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宿冬远

关键词:雷贝拉唑, 瑞巴派特, 活动性胃溃疡
摘要: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活动性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胃三联(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4、6、8w症状改善情况、治疗8w后胃镜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2、4、6、8w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在血透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总结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在血透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以供参考。我院自2012年5月起加强对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血透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护理干预前1年58例患者为对照组,护理干预后1年6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导管使用时间、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性。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导管使用时间明显较长,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血透患者的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延长导管使用时间,降低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邹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56例小儿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刮除术的麻醉比较

    56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刮除术的小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氯胺酮组(P组),分别采用七氟醚和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诱导期及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和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P组插管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高于S组,而拔管时的MAP、HR低于S组,P组苏醒期的躁动少于S组,两组诱导期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无差异。两种方法均可以很好地用于小儿鼾症手术的麻醉。氯胺酮组血流动力学的控制更为理想。苏醒期躁动较少,而七氟醚麻醉由于不需要额外的基础麻醉使用更为方便。

    作者:江世林;彭煜琳;彭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存在半暗带的急性脑梗塞超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价值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在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急性脑梗塞于超时间窗(>4.5h)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在发病12h内,且磁共振检查发现具有半暗带证据,即灌注成像-弥散成像不匹配,(PWI-DWI)/DWI%>20%的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检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6~0.9mg/kg静脉溶栓治疗及溶栓治疗,对照组只做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溶检前和溶栓后2w、3个月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溶栓组在溶栓后2w、3个月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存在半暗带的急性脑梗塞,适当延长溶检时间窗可减小终的梗塞面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祝林;曾宏;余帮龙;母其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临床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临床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围手术期按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围手术期按常规方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肯缩短住院日、控制成本,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延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 A组予以诺和锐30降糖治疗,B组予以诺和灵30R降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血糖变化和低血糖发生率等。两组治疗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7d,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d,两组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3、7d,A组各时间段血糖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发生低血糖事件3例,发生率为5%;B组发生低血糖事件10例,发生率为16.7%。 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均对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但诺和锐30的降血糖作用优于诺和灵30R,其起效时间短,降糖较平稳,易使血糖稳定在预期值,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肾小球肾炎(CG)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者47例。观察组接受高剂量的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的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蛋白尿、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清钾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SBP、DBP、24h蛋白尿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cr和GFR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24h蛋白尿、Scr和GF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91%,对照组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3%,不良反应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对CG合并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高剂量缬沙坦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常规剂量稍多。

    作者:丁益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鼻渊舒口服液在慢性鼻-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目的:观察口服鼻渊舒口服液在慢性鼻-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2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行FESS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鼻塞、流脓性鼻涕、嗅觉减退、头面部闷胀沉重感等临床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给予慢性鼻-鼻窦炎患者FESS治疗的同时配合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祥东;安立;何跃平;李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牵引护理,观察并总结患者康复情况及护理要点。观察组有21例治愈,19例显效,10例好转,1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有11例治愈,12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84.3%。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牵引护理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护理中较为重要,配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皖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62例给药错误原因及对策分析

    对护士用药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回顾分析62例护士给药错误事件资料,对其类型、原因、特点等进行分析。给药错误类型中发生率高的是药品名称错误,达30.65%;给药错误时间主要集中发生在低年资护士中;所有事件中无损伤46例,占74.19%;给药错误排名前3位的原因分别为核对流程不规范、患者身份确认不规范和业务知识不全面。针对护士给药错误事件,采取相关对策,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用药安全性,终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率。

    作者:罗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9.0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永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基础评价、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增强护理危险防范能力,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促进护理水平。

    作者:吴菊珍;黄小桃;郭春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15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治疗组血压、血脂、心绞痛等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9%,对照组为82.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明辉;王旭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高危因素的观察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液APTT、PAG、Fng、内皮素、PT、WBV、Hct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上午6点的内皮素、Fng、PAG、Hct及WB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TT、P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下午4点的内皮素、PAG、APTT、PT、Hc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午4点的内皮素、Fng、PAG、Hct及WBV水平均明显低于上午6点,APTT、PT值均明显高于上午6点,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SAS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并且清晨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李健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观察对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张仕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策略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DHS内固定术、Gamma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4例,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随访时间8~48(23.78±6.84)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总优良率为91.87%;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32%,主要表现为褥疮、肺部感染、假体松动等。结论高龄转子间骨折手术是有效、安全的,可选择的手术方案较多,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术前病情、骨折类型及患者手术的耐受性等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张福兵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其疗法、疗效。结果中医药物疗法疗程长,但效果显著,疗效90%以上,且未见复发的报道;中医外科疗法操作简单,治疗期长,鲜见疗效报道;现代西医疗法对人体损伤大或对人体有副作用,恢复快、早期疗效好,长期疗效差。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患者自身愿望选择佳疗法。

    作者:姚国兰;孙嵌;汪玲艳;万伯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尿路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路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并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8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尿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P<0.01)。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得分均提高,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得分亦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尿路护理可有效减少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细妹;潘瑞华;古雯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内科昏迷患者迅速确诊与急救措施建立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内科昏迷患者常见病因,探讨如何对患者迅速确诊及建立有效的急救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病因分布、不同昏迷病因确诊及相应的急救措施。结果昏迷病因主要为脑部疾病、急性中毒、心源性昏迷及糖尿病性昏迷。320例患者总的病死率为20.3%。其中病死率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肿瘤、心源性昏迷。研究显示年龄、性别、病因与病死率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对昏迷患者应进行及时的病因分析,结合年龄、生活史等客观因素加以判断,迅速有效建立相应的急救措施。各类病因中原发性脑部病变、急性中毒及糖尿病占大多数,老年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成为防治重点。

    作者:胡耀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湖北利川地区幽门螺杆菌多重耐药状况及对治疗的影响分析

    分析湖北利川地区Hp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对三联疗法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选取Hp感染患者3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治疗。 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莫西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硝唑,比较两组Hp根除率及Hp耐药情况。 A组Hp根除率为82.7%,B组为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216例患者Hp 菌株培养阳性,其中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75.46%,克拉霉素耐药率为29.63%,阿莫西林耐药率为2.78%,三重耐药率2.31%。湖北利川地区Hp菌株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避免应用甲硝唑,根据药敏结果采取规范化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作者:牟来旭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选取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0d临床症状及体征、血常规、胸片改善情况、肝肾功能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痰热清联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