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龙;贾烨
2011年1月~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的4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传统开腹切除治疗的对照组2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24例,治疗后分别统计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以及伤口感染情况,统计学t检验方法检验两组间的治疗结果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 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2±4.2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5±2.8h,术后平均进食时间25.1±4.8h,伤口感染率4.2%(1例/24例),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任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脑动静脉畸形是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人,临床表现常以头痛、出血、癫痫为主.目前,临床用于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像学方法有CTA、MRA/MRI以及DSA,各种方法均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对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动脉静畸形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莫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初产妇的情况和特点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观察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产程明显要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指标以及新生儿的窒息率、Apgar评分均明显要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有助于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缩短产程,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杨美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类型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患者分为无侧支代偿组(25例)和有侧支代偿组(25例),均使用经颅多普勒(TCD)评估有侧支循环患者侧支循环类型,另选取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一同进行脑血流量(CBFV)情况评估与成人韦克斯勒智力量表评估认知水平.结果 出现侧支循环的动脉数随狭窄严重程度而上升,试验组两组患者比较,CBF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论有无侧支循环,试验组与对照组的CBFV差异也有显著差异,成人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测试显示,试验组正常率为12%,对照组为100%,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颈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及类型是脑血流量减少的因素之一,并与临床出现认知障碍相关.
作者:董道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选择本院2010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6例,且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需进行手术治疗.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医院常规胆结石手术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手段进行干预.通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情绪状况进行评定,并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通过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其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焦虑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通过量表评价得分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通常需进行胆结石手术的患者均会因各种原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其手术质量及成功率.而针对此采取系统化的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R心理状况,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故此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孔冠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150例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治疗组改用瑞格列奈2mg,tid,联合二甲双胍0.5g,tid;对照组在原来应用磺脲类降糖药基础上加二甲双胍0.5g,tid,共12w,评价两组疗效有无差别.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FBG、PG2h、HbA1c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
作者:梁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比较传统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7月~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骨折均Ⅰ期愈合,其中观察组10.9±0.5w,对照组17.5±0.5w,观察组手术时间47.5±6.4min.石膏制动时间16±4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41.5±3.5min,石膏制动时间为25±5d.结论 通过对本组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得知,锁定钢板治疗的手术时间,石膏制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传统解剖钢板.
作者:赵高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及用药时间和给药时机、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在围术期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用药包括应用注射头孢唑林钠23例,占23%;五水头孢唑林钠27例,占27%;头孢呋辛钠30例,占30%;克林霉素磷酸酯20例,占20%.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在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指征等方面正确把握,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此外不合理的用药方式主要表现在:患者术前的给药时间不当及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过长等方面,对此应加强抗菌药物干预,强化医师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刘文龙;贾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改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优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进行包皮环切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包皮环切手术,对照组进行传统包皮环切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生出血、血肿、水肿的情况以及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有效40例,显效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有效30例,显效1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69.77%.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9.15±3.3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量6.02±1.06ml;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8.45±2.5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量14.01±2.85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较传统包皮环切手术时间长,但术后整形效果较好.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改良包皮环切术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发生出血、血肿、水肿的情况较少,无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明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微创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微创介入治疗的观察组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对照组,观察1年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状态.结果 观察组KP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介入治疗能够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李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5月于本院进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ICP、PbtO2及MB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ICP及S100B水平低于对照组,PbtO2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永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探讨患者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血清电解质危机值,并建立完整的血清电解质危机值的数据表格.结果 治疗后,100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患者中死亡8例,其中60岁以上5例,50~60岁2例,50岁以下2例,男女死亡比率是1.0∶1.5.结论 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诊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卢建国;钟健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角膜感染性疾病,在基层诊断及治疗较困难,易生他症,病情一旦发生,来势凶险,发展迅速.本病单纯地采用西药治疗疗效不佳,西药配合中药汤剂龙胆泻肝汤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地缩短病程,抢救患者视力,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阮海晶;刘小猫;贾洪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休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1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明显提高(x2-9.243,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2)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喘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3)观察组患者见口干1例,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及神经系统症状,经暂停用药后消失.结论 临床应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理想,可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四光;平广豫;凌淑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将3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传统治疗加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奥扎格雷钠对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传统治疗加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方式比单独采用奥扎格雷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要好.治疗后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表现上可以发现,30例患者TCD检测显示:频谱形态异常23例(76.67%)、音频异常14例(46.67%)、流速异常16例(53.33%)、脉动指数异常15例(50%).采用传统治疗加上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来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未引起并发症,治愈率较高.
作者:张常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机器人手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进一步治疗妇科恶性疾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起到了更好的帮助,机器人手术的出现,已经将微创技术带进了机器人的手术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效果显著.现综述如下.
作者:罗庚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8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2w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明显改善CHF患者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其血浆NT-proBNP水平.
作者:高源;高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术后出血是混合痔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不低,且出血情况严重,后果比较危险.为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现对其发生原因和防治进行阐述.
作者:杨艾堂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选择2008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将8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EBN)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程度、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我院住院治疗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利于促进骨折部位有效的愈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临床工作中的血液检验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工作,血液检验的结果对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有助于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结合多年的临床采血经验,就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和临床采血的注意事项浅述自己的体会.
作者:胡锦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