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冠群
对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控制高血压值,做好呼吸系统的护理,引入管理护理与基础护理,进一步的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情况,加速患者身体康复情况.结果48例患者中病愈40例,恢复7例,死亡1例.继发性高血压引发脑出血患者,可以通过有效的医学护理,进一步的提高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降低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简银菊;高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选择2008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将8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EBN)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程度、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我院住院治疗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利于促进骨折部位有效的愈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立止血,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Hb、PLT、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 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29%,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管液中Hb和PL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
作者:康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通过分析PET/CT工作原理,从放射性药物的选择、设备因素、患者本身、医疗实践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受检者辐射剂量的因素.
作者:曹磊;涂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局部晚期胃癌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均行放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替吉奥胶囊口服,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能提高患者近期缓解率,不增加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峰;顾国强;邓泽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孕妇23岁,孕24+w来我院接受产前系统筛查.孕前无特殊病史,孕期无任何特殊不适.使用GE V730专家版彩超检查所见:宫内单活胎,胎儿头围及股骨测量值相当于24n+w大小;胎儿小脑体积明显较小(见附图),未见两侧小脑半球回声,仅见小脑上蚓部横径约12.6mm,小脑下蚓部缺如,颅后窝池与第四脑室相通;胎儿其余部位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宫内单活胎,胎儿小脑发育不全.上级医院MRI检查提示:胎儿小脑发育不全,胼胝体压部发育不全.
作者:高波;臧加英;王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外阴尖锐湿疣(VCA)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分型情况,并探讨宫颈HPV DNA分型与宫颈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及癌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76例VCA患者宫颈HPV的DNA分型.结果 在76例VCA患者中,宫颈HPV阳性44例,其中HPV6型多发,19例(25%),占阳性比例43.18%.不同年龄段的HPV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低危型HPV多发于30岁以下患者,24岁以下患者7例(30.43%),25~30岁患者6例(26.09%).宫颈HPV多发于30岁以下患者,44例患者中有22例HPV阳性的表达.各种分型的HPV中,以单一低危型表达多,44例患者中有23例(30.26%)表达为阳性.单一高危型表达少,44例 患者中有9例(5.76%)表达为阳性.结论 VCA患者宫颈HPV的DNA分型与宫颈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及癌变有密切的关系,需定期筛查VCA患者的宫颈HPV的DNA分型.
作者:赵晓岚;林佩萱;何聚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联合排石颗粒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排石颗粒1包/次,3次/d;治疗组给予排石颗粒同时加坦索罗辛0.4mg/次,1次/d.观察两组排石率、排石时间、镇痛剂使用率等.结果 排石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0%和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排石时间分别为6.6±1.5d和9.9±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需要用镇痛药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例和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坦索罗辛联合中药排石颗粒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使结石排出率明显提高,排石时间缩短,镇痛剂的使用减少.
作者:苏剑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施行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总结在我院进行肝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患者56例资料,按照给予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恢复的试验组30例和常规肠内营养恢复的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治疗后统计预后营养指数和治疗有效率,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预后营养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疗效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对该类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邱清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将136例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入痰热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6例,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对照组70例,使用普通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0.0%,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3.6%,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精密过滤输液器可明显减少痰热清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临床工作中的血液检验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工作,血液检验的结果对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有助于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结合多年的临床采血经验,就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和临床采血的注意事项浅述自己的体会.
作者:胡锦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52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经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均愈合,根据肩关节功能的评价标准,优28例,良16例,可4例,差4例,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周雄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64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超声刀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用于开放甲状腺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及用药时间和给药时机、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在围术期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用药包括应用注射头孢唑林钠23例,占23%;五水头孢唑林钠27例,占27%;头孢呋辛钠30例,占30%;克林霉素磷酸酯20例,占20%.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在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指征等方面正确把握,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此外不合理的用药方式主要表现在:患者术前的给药时间不当及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过长等方面,对此应加强抗菌药物干预,强化医师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刘文龙;贾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将我科82例高龄骨科病例根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按单双数平均分成两组各41例,一组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制定功能锻炼康复计划以及出院指导等,为试验组;一组实施常规骨科护理,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康复的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归纳出高龄骨科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效果评估,无论从体重、情绪、对骨折康复知识的了解还是从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角度上来说,对照组都明显高于试验组,且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秀丽;龚俊仙;沈艳丽;吴惠芳;胡金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饮酒后胸闷、胸痛、大汗淋漓,随后抽搐、意识丧失.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时,患者无呼吸、无脉搏,立即给予持续心肺复苏(CPR),并转入急诊科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静推肾上腺素,非同步双向电复律,能量200J,反复几次后,历时30min,自主心跳恢复,心电监护显示,Ⅰ、aVIST段抬高0.2~0.3mV,频发室性早搏,血压70/40mmHg,立即给予胺碘酮、碳酸氢钠、多巴胺等治疗,维持生命体征,随后给予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滴完,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和洛赛克预防应激性溃疡,溶栓后2h,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基线处,急查肌钙蛋白明显增高,心肌酶明显增高,2d后转ICU进一步治疗.
作者:顾晓洪;顾晓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机器人手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进一步治疗妇科恶性疾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起到了更好的帮助,机器人手术的出现,已经将微创技术带进了机器人的手术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效果显著.现综述如下.
作者:罗庚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应用小剂量输液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05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小剂量输液(≤2000ml/d),对照组应用常规输液法,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病死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第ld失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2、3、4d观察组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13.4%;对照组死亡11例,死亡率为36.7%.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8.24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小剂量输液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减少继发性出血和致死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济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泌尿外科手术留置双J导管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同时对插管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5例因上尿路梗阻导致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行留置双J导管手术,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恢复的情况,并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45例患者行留置双J导管手术后肾功能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全面、科学的护理后不适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终康复出院.结论 对上尿路手术患者行双J管手术后肾功能情况均得到改善;本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并发症的症状,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陈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治疗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期间是否保留肋间神经,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的治疗方式;观察组26例,采用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肤感觉异常发生情况和癌症复发状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上臂皮肤异常,治疗3个月后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均未恢复,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明显的减少患者术后皮肤感觉异常,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恶性肿瘤的复发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启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