研究显示年龄、性别、病因与病死率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对昏迷患者应进行及时的病因分析,结合年龄、生活史等客观因素加以判断,迅速有效建立相应的急救措施。各类病因中原发性脑部病变、急性中毒及糖尿病占大多数,老年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成为防治重点。

    作者:胡耀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 A组予以诺和锐30降糖治疗,B组予以诺和灵30R降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血糖变化和低血糖发生率等。两组治疗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7d,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d,两组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3、7d,A组各时间段血糖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发生低血糖事件3例,发生率为5%;B组发生低血糖事件10例,发生率为16.7%。 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均对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但诺和锐30的降血糖作用优于诺和灵30R,其起效时间短,降糖较平稳,易使血糖稳定在预期值,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创伤手术中的应用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ASA I~II级行创伤手术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术前麻醉诱导方式一致,均给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试验组患者给予七氟烷吸入,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静脉泵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情况、意识状态及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0min镇静-觉醒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间躁动发生率及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应用于创伤性手术,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安全有效,可积极应用于创伤性手术中。

    作者:赵敏;张登文;杨荣国;叶平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终止方式的选择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终止的方式选择。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22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对照组采用人工流产,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手术时间分别为(40.38±23.41)ml、(8.71±2.04)d及(3.05±1.66)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6.50±26.49)ml、(16.94±4.38)d及(6.82±2.1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全流产、子宫穿孔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4%、0.00%及1.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6%、4.92%及8.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术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的研究

    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宫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治疗,并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14d为一个周期,治疗三个周期。对照组患者术后只给予常规处理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及6个月妊娠率分别为20.0%(8/40)、42.5%(17/40)和72.5%(29/40),对照组为12.5%(5/40)、32.5%(13/40)和52.5%(21/40)。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术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改善促进官腔黏膜内皮的修复与再生,避免输卵管的粘连,降低再闭塞率,增强患者的妊娠几率。

    作者:廖凌芸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基础评价、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增强护理危险防范能力,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促进护理水平。

    作者:吴菊珍;黄小桃;郭春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药理研究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结果(1)在未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硝苯地平缓释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观察

    收集就诊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程序及护理方式;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治疗组从从就诊到接受手术时间、死亡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大限度地为急性心急梗死患者赢得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尘肺病患者8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低剂量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的图像阴影显示情况和肺部图像显示情况。结果低剂量组网织影、磨玻璃影、小阴影可显示率与常规剂量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叶间隔增厚、血管束异常、肺气肿可显示率与常规剂量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有效显示尘肺病中肺部情况,可降低X线辐射对机体的危害,对尘肺病诊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克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2例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将22例住院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配合西医使用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并设单纯用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72.73%,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能较好稳定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胡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