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王兴旺;高艳娟
目的 分析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施行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总结在我院进行肝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患者56例资料,按照给予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恢复的试验组30例和常规肠内营养恢复的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治疗后统计预后营养指数和治疗有效率,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预后营养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疗效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对该类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邱清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机器人手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进一步治疗妇科恶性疾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起到了更好的帮助,机器人手术的出现,已经将微创技术带进了机器人的手术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效果显著.现综述如下.
作者:罗庚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饮酒后胸闷、胸痛、大汗淋漓,随后抽搐、意识丧失.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时,患者无呼吸、无脉搏,立即给予持续心肺复苏(CPR),并转入急诊科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静推肾上腺素,非同步双向电复律,能量200J,反复几次后,历时30min,自主心跳恢复,心电监护显示,Ⅰ、aVIST段抬高0.2~0.3mV,频发室性早搏,血压70/40mmHg,立即给予胺碘酮、碳酸氢钠、多巴胺等治疗,维持生命体征,随后给予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滴完,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和洛赛克预防应激性溃疡,溶栓后2h,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基线处,急查肌钙蛋白明显增高,心肌酶明显增高,2d后转ICU进一步治疗.
作者:顾晓洪;顾晓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及用药时间和给药时机、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在围术期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用药包括应用注射头孢唑林钠23例,占23%;五水头孢唑林钠27例,占27%;头孢呋辛钠30例,占30%;克林霉素磷酸酯20例,占20%.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在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指征等方面正确把握,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此外不合理的用药方式主要表现在:患者术前的给药时间不当及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过长等方面,对此应加强抗菌药物干预,强化医师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刘文龙;贾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取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各7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疼痛评分差异.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陈国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寻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能否运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方法 对出生24h以内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取其动脉血样,静置离心后去血清进行动脉血乳酸水平分析.研究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相关.结论 动脉血乳酸的测定标本稳定性更高,容易测定,结果敏感并且准确.因此,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程度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袁安辉;刘迪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49例.比较经治疗与相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胃灼热、反酸、疼痛与上腹饱胀等临床症状与发作频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经护理后患者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干预组各项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海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选择2008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将8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EBN)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程度、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我院住院治疗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利于促进骨折部位有效的愈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选取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长期心血管药物服用者,并给予通心络胶囊常规口服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用药后的生化反应与不良反应.结果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通心络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4例、轻度过敏反应1例、牙龈出血2例、血生化出现轻度改变3例.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联合使用心血管药物与通心络安全性高,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徐翠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银杏叶制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栓素(TXB2)及前列环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60例健康老人血栓素(TXB2)及前列环素(6-keto-PGF1A)水平,并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其影响.结果 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老人比较TXB2明显升高,前列环素水平明显降低,应用银杏叶制剂后老年冠心病患者TXB2显著下降,前列环素水平显著上升.结论 银杏叶制剂能抑制血栓素的释放,刺激前列环素的合成,从而调节血栓素与前列环素的失衡.
作者:姜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2011年6月~2012年6月由江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收治前庭大腺脓肿患者50例,给予金黄膏与玉露膏外用.50例患者中,治愈40例(80%);好转10例(20%);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金黄膏及玉露膏外敷配合穿刺引流术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万晨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对55例(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进行以预防为主的产后尿潴留的及时预防宣教、下腹部热敷配合按摩、诱导排尿等护理干预措施,并选择同期同等条件自然分娩的50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妇进行及时预防宣教、下腹部热敷配合按摩、诱导排尿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自然排尿成功率.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抽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患者康复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钱素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行择期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超声引导组28例(Ⅰ组)、神经刺激组30例(Ⅱ组)、传统方法组30例(Ⅲ组),局麻药品均使用2%盐酸普鲁卡因30ml.分析臂丛神经麻醉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结果 超声引导组麻醉完成用时少、神经刺激组稍长.传统组用时多;而阻滞起效时间超声引导组短,传统组起效时间长,三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超声引导组、神经刺激组、传统方法组麻醉效果比较优等率分别是:100.00% 、90.00%、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比神经刺激器及传统方法的阻滞,起效时间短,更安全有效.
作者:李在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以期提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选取45例非高龄的同样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者间的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结果 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术前主要是患者的合并症,术中是手术时间和出血、输血情况,术后主要是脏器衰竭等方面的风险.结论 高龄患者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时并发症高,临床要综合采取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性,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刘汉江;唐中尧;茶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选择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38例脑血管伴精神障碍患者,按照住院病人观察量表对初入院和入院3个月时患者的情况加以对比.结果通过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可知经过3个月的心理干预,38例脑血管病伴精神障碍的患者在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等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加强对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安慧;杜伟国;郭万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泌尿外科手术留置双J导管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同时对插管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5例因上尿路梗阻导致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行留置双J导管手术,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恢复的情况,并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45例患者行留置双J导管手术后肾功能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全面、科学的护理后不适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终康复出院.结论 对上尿路手术患者行双J管手术后肾功能情况均得到改善;本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并发症的症状,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陈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单纯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中总有效46例,占93.88%;对照组中总有效39例,占79.59%.研究组的治疗时间为7.6±1.5d,对照组为9.3±2.2d.研究组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12例.两组各结果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输卵管妊娠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大范围使用.
作者:李艳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探讨患者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血清电解质危机值,并建立完整的血清电解质危机值的数据表格.结果 治疗后,100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患者中死亡8例,其中60岁以上5例,50~60岁2例,50岁以下2例,男女死亡比率是1.0∶1.5.结论 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诊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卢建国;钟健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将我科82例高龄骨科病例根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按单双数平均分成两组各41例,一组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制定功能锻炼康复计划以及出院指导等,为试验组;一组实施常规骨科护理,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康复的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归纳出高龄骨科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效果评估,无论从体重、情绪、对骨折康复知识的了解还是从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角度上来说,对照组都明显高于试验组,且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秀丽;龚俊仙;沈艳丽;吴惠芳;胡金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