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芳
目的 探讨128层容积CT(VCT)全尿路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对泌尿系结石及其并发症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临床拟诊尿路结石而进行全尿路CT容积扫描的214例患者者,均以0.625mm层厚、层距重建数据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成像(CPR)、容积成像(VR)等三维后处理,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 214例患者中发现泌尿系各类结石311枚,其中位于肾盂肾盏者42枚,输尿管上段91枚,中段48枚,下段96枚,膀胱内28枚、后尿道6枚,输尿管结石部位以上尿路均不同程度扩张积水,其中伴有肾盂肾炎或膀胱炎等改变者67例,未发现结石者15例.结论 全尿路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是确诊泌尿系结石及相关并发症直观、简单、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骏;黄正林;张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518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结果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518例中,轻症患儿470例均痊愈出院;重症患儿48例中转送上级医院治疗13例,痊愈出院34例,死亡1例.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通过早期治疗能够延缓或阻断病情的进展.
作者:廖秀春;李巧芳;陈坤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健脑生髓汤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健脑生髓汤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疗效.经过治疗,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中治愈52例,显效26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0%.健脑生髓汤治疗脑血管疾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和补血益气等功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陈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与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2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和健康组,对其展开相应的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腰椎、股骨颈、三角区以及转子部骨密度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BGP、PTH以及尿D-Pyr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即可出现骨质疏松,而由此导致的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骨质疏松主要与骨吸收增加有关,临床应给予关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加动力切割系统在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共128例声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支撑喉镜下应用动力切割系统进行微创手术.结果 术后10d对患者进行走访调查,100例声带息肉患者治愈95例,好转3例,有效率达98%.声带囊肿2例,全部治愈.术后半年回访,所有患者均未复发.结论 支撑喉镜加动力切割系统在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很好,视野清晰,操作精度高且创伤性小.
作者:杨世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不同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时间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具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服药依从性高等优点,是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莲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选取1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护理组患者进行专业的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康复,跟踪记录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生存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10min步行距离.护理组患者的生存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10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对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进行合理的干预护理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IF在膝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与IL-1β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膝骨关节炎患者45例,正常人28例,应用EHSA测定MIF和IL-1β在关节滑液中的表达程度.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滑液中MIF及IL-1β表达水平作单因素方差分析.MIF的KOA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KOA患者的滑液中MIF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β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KOA患者的滑液中IL-1β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MIF与IL-1β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0.945(P<0.01),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MIF可能是KOA发病过程中促进关节滑液炎症、介导软骨退变的重要因子.
作者:邝立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集的60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就诊的5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TOSHIBA(东芝)Nemio 2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10例患者的颈动脉管径、内壁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测定,评价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为86.7%,远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14.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284,P<0.01).(2)脑梗死多病灶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远高于单一病灶组(x2=11.365,P<0.01).(3)复发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远高于首发组(x2=15.772,P<0.01).结论 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有一定相关性,尤其与脑梗死病灶数量、发生次数有密切关系.
作者:吴伟军;陈汉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关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诊治的10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53例,应用普通钢板治疗,观察二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应用锁定钢板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随访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茂;黄敬东;张敏;吴新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患病人数多,其病死率高,且疾病为慢性进展性的发展,并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后,会出现症状缓解阶段,其肺功能持续恶化,并会有自身防御能力降低,容易被外界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治疗时,需要给予戒烟,支气管舒张药物,祛痰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家庭氧疗等,有学者还提出要使用抗炎资料.本文综述了临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抗炎治疗现状,提供学者进行参考和借鉴.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通过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知抗生素的使用在呼吸内科达78%,其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抗生素是社区医院呼吸内科常用的一种抗菌药物,其种类繁多,临床只有合理应用,才能保证抗生素在社区呼吸内科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10年12月~2011年3月广州市海珠区全日制在校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方法 广州市海珠区内随机抽取4所全日制小学,共108个班级,由眼科医生进行眼部专科检查,排除眼部器质病变导致视力不良的学生,以及除检查当日请假、不配合等小学生外,实际对4365名小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受检小学生不良视力总患病率为55.83%,其中一年级44.81% (298/665),二年级45.95%(318/692),三年级52.12%(357/685),四年级53.67%(402/749),五年级62.48% (493/789),六年级72.48% (569/785).各年级患病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x2-139.68).男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50.10%,女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61.02%,女生患病率显著高于男生(P<0.05,x2=43.48).六年级学生中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达51.67%,是一年级的3倍.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高于2004年广州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患病率逐渐升高,视力不良的严重程度逐渐加重,女生视力不良患病率显著高于男生.
作者:廖志群;黄健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眼肌直刺特色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现代医学方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疗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斜视程度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眼肌直刺特色疗法对麻痹性斜视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齐晓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院的主要目的是向人们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护理的安全问题可以反映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能否为患者提供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关系到医院的正常秩序.因此,医院护理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了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措施.
作者:徐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探讨圣约翰草提取物对合并焦虑、抑郁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68例老年心衰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圣约翰草提取物组(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圣约翰草提取物300mg,口服,tid,治疗2w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并检测HAMD评分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圣约翰草提取物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及HAMD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浆AngⅡ明显下降.圣约翰草提取物能改善心衰合焦虑及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作者:李洪涛;王静;王小乐;唐光能;桑晓楠;洪炳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方法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各类需进行腹部或四肢手术的患儿,共计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神经阻滞麻醉:B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麻醉;C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氯胺酮麻醉.对比三组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儿的呼吸、心率较C组低(P<0.05),三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患儿的肌松情况良好,没有明显的体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C组患儿的肌松情况良,但是偶有体动及少许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后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进一步熟悉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不良反应,掌握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办法.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性总结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时出现的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不良反应有因可寻,且能防能控.结论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在临床应用安全,应成为我国所有精神卫生机构中普及并成为基本的治疗项目之一.
作者:詹生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特征、临床危害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0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检查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内分泌代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清黄体生成素、胰岛素、雄激素、催乳素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其中肥胖型患者更严重,且并发症的出现率也相对较高.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非常紊乱,肥胖型患者尤为明显,应针对此特点采取适当的临床防治,避免产生并发症,减少临床危害.
作者:鲁俊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实验诊断方法在丙型肝炎(丙肝)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了解丙型肝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HCV-RNA含量与血清ALT、前白蛋白、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并探讨HCV RNA定量与ALT、PA、TBIL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7例丙型肝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增强化学发光法(C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RT-PCR)进行检测,应用AU2700型自动生化仪及其生化检测试剂检测全部标本ALT、PA、TBIL指标.结果ELISA、CIA及PCR方法检测样本丙肝阳性率分别为77.2%、78.9%和84.2%;三组x2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HCVRNA含量呈阳性的样本中,ALT异常率与HCVRNA含量间呈正相关P<0.01,而ALT数值的变化与HCV RNA含量并无相关性(P>0.05).PA在治疗前后升高差异显著(P<0.05),可与HCVRNA、ALT联合监测丙肝治疗过程中肝功变化.结论 ELISA诊断试剂盒较CIA法检测丙肝抗体同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临床诊断中联合PCR检测HCVRNA能提高HCV感染诊断的阳性率;HCVRNA含量反映了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和患者的病程变化,并且在丙肝治疗进程中能与ALT、PA联合监测疗效.
作者:张秀英;顾建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