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罗泳红

关键词:妇科, 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摘要:选择2013年1月~11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0例,介入治疗后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在围手术期对并发症进行预见式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5年、10年生存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20%,生存质量评分(35.68±4.66)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5年、10年生存期的发生率分别40%、60%,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介入治疗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肾小球肾炎(CG)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者47例。观察组接受高剂量的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的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蛋白尿、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清钾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SBP、DBP、24h蛋白尿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cr和GFR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24h蛋白尿、Scr和GF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91%,对照组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3%,不良反应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对CG合并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高剂量缬沙坦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常规剂量稍多。

    作者:丁益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选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评分亦同样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朱正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醋酸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病例序号奇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醋酸奥曲肽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10.34±2.76)h显著短于对照组(14.47±2.6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醋酸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止血,值得应用。

    作者:谢小华;刘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2例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将22例住院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配合西医使用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并设单纯用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72.73%,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能较好稳定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胡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15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治疗组血压、血脂、心绞痛等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9%,对照组为82.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明辉;王旭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营养膳食与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的探讨

    目的:研究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217例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09例与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定期随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膳食治疗,并由专业营养医师定期随访。比较两组分娩前后血糖、妇孕期BMI指数、新生儿BMI指数、妊娠并发症及胎儿并发症。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孕期BMI、新生儿BMI 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并发症及胎儿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跃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 A组予以诺和锐30降糖治疗,B组予以诺和灵30R降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血糖变化和低血糖发生率等。两组治疗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7d,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d,两组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3、7d,A组各时间段血糖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发生低血糖事件3例,发生率为5%;B组发生低血糖事件10例,发生率为16.7%。 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均对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但诺和锐30的降血糖作用优于诺和灵30R,其起效时间短,降糖较平稳,易使血糖稳定在预期值,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多潘立酮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选取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5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鼻饲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混悬液鼻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呕吐、胃潴留、腹胀、便秘等症状消失时间,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时间及达到完全经胃喂养时间。观察组患儿呕吐、胃潴留、腹胀、便秘等症状消失时间、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时间及达到完全经胃喂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潘立酮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防治早产儿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金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留置导尿管与尿路感染的监测分析及护理研究

    探讨留置导尿管后尿路感染的发病因素,分析其护理效果。以208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前瞻性的全面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及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试验组发生尿路感染6例(5.77%),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10例(9.61%)。两组比较,试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组间尿路感染发生时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全面护理效果显著。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发生尿路感染概率越高,全面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涂兰珍;李秋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62例给药错误原因及对策分析

    对护士用药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回顾分析62例护士给药错误事件资料,对其类型、原因、特点等进行分析。给药错误类型中发生率高的是药品名称错误,达30.65%;给药错误时间主要集中发生在低年资护士中;所有事件中无损伤46例,占74.19%;给药错误排名前3位的原因分别为核对流程不规范、患者身份确认不规范和业务知识不全面。针对护士给药错误事件,采取相关对策,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用药安全性,终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率。

    作者:罗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精神心理障碍情况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中精神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及诊疗情况,为开展心理社会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门诊就诊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心理门诊组恐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内科疾病组(P<0.05);内科疾病组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化、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内科非疾病组(P<0.05)。结论综合医院医师在治疗躯体疾病时,要从社会、心理、生物等多个角度入手,在利用生物学手段治疗疾病时合并心理干预,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作者:袁书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12月收治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入院后24h行空腹静脉血检查测定HbAlc,根据HbAlc水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3例,HbAlc升高≥6.5%;对照组63例,HbAlc正常<6.5%。观察两组患者发病后72h内及30d的LVEF。结果观察组发病后72h及30d的LVEF明显低于HbAlc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bAlc升高可严重影响LVEF。

    作者:王又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从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出10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降低患者的颅内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加上尼莫地平,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经过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同时还可作用于血肿部位,减少脑水肿的发生率。

    作者:王运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及卡前列甲酯栓治疗稽留流产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及卡前列甲酯栓在稽留流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110例的稽留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和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娩出例数、娩出时间、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二次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和卡前列甲酯栓治疗稽留流产出血量低、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双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自拟蝉龙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顽固性咳嗽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7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蝉龙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为70.27%,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自拟蝉龙汤治疗顽固性咳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疏肝理气法治疗胃痛100例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疏肝理气法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200例由于肝气犯胃致胃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理气法治疗胃痛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刁玉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糖尿病肾病临床早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并分别给予单纯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有效24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2.86%,相较于对照组的76.19%,有显著的差异(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诸如心悸、胸痛与血管性水肿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有较显著疗效,且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蒋健晖;曾科学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清PCT、CRP检测在老年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PCT、CRP检测在老年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并确诊的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抽取血液标本检测血清PCT和CRP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重度感染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感染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检测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有利于提高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感染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性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何迎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药理研究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结果(1)在未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硝苯地平缓释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西地那非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及经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平均肺动脉压(PAM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aO2、Sa02及PAMP较治疗前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持续性高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培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