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痴呆鼻饲患者易发误吸的预防护理

李宝香;黄小蓉

关键词:老年痴呆, 鼻饲, 误吸, 预防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老年痴呆鼻饲患者采取预防误吸的措施,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住院的28例进行处理。28例老年痴呆鼻饲患者在此2年中发生误吸的有6例,发生率21.4%。对于老年痴呆鼻饲患者做好鼻饲护理,减少误吸发生率,降低并发症及相关的死亡率,对临床治疗和患者带来很大益处。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在基层医院普通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本社区服务中心就诊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切口愈合情况、感染情况进行追踪观察,探讨抗生素在基层医院普通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基层医院普通外科手术中抗生素的使用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为主。100例普外手术患者中预防性给药75.00%,治疗性给药25.00%;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占88.3%;切口感染率为3.3%。抗生素在基层医院普通外科手术中使用广泛,在严格把握指征以及应用时机的情况下有利于患者切口的愈合。

    作者:曾建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在血透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选取6例双腔长期性置管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患者置管方法、适应证、导管使用方法以及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分别发生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2例患者存在血流障碍,共透析16次;2例患者血管内形成血栓。对于长期应用双腔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正确应用留置导管与封管方法并实施卫生宣教,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春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奥曲肽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消化吸收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对照组30例患者经奥美拉唑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30例患者经奥曲肽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吸收道出血,且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使用,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止血的患者。

    作者:邵浩淼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病区医嘱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分析

    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6~12月20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区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不合理用药58份(29%),主要原因:单次剂量过大,溶媒选择不当,超适用症用药,联用不合理等方面。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仍然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监管。

    作者:袁珍娥;郭清文;朱淑萍;蒋申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探析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形成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观察并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状况、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另选4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监测并对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值为26.44±8.99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6例(67.65%);颈动脉斑块43例(63.24%)同型半胱氨酸值为28.23±9.42μmol/L,无颈动脉斑块25例(36.76%)同型半胱氨酸值为22.90±5.22μmol/L;健康对照者同型半胱氨酸值为11.56±7.34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3例(6.25%),有颈动脉斑块4例(8.33%)。伴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P<0.05),颈动脉斑块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作为脑梗死诊断、治疗依据,还可反应颈动脉斑块形成状况。

    作者:张桂芳;郝孝盈;王骐;张钦军;曾军燕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就诊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治疗,20mg/次,2次/d;观察组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0.25g/次,2次/d)治疗,4w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汉成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山蜡梅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抗炎、补液等相同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再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试验组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山蜡梅叶颗粒”,治疗7d后比较两组病例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93.8%(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山蜡梅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见效快、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道荣;郭韶华;张春根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复方卡托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

    随机将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复方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个疗程后将两组在总有效率、心率、血压变化、超声心动图指标、6min步行试验等指标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联合组具有明显优势。复方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具有疗效佳、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时海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侧切术在陈旧性肛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内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采用后正中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41/42),对照组总有效率92.86%(39/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治疗陈旧性肛裂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每组56例。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采用韦氏记忆量表-第三版的空间广度测验(WMS-Ⅲ SST)、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简单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分别对工作记忆、言语记忆和视觉记忆领域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的WMS-Ⅲ SST HVLT-R 和BVMT-R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周后,两组的HVLT-R 和BVMT-R得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在治疗后的WMS-Ⅲ SST得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利培酮治疗前后WMS-Ⅲ SST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具有改善作用,阿立哌唑对某些记忆功能改善优于利培酮。

    作者:胡茂荣;姜淑珍;占海燕;胡斌;鲍成;余斌;周朝雄;吴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桂枝茯苓丸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体会

    选取2013年4月~2013年7月期间,门诊卵巢囊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西药治疗,研究组使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小腹坠痛等改善时间优于常规组。针对卵巢囊肿患者使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桂微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0~2012年接受的剖宫产产妇80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盐酸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对两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效果的比较中,观察组麻醉阻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旭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选取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胜龙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责任护士包干病人、改变排班模式,责任护士对包干的病人实施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质量、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肖利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方法。方法将8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MRI与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浆液性囊性肿瘤(SCN)32例,黏液性囊性肿瘤(MCN)28例以及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20例。结果 SCN患者中,形态为分叶状,囊小且多,且均具有中心痕,T2WI可显示其囊性特征;MCN囊大而少,边缘绝大多数为光滑;IPMN与胰管之间进行相连,单房者一般多表现为杵状指样的囊,多房者囊的形态较多。结论将MSCT与MRI应用于常见的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之中,其影像学表现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性作用。

    作者:徐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56例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2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平均止血时间以及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龚双秋;陈永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后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中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腰椎滑脱患者60例,分成A、B、C组,分别进行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自体骨植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术后定期随访,比较其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年各组患者腰椎滑脱均获完全复位,未出现固定螺钉松动、拔出、断裂及腰椎再滑脱现象。椎体融合率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与C 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Nak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腰椎滑脱患者因合理选择植骨方式。

    作者:杨勇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患病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治疗策略,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调查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67例,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数据。结果6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患病率为61%,抑郁患者中独身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抑郁患者,而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则明显偏低,进一步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文化程度,及透析充分性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患病率高,与婚姻状况,肾性贫血,慢性炎症及营养状态有关,其中婚姻状况,血红蛋白的水平可能是重要的相关因素。

    作者:杨雄;任世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电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强化降脂、抗血小板、抗凝、对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加以电针治疗,连续治疗4w,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 进行肢体运动能力评价、Bae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电针治疗4w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电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纯;刘健;林秋虹;曾统军;古明高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小儿静脉基础麻醉术后苏醒的影响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40例择期行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全身麻醉的患儿做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组(瑞芬太尼组)和B 组(芬太尼组)进行麻醉效果对比。结果两组在麻醉平均持续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需纳洛酮拮抗率60%,B组为80%,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恶心、呕吐5例,明显低于B组20例(P<0.05)。小儿静脉基础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苏醒早,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呈较高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洪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