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蓉
目的:探讨血清PCT、CRP检测在老年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并确诊的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抽取血液标本检测血清PCT和CRP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重度感染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感染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检测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有利于提高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感染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性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何迎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5例为研究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患者3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作者:万智双;熊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处理,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致残4例,死亡3例,致残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其死亡率,宜选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方案。
作者:周娟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基础评价、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增强护理危险防范能力,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促进护理水平。
作者:吴菊珍;黄小桃;郭春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注射青霉素出现过敏性休克的8例患者,其中男3例,女5例,在休克发生时,给予肌注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高流量吸氧、氢化可的松和碳酸氢钠静滴方法急救,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采取相应措施抢救及有效护理后所有患者过敏症状均有所改善,与护理前比较患者的各项指标已有明显改善。过敏性休克在抢救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平复患者的焦急情绪,使过敏症状尽快消失。
作者:汪燕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经治疗,观察组32例患儿获得有效治愈,总有效率为94.1%,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27例7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单用药物治疗,给予小儿手足口病联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儿尽早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作者:曾振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5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鼻饲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混悬液鼻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呕吐、胃潴留、腹胀、便秘等症状消失时间,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时间及达到完全经胃喂养时间。观察组患儿呕吐、胃潴留、腹胀、便秘等症状消失时间、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时间及达到完全经胃喂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潘立酮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防治早产儿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金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州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鼻咽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确诊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2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中医体质辨识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B组给予常规放疗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医的辨体和辨证以及中医调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 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判断患者的体质类型从而制定相适应的治疗康复措施,可有效加快鼻咽癌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住院所需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奇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口服鼻渊舒口服液在慢性鼻-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2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行FESS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鼻塞、流脓性鼻涕、嗅觉减退、头面部闷胀沉重感等临床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给予慢性鼻-鼻窦炎患者FESS治疗的同时配合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祥东;安立;何跃平;李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内科昏迷患者常见病因,探讨如何对患者迅速确诊及建立有效的急救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病因分布、不同昏迷病因确诊及相应的急救措施。结果昏迷病因主要为脑部疾病、急性中毒、心源性昏迷及糖尿病性昏迷。320例患者总的病死率为20.3%。其中病死率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肿瘤、心源性昏迷。研究显示年龄、性别、病因与病死率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对昏迷患者应进行及时的病因分析,结合年龄、生活史等客观因素加以判断,迅速有效建立相应的急救措施。各类病因中原发性脑部病变、急性中毒及糖尿病占大多数,老年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成为防治重点。
作者:胡耀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基葡萄糖治疗,两组均行1个疗程的治疗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症状。观察组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继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68例皮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百多邦治疗,对照组给予鱼石脂、红霉素软膏等涂抹包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32/34,94.1%)显著高于对照组(20/34,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48,P<0.05)。百多邦软膏是一种新型的外用抗生素,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效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12月收治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入院后24h行空腹静脉血检查测定HbAlc,根据HbAlc水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3例,HbAlc升高≥6.5%;对照组63例,HbAlc正常<6.5%。观察两组患者发病后72h内及30d的LVEF。结果观察组发病后72h及30d的LVEF明显低于HbAlc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bAlc升高可严重影响LVEF。
作者:王又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DHS内固定术、Gamma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4例,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随访时间8~48(23.78±6.84)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总优良率为91.87%;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32%,主要表现为褥疮、肺部感染、假体松动等。结论高龄转子间骨折手术是有效、安全的,可选择的手术方案较多,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术前病情、骨折类型及患者手术的耐受性等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张福兵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217例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09例与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定期随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膳食治疗,并由专业营养医师定期随访。比较两组分娩前后血糖、妇孕期BMI指数、新生儿BMI指数、妊娠并发症及胎儿并发症。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孕期BMI、新生儿BMI 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并发症及胎儿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异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跃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胃肠功能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黄、芒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失败率。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黄、芒硝联合常规治疗(SAP)伴胃肠功能衰竭,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睿舒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回顾诊治的左氧氟沙星所致精神行为异常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给药方式、精神行为异常特征和临床表现等情况。男、女发生左氧氟沙星所致精神行为异常几率一致(P>0.05),年龄较高者出现异常情况较多,患有药物过敏史、呼吸系统感染者发生精神行为异常多(P<0.05);静脉注射途径发生精神行为异常多,其发生时间在用药后1~24h和1~7d内较多,低于60min和高于7d均有1例精神行为异常;9例患者经中止给药后精神行为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在3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经治疗后仍无法康复,存在精神缺陷。左氧氟沙星具有引起精神行为异常的风险,其病因及临床特征较为复杂多样,严重者会导致精神缺陷,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临床用药,避免不良临床反应的发生。
作者:韦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从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出10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降低患者的颅内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加上尼莫地平,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经过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同时还可作用于血肿部位,减少脑水肿的发生率。
作者:王运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液APTT、PAG、Fng、内皮素、PT、WBV、Hct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上午6点的内皮素、Fng、PAG、Hct及WB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TT、P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下午4点的内皮素、PAG、APTT、PT、Hc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午4点的内皮素、Fng、PAG、Hct及WBV水平均明显低于上午6点,APTT、PT值均明显高于上午6点,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SAS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并且清晨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李健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