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内营养鼻饲和抑酸剂预防危重病人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对比

林惠旻;黄斌;覃涛

关键词:肠内营养, 抑酸剂, 上消化道出血
摘要:目的比较采用肠内营养鼻饲和抑酸剂预防危重病人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抑酸剂治疗组和肠内营养鼻饲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抑酸剂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肠内营养组[1]。结论使用抑酸剂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要好于单纯使用肠内营养鼻饲。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患者术后1例护理

    患者,女,37岁,孕1产0,孕38+2 w,因“阴道流水2+h”于2012年3月10日4:00来我院急诊就诊,羊水深Ⅱ度,B超检查提示:宫内孕,单胎头位,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胎心监护示:晚期减速,因胎儿有宫内窘迫的可能,于急诊即刻行剖宫产术,术中分娩一男活婴,重3100g,Apgar评分7’,术中出血200ml,术后给与抗炎补液治疗,实验室检查结果:甲肝、丙肝阴性;乙肝表面抗体、核心抗体(+),其余项(-);谷丙转氨酶402 U/L;谷草转氨酶197 U/L;总胆红素37.62μmol/L (直接胆红素20.99μmol/L 间接胆红素16.63μmol/L);血糖3.3mmol/L;乳酸脱氢酶382U/L;总蛋白57.9g/L;白蛋白27.3g/L;患者家属诉患者1个月前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油腻等胃肠道症状,于2012年3月11日因剖宫产术后1d,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收入我院监护室,入院后继续给与抗感染,补充蛋白及保肝治疗,于3月14日复查生化实验结果:谷丙转氨酶124 U/L;谷草转氨酶82 U/L;总胆红素26.81μmol/L (直接胆红素16.56μmol/L间接胆红素10.25μmol /L);血糖3.36mmol/L;病情好转于2012年3月15日出院转入专科医院继续治疗。

    作者:刘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探析

    选取500例老年患者,将其中实施应对策略前住院的2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实施应对策略后住院的25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统计并对比实施应对策略前后老年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护理问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发生率、睡眠质量差发生率及各类护理问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策略可有效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徐文霞;樊利娟;汤雪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肾集合管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例1,男,28岁,查体发现左肾占位3 d于2008年4月2日入院。泌尿系超声:左肾中上部实性占位,约86 mm ×76 mm。腹部CT:左肾肿块,考虑肾癌,左肾多发囊肿。 cT-NM分期T2N0M0,全麻下行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左肾集合管癌。术后行免疫治疗,12个月后发现骨转移,调整应用索拉非尼靶向治疗,术后存活30个月。例2,男,78岁,左腰痛1个月伴无痛肉眼全程血尿3d于2009年12月16日入院。泌尿系B超:左肾上极皮质增厚,可见35 mm ×34 mm低回声区,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质,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腹部增强CT:考虑左侧肾癌,累及左肾上极肾窦、肾实质及左侧输尿管,伴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 cTNM分期T3 N2 M0,全麻下行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左)肾集合管癌(部分癌巢呈移行细胞癌形态),CK7、CK(低分子量),34BE12和Vim阳性、CK(高分子量)弱阳性。术后行免疫治疗,6个月后死亡。

    作者:杨占坡;周文辉;徐子强;马洪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轻、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运动改善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轻、中度NAFLD(运动组)45例,健康者(对照组)45例,对NAFLD组进行1年的中等强度跑步运动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人员身高、体重,测定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 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抵抗素,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运动前,NAFLD组(运动组)BMI、HOMA-IR、TG、LDL-C、AST、ALT、抵抗素均明显升高(P<0.01),TC升高(P<0.05),肝/脾CT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NAFLD组BMI、HOMA-IR、TG、LDL-C、AST、抵抗素比运动前均明显下降(P<0.05),ALT明显下降(P<0.01),肝/脾CT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降低机体抵抗素的表达可能是运动改善NAFLD的机制之一。

