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衰的疗效,分析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充血性心衰中的作用。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强心、利尿、扩血管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患者的劳动耐力、心功能、心率等有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减轻心衰症状,还能改善心脏功能,从而改善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临床预后,对充血性心衰具有良好疗效,为治疗充血性心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李姜溶;刘同奇;赵欣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热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178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按照患儿是否为复发性热性惊厥分为观察组(复发)及对照组(未复发),从一般情况、惊厥类型、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对两组患者比较,同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热性惊厥与低龄、男性、低体温、复杂性惊厥、脑电图异常、低钠血症、贫血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热性惊厥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少数可转为癫痫,对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对高危患儿进行发热及惊厥的自我管理,按照癫痫药物治疗原则进行预防性治疗。
作者:陈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佛山中医院三水医院与佛山中医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4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血β-HCG值转阴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组输卵管通畅93例,通畅率为77.5%;对照组输卵管通畅75例,通畅率为62.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02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损伤小、术后易康复、缩短血β-HCG值转阴时间等优势,是当前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佳方法。
作者:钟雪云;俆一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柴朴颗粒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难治性哮喘的患者56例,按随机双盲法分成2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朴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9.3%(25/28),对照组为71.4%(20/28),两组疗效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朴颗粒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内分泌功能,从而减少反复发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重症颅脑损伤ICU内肺部感染微生物检验分析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收住的60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株数多,且对环丙沙星及哌拉西林的敏感性强;肺炎克雷伯杆菌次之,且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强。颅脑损伤患者在ICU内发生肺部感染后的情况与是否住单间ICU、责任护士年资是否超过10年、是否大量使用抗生素超过6个月、是否使用H2受体拮抗剂与制酸剂有明显关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重症颅脑损伤ICU内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特点,采取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一系列治疗方针,加强对肺部感染的防控。
作者:陈杏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选取500例老年患者,将其中实施应对策略前住院的2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实施应对策略后住院的25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统计并对比实施应对策略前后老年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护理问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发生率、睡眠质量差发生率及各类护理问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策略可有效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徐文霞;樊利娟;汤雪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将120例慢性附件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妇科千金胶囊组(A组),单纯抗生素组(B组),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组( C组),各40例,比较3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C组治疗慢性附件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病例数,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半年,组复发率低,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统计学差异明显。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本文就对肝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冠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施治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胃痛患者的病情分为饮食停滞、脾胃虚寒、寒邪客胃、肝气犯胃、胃阴亏虚、肝胃郁热、瘀血停滞7型论治。结果辨证施治治疗胃痛总有效率为91.8%。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胃痛疗效确切。
作者:谭锦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在2011年度中出现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结果共6起护理投拆。其中涉及到静脉穿刺技术不佳、医护人员态度不好、补液外渗、输液过程中流程不统一、不规范操作等。为了确保患儿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儿科医护人员一定要掌握穿刺要点,提高穿刺成功率,在患儿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王书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近年来,我国城市儿童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且发生原因从过去饥饿、疾病因素转为生活、行为方面的因素。本文旨在探讨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发病原因,并分析针患儿常见病因给予健康教育及其必要性、重要性。
作者:刘文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7例不同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急诊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疗效和护理情况。结果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后,38例病情稳定转病房治疗,9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和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抢救的成功率是80.85%。机械通气能够有效的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心肺复苏成功率,做好机械通气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一环。
作者:黄凤梅;潘开菊;谢小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钠治疗男性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DSM-IV)中双相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男性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使用喹硫平联用丙戊酸钠治疗。对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进行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评价疗效,及进行治疗后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评价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6周后, BRMS减分明显,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少而轻。结论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不亚于已经达到公认的喹硫平对双相障碍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永坚;徐昌武;郑朝盾;蒲绮霞;陈庆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选取2007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成2组,各21例,观察组使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100.0%(21/21),痊愈率为71.4%(15/21),随访8个月复发率为4.8%(1/21),随访18个月复发率为9.5%(2/21);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5.2%(20/21),痊愈率为47.6%(10/21),随访8个月复发率为19.0%(4/21),随访18个月复发率为28.6%(6/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近期与远期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对比单用针灸治疗痊愈率要提高,更能有效控制近期与远期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滕红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301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553个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图、随访结果以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超声弹性成像的评分标准为:良性病变为1~3分,恶性病变为4~5分,在弹性评分中小于4分为良性病变,大于或等于4分为恶性病变,其准确度为94.59%,特异性为93.10%,敏感性为96.37%,在本研究的良性病变组中,弹性应变率的比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肿瘤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大力推广。
作者:冯庆艺;叶富永;曾洲红;苏国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的钙浓度腹膜透析液对于尿毒症患者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初次进行CAPD(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将其分成低钙组、标准钙组,对其进行正规的CAPD治疗,同时口服碳酸钙,然后观察患者情况。结果在对患者治疗6个月以后,标准钙组患者的高磷血症、高钙血症加重,低钙组患者的钙磷乘积、血清磷、血清钙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降低。结论低钙浓度的腹膜透析液能够减少尿毒症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同时可以延缓发生并发症。
作者:严功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回顾分析了中药炮制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总结。结果中药炮制可改变药物中含有的苷类成分的量,从而改变药物的性能,能够缓和药性,并使药物的毒性降低,从而增强药效。
作者:朱阳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和同期77例无房颤者(对照组)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比其大P波时限(Pmax)、小P波时限(Pmin)和P波离散度( Pd)。统计两组房早的起源部位。结果观察组的Pmax、Pmin及Pd均较对照组大,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69,3.95和5.78,均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房早起源均以左房上部起源的居多,分别占80.0和72.7,均多于同组其它部位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义(均P<0.01)。两组各房早起源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是确定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重要检查方法及是预测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可靠指标。阵发性房颤绝大多数由房早诱发,房早起源均以左房上部起源的居多。
作者:蔡宏华;陈欣欣;邓兆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0.2%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时对肝硬化患者行肝脏部分切除术时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右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复合麻醉组( GEA组)和单纯全麻组( GA组),各30例。 GEA组复合硬膜外麻醉。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以异氟醚、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维持Entropy指数40~55。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 T0)、麻醉诱导前和后( T1和T2)、插管时( T3)、切皮( T4)、手术探查( T5)、术毕( T6)、拔管时( T7)的HR和MAP,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的情况。结果 T2时GEA组HR和MAP较GA组下降更显著( P<0.05)。 T3和T7时GA组的HR及MAP较T0升高,GEA组维持在较稳定水平,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GA组比较,GEA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时间均缩短(P<0.05)。 GEA组出现苏醒期躁动2例(6.7%),明显低于GA组的9例(30%)(P<0.05)。结论0.2%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效果要优于单纯全麻。
作者:陈伟志;林红;梁万益;陆光泽;麦秋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会厌囊肿摘除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手术效果。方法将24例患有会厌囊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表面麻醉下射频治疗,治疗组采用全麻下会厌囊肿摘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喉部生理功能恢复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会厌囊肿摘除术对患有会厌囊肿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薛远琼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