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柴朴颗粒对难治性哮喘的治疗作用分析

王建华

关键词:柴朴颗粒, 难治性哮喘,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观察柴朴颗粒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难治性哮喘的患者56例,按随机双盲法分成2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朴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9.3%(25/28),对照组为71.4%(20/28),两组疗效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朴颗粒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内分泌功能,从而减少反复发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轻、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运动改善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轻、中度NAFLD(运动组)45例,健康者(对照组)45例,对NAFLD组进行1年的中等强度跑步运动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人员身高、体重,测定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 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抵抗素,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运动前,NAFLD组(运动组)BMI、HOMA-IR、TG、LDL-C、AST、ALT、抵抗素均明显升高(P<0.01),TC升高(P<0.05),肝/脾CT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NAFLD组BMI、HOMA-IR、TG、LDL-C、AST、抵抗素比运动前均明显下降(P<0.05),ALT明显下降(P<0.01),肝/脾CT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降低机体抵抗素的表达可能是运动改善NAFLD的机制之一。

    作者:徐丽英;梁小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肾集合管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例1,男,28岁,查体发现左肾占位3 d于2008年4月2日入院。泌尿系超声:左肾中上部实性占位,约86 mm ×76 mm。腹部CT:左肾肿块,考虑肾癌,左肾多发囊肿。 cT-NM分期T2N0M0,全麻下行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左肾集合管癌。术后行免疫治疗,12个月后发现骨转移,调整应用索拉非尼靶向治疗,术后存活30个月。例2,男,78岁,左腰痛1个月伴无痛肉眼全程血尿3d于2009年12月16日入院。泌尿系B超:左肾上极皮质增厚,可见35 mm ×34 mm低回声区,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质,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腹部增强CT:考虑左侧肾癌,累及左肾上极肾窦、肾实质及左侧输尿管,伴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 cTNM分期T3 N2 M0,全麻下行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左)肾集合管癌(部分癌巢呈移行细胞癌形态),CK7、CK(低分子量),34BE12和Vim阳性、CK(高分子量)弱阳性。术后行免疫治疗,6个月后死亡。

    作者:杨占坡;周文辉;徐子强;马洪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对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的护理分析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玻璃体注气术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综合措施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疼痛程度和排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缩短排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赵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将10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的心率失常改善总有效率高达88.68%,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心率失常情况,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廖霓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浆D-二聚体、脑利尿钠肽(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AC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差异及其与ACS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将观察组80例患者按照冠脉病变支数不同分为单支组16例、双支组38例、三支组26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结果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浆D-二聚体、脑利尿钠肽(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浆D-二聚体、脑利尿钠肽(NT-proBNP)水平来辅助ACS诊断和评估治疗预后。

    作者:覃兴航;周国庆;傅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辩证施治治疗胃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施治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胃痛患者的病情分为饮食停滞、脾胃虚寒、寒邪客胃、肝气犯胃、胃阴亏虚、肝胃郁热、瘀血停滞7型论治。结果辨证施治治疗胃痛总有效率为91.8%。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胃痛疗效确切。

    作者:谭锦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患者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治疗,疗程12w,分别在治疗前后用PANSS和TESS评价其治疗效果和有无副作用。结果经齐拉西酮治疗后的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阳性、阴性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的评分都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黄桥生;孙红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标准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护理前后焦虑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程度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程度,对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志如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以2009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强化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护患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较低,护患满意率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对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强化疼痛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痛苦、增进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向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体型对运动性蛋白尿的影响

    对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6个运动项目11~19岁运动员317人进行运动性蛋白尿的分析,并对反复产生蛋白尿的3个案例进行追踪调查,分析体型对运动性蛋白尿的影响。

    作者:韦柳娇;宣鋆;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老年人100例,进行骨密度和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比较不同骨密度组的维生素D水平。结果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比例均较低。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及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均较高,但骨密度与维生素D水平无相关性。

    作者:梁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围术期护理配合

    抽取82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电切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成汉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两种麻醉方式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拟行选择性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法,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气腹后和拔管后HR、MAP、血糖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而PETCO2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躁动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麻较单纯全麻更安全,可有效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俊岭;莫惠飞;骆智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EDTA-K2抗凝剂对PLT的影响

    目的观察研究EDTA-K2抗凝剂对血小板计数( PLT)检测结果的影响,总结其临床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送检的血液标本444份,其中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有228份,设为A组,对A组中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检测后结果与镜检结果比较有差异的标本,再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预稀释功能检测PLT有198份,设为B组,直接取末梢血应用人工计数测定PLT有216份,设为C组,分别参考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对比三组PLT测定的结果。结果 A组PLT测定值显著低于B组和C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间PLT检测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入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的结果存在PLT假性降低的可能,临床建议可采取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预稀释功能或者直接取末梢血应用人工计数测定PLT,能够提高检测准确率,而前者操作更为简便,且能有效减少EDTA-K2抗凝剂造成的PLT测定误差,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标本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探析

    选取500例老年患者,将其中实施应对策略前住院的2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实施应对策略后住院的25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统计并对比实施应对策略前后老年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护理问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发生率、睡眠质量差发生率及各类护理问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策略可有效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徐文霞;樊利娟;汤雪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曲美他嗪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将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内科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曲美他嗪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曲美他嗪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对内科急诊治疗中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及现状分析

    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急诊内科的患者110例,分析其抗生素处方,并统计分析抗生素的具体用药情况。根据药理作用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组110例处方中,共有3例使用不当,占2.7%,其中1例为急性支气管炎,1例为病毒性疾病,1例为发热;经验用药正确率为97.3%。急诊内科疾病多较急较危,多在药敏试验以及感染病原菌鉴定结果之前就需进行用药,多为经验用药,临床医生需全面对于各类疾病临床症状的认知程度,以提高抗生素的经验性用药准确率。

    作者:张伟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0例临床疗效分析

    将40例符合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即采用PPH手术加硬化剂注射治疗,加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结果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有效率达100%;并且术后没有出现大出血、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患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病毒唑疗,治疗组采用病毒唑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2.1%。两组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婴幼儿可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减少住院d数、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张佩芳;肖满田;钱兴国;游炳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29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精神药物处方时点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我院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从而合理地指导其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1日住院的129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联合用药方面调查发现,单一用药为主,比例为62.0%,二联用药占23.3%,三联以上用药较少。药品使用频率调查发现,氯氮平居第一位,占33.3%(43/129);之后依次为利培酮(31.0%)、丙戊酸钠(29.5%)等。结论我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药物使用比较合理,其中丙戊酸钠大量使用需要引起注意。

    作者:温全胜;卢文芬;洗美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