    作者:徐丽英;梁小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

    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9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资料,本组3例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穿刺侧肢体护理、疼痛护理、发热护理等。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3例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5~15min止血,1~5d内血性恶露逐步减少,未再次发生异常阴道出血,平均住院10.5d,治愈率为100%,出院后半年内的随访显示3例患者子宫均按期复旧,恢复正常排卵与月经。对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保证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艳;张海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及动力髋钢板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随访观察6~18个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28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来说,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具有更佳的疗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小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与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为一侧或者双侧心腔扩大,合并心肌肥厚,伴有收缩期心肌泵血功能障碍的疾病,患者往往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的死亡率较高。导致扩张型心肌病的原因较多,且临床治疗方法多样。本文从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病因方面,分析了感染、自身免疫、细胞免疫和基因等方面引起疾病发生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分析了内外科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莹;邓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未婚初次妊娠妇女无痛人流护理分析

    对我院124例未婚初次妊娠妇女采用无痛人流,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组患者无痛人流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病人均无疼痛、不适感出现,阴道出血较少,未发生麻醉意外或术后并发症。经过护理,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较明显。对未婚初次妊娠患者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有助于消除其紧张情绪,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减少不良反应,从而保证人流术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国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频电刀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高频电刀辅助小切口行兰阑尾切除术53例,并与传统手术对照,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手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改善,且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刀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切口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覃志新;卢磊能;周国安;吴斌;王玉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体型对运动性蛋白尿的影响

    对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6个运动项目11~19岁运动员317人进行运动性蛋白尿的分析,并对反复产生蛋白尿的3个案例进行追踪调查,分析体型对运动性蛋白尿的影响。

    作者:韦柳娇;宣鋆;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牙周炎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

    将入住我院的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的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慢性牙周炎护理方法,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还采用完善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在治疗慢性牙周炎上疗效是积极的,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薛月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89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 MTX)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89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愿意接受保守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MTX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对两组患者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β-HCG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MTX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燕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柴朴颗粒对难治性哮喘的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柴朴颗粒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难治性哮喘的患者56例,按随机双盲法分成2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朴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9.3%(25/28),对照组为71.4%(20/28),两组疗效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朴颗粒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内分泌功能,从而减少反复发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超声动态三维弹性成像技术在正常睾丸检查中应用的初步研究①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弹性成像(3D-UE)技术用于正常睾丸检查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图像特点。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受检者行行2D-UE及3D-UE检查,观察其3D-UE声像图的稳定性,分析其3D-UE声像图与2D-UE声像图的异同。结果30例受检者均获得稳定3 D-UE声像图,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睾丸实质中心部分主要由均匀的灰阶编码及混杂的红色区域组成,睾丸实质边缘区域呈蓝色,外周呈红色周边带。结论4D-UE可用于反应睾丸及周围组织的相对硬度,有望为临床检测睾丸硬度提供一种可靠、无创、便捷的新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陈菲;邱少东;吴芳;徐剑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301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553个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图、随访结果以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超声弹性成像的评分标准为:良性病变为1~3分,恶性病变为4~5分,在弹性评分中小于4分为良性病变,大于或等于4分为恶性病变,其准确度为94.59%,特异性为93.10%,敏感性为96.37%,在本研究的良性病变组中,弹性应变率的比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肿瘤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大力推广。

    作者:冯庆艺;叶富永;曾洲红;苏国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效果

    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4例食晚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给予治疗,研究组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给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比较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道癌,能够提高患者存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没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卓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对比。方法13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抗Hp四联疗法,治疗组主要药物为埃索美拉唑,对照组主要药物为奥美拉唑。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1%(58/63),高于对照组82.6%(57/69),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9/63),高于对照组86.9%(60/69),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优于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方案。

    作者:汪满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将10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的心率失常改善总有效率高达88.68%,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心率失常情况,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廖霓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双能量减影在气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 DR)摄影中的双能量减影( DES)在气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5日~2012年10月12日我院收治的气胸患者60例采用DR和DES图像检查,并对比分析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对于中、重度气胸两组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对于轻度气胸而言,DES的检出率较DR高( P<0.05)。结论双能量减影在气胸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DR高,临床应给予关注。

    作者:何志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衰的疗效,分析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充血性心衰中的作用。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强心、利尿、扩血管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患者的劳动耐力、心功能、心率等有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减轻心衰症状,还能改善心脏功能,从而改善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临床预后,对充血性心衰具有良好疗效,为治疗充血性心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李姜溶;刘同奇;赵欣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