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统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赵高义

关键词:解剖钢板, 锁定钢板, 胫骨骨折, 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传统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7月~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骨折均Ⅰ期愈合,其中观察组10.9±0.5w,对照组17.5±0.5w,观察组手术时间47.5±6.4min.石膏制动时间16±4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41.5±3.5min,石膏制动时间为25±5d.结论 通过对本组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得知,锁定钢板治疗的手术时间,石膏制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传统解剖钢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刀与传统术式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64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超声刀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用于开放甲状腺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改良包皮环切术43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改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优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进行包皮环切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包皮环切手术,对照组进行传统包皮环切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生出血、血肿、水肿的情况以及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有效40例,显效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有效30例,显效1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69.77%.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9.15±3.3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量6.02±1.06ml;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8.45±2.5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量14.01±2.85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较传统包皮环切手术时间长,但术后整形效果较好.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改良包皮环切术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发生出血、血肿、水肿的情况较少,无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明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预防产后尿潴留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对55例(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进行以预防为主的产后尿潴留的及时预防宣教、下腹部热敷配合按摩、诱导排尿等护理干预措施,并选择同期同等条件自然分娩的50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妇进行及时预防宣教、下腹部热敷配合按摩、诱导排尿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自然排尿成功率.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84例临床观察

    选择84例肥胖症为研究对象,针对每例患者的1~3个穴位点,对每例患者的每个穴位进行埋线治疗,行8~14min的穴位针灸等治疗,以此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穴位埋线对于肥胖症的治愈情况的影响.84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缓解14例(29.25%),部分缓解26例(55.3%),无变化10例(12.05%),恶化4例(5.1%),总有效率72.3%,穴位埋线对于肥胖症患者的治疗而言是一种安全、稳定、有效的方式.

    作者:李小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重型破伤风1例护理体会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由细菌外毒素引发的以局部和全身性肌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重型破伤风临床少见,结合文献就所遇到的1例的护理体会进行阐述.

    作者:柴国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2例疗效分析

    目的 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及诊治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1996年~2012年期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疗及临床特征、病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42例中行手术治疗者3例,术后1例死亡,1例发生肠瘘;非手术治疗治愈39例,治愈平均时间为13.4d,无再手术病例.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为:(1)以重度腹腔污染或腹部大创伤手术为多见,多于术后1~2w内发病;(2)表现为典型肠梗阻的症状、体征,患者腹痛较轻但腹胀明显;(3)大部分病人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只有少部分发生机械性肠梗阻或肠绞窄,需实施手术方可治愈.

    作者:申宏;何红星;洪凡;袁杰;李中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论治配合电针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

    将在我院就诊的60例耳鸣患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加以心理辅导治疗,治疗组除给予中医辨证论治加以心理辅导治疗外还要配合针刺加脉冲治疗.结果经一系列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原发性耳鸣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47<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辨证论治配合针刺治疗耳鸣对耳鸣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疗效,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楚丽;彭树文;苏宗海;肖树朋;钟丽芳;郭淑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银杏叶制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栓素(TXB2)及前列环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60例健康老人血栓素(TXB2)及前列环素(6-keto-PGF1A)水平,并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其影响.结果 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老人比较TXB2明显升高,前列环素水平明显降低,应用银杏叶制剂后老年冠心病患者TXB2显著下降,前列环素水平显著上升.结论 银杏叶制剂能抑制血栓素的释放,刺激前列环素的合成,从而调节血栓素与前列环素的失衡.

    作者:姜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116例分析

    选取116名小儿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组痊愈49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7%;对照组痊愈25例,好转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6%.对于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比纯西医疗法有效果更佳.

    作者:马维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联合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72例患有胆囊息肉的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各36例.采用临床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联合对微创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微创组患者胆囊息肉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对胆囊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任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脏骤停抢救成功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饮酒后胸闷、胸痛、大汗淋漓,随后抽搐、意识丧失.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时,患者无呼吸、无脉搏,立即给予持续心肺复苏(CPR),并转入急诊科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静推肾上腺素,非同步双向电复律,能量200J,反复几次后,历时30min,自主心跳恢复,心电监护显示,Ⅰ、aVIST段抬高0.2~0.3mV,频发室性早搏,血压70/40mmHg,立即给予胺碘酮、碳酸氢钠、多巴胺等治疗,维持生命体征,随后给予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滴完,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和洛赛克预防应激性溃疡,溶栓后2h,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基线处,急查肌钙蛋白明显增高,心肌酶明显增高,2d后转ICU进一步治疗.

    作者:顾晓洪;顾晓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8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2w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明显改善CHF患者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其血浆NT-proBNP水平.

    作者:高源;高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合理化的院外指导联合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疗效观察

    收治老年内科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单纯药物治疗28例,药物加辅助院外指导治疗44例.对后一次复查时的血常规、心肌酶谱、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监测、心电图、1年中心绞痛发生的次数、末一次两组患者所能耐受步行的远距离、1年中的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两组间1年内死亡率、心衰发生率、疼痛次数、能耐受步行远距离、后一次检查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心肌酶谱、血常规等指标以及1年中心衰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合理的院外指导能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衰发生率及死亡率,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肠道手术中限制性输液与常规输液对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限制性输液与常规输液对肠道手术后并发症以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肠道手术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限制性输液维持,对照组常规输液,观察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7例,发病率为14.58%,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6例,发病率为40%,观察组术后首次术后排气平均在3.2±0.9d,术后首次排便平均在4.2±1.5d,平均住院时间为16.3±2.5d,对照组分别为4.1±1.3d,5.8±2.1d及18.6±5.4d,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道手术中限制性输液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申红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0例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各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外,A组予奥拉西坦每次800mg,每日2次口服;B组予长春西汀20~30mg加入500ml液体内缓慢滴注;C组予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用法同A组和B组;三组疗程均为12w.治疗前后分别做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检测,评价其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三组认知功能在治疗前差别无显著性(P>0.05),治疗12周后均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其中C组改善更显著(P<0.01),与另两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庄武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硬外辅助丙泊酚-氯胺酮麻醉在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 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K组(丙泊酚-氯胺酮组)、F组(丙泊酚-芬太尼组).两组确定硬膜外麻醉平面不超过T6,且麻醉效果确切.于气腹前分别静脉泵入各组设定的麻醉药维持麻醉,在气腹解除后停止麻醉药泵入.术中严密观察:平均动脉(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HPO2)的变化情况.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用药总量、不良反应、燥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 K组用药量明显少于F组,且具有起效快、苏醒时间短,病人无燥动和不良反应少,且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等优点.组间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硬膜外辅助丙泊酚-氯胺酮麻醉较之辅助丙泊酚-芬太尼麻醉更适合于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伍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初产妇的情况和特点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观察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产程明显要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指标以及新生儿的窒息率、Apgar评分均明显要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有助于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缩短产程,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杨美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采血注意事项分析

    临床工作中的血液检验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工作,血液检验的结果对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有助于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结合多年的临床采血经验,就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和临床采血的注意事项浅述自己的体会.

    作者:胡锦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5月于本院进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ICP、PbtO2及MB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ICP及S100B水平低于对照组,PbtO2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永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2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患者,对其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患儿用药前后氧合、肺功能指标、呼吸参数变化以及常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用药后氧合和肺功能指标及呼吸参数变化得到明显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并发症主要有肺炎、动脉导管未闭、脑出血以及肺出血等.结论 肺表面物质能够快速有效改善呼吸窘迫早产儿肺功能与肺泡充气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凌云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