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玲;柯俊
目的:对H型高血压与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的关系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非卒中症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以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为依据,将普通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性高血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76例。在对患者进行头部MRI确诊后,选出其中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就对照组与治疗组两者中无症状脑梗死的血压和发病率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高同型半胱氨酸性高血压组)中无症状脑梗死的血压值和发病率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针对这种情况,应在老年人的常规体检中加入Hcy检测项,及早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病症,并及时进行药物干预,降低发病率。
作者:陈红斌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胃溃疡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行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4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等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复发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13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试验组患者中,18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比较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愈后的1年时间里,对两组治愈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发现,对照组8例复发,复发率为61.5%;试验组4例复发,复发率为22.2%,比较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于单纯以西药进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西药联合佐治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更佳,总有效率更高,且对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有明显的减轻作用,降低复发率。
作者:徐宏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并讨论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收治的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90例作为此次临床实验的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分别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诊断和红外线扫描诊断,两种诊断方法同时使用,后采用病理组织活检判断病因,通过诊断结果是否为恶性病变和诊断的正确率比较出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乳腺钼靶摄影技术检查后发现良性病变36例,其中脂肪瘤1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乳腺纤维瘤10例,乳腺大导管乳头状瘤4例。36例患者通过病理活检验证实33例诊断正确,1例尚未确诊,2例诊断错误。乳腺钼靶摄影技术的诊断正确率为91.67%。而采用红外扫描诊断的正确率为64.44%。通过乳腺钼靶摄影技术检查后发现恶性病变54例,其中乳腺癌20例,乳腺恶性淋巴瘤15例,乳腺分叶状囊肉瘤10例,乳腺髓样癌9例。54例患者通过病理活检验证实50例诊断正确,1例尚未确诊,3例诊断错误,钼靶摄影技术诊断正确率为92.59%,而红外扫描诊断的正确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诊断相对精确,不会耽误诊断及及时治疗,在临床上对于病因的判断具有积极意义,虽然其检查所需费用较高,但还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何淑韫;赵幼平;李汝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的面对治疗,促进康复。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50例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撮痧和刮痧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采用中药舒经活络、芳香化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撮痧和刮痧手段联合中药治疗痧病疗效显著,具有简捷实用、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爱萍;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预先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各100例,对产后48h内产妇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预先镇痛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术后镇痛组,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预先镇痛是一种简便而安全的方法。
作者:徐仁美;陈鹏;郭韶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方法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75.4±10.4min,出血量为600.5±93.8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2.1±14.8min,出血量为788.4±122.8ml,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具有比较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方面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TG、LDL、TC、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指标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对于血压、血脂的控制效果十分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余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采用口服利巴韦林,部分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探讨和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退热治疗和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口服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显效22例,占88.0%;有效2例,占8.0%;无效1例,占4.0%;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14例,占56.0%;有效5例,占20.0%;无效6例,占24.0%;治疗总有效率为76.0%。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42<0.05)。两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腹泻,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结论对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采用口服利巴韦林,部分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减少呕吐、惊跳、抖动、嗜睡等症状,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彭婉君;陈丽;黄妙霞;骆庆明;赵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黄亚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创清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2.5±8.3min和88.7±12.7min,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30.5±10.2 ml和301.8±80.2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清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好,安全性较高,具有大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雄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我院妇产科80例分娩孕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试验组给以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对两组孕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7例出现产后出血,占17.5%,产后2h内的平均出血量236.8±69.7ml;试验组中3例出现产后出血,占7.5%,产后2h内的平均出血量145.2±49.5ml,比较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3例有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率为7.5%;试验组中2例有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率为5%,两组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用于分娩孕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良好,不但能有效减少产妇出血量,且不会给产妇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良药,值得在临床中普及使用。
作者:周爱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100例白内障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病人50例。对两组白内障病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而对照组依照原来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1]。观察并作好记录,收集两组白内障患者的不同体验,如护理时间满意度、护理期间的疗效、医院护理质量等。结果观察组病人更加满意自己在医院期间接受的护理,更了解自身病情以及有关白内障的健康知识,较之对照组对医院及临床护理接受度、认同度高。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在各个方面改善了传统的护理方法,弥补了过去容易出现的漏洞,并且有条不紊的分层列项,让白内障患者接受程序化的服务,较之原来更加贴心、细致,病人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护理进程,心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在临床护理中,这种方法无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121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PFNA组和DHS组,PFNA组84例,DHS组37例。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的治疗效果优于DHS组。结论采用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创伤轻、恢复快、功能恢复佳、生物力学特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进行小儿短小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用时、术后睁眼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雷在卫 刊期: 2013年第15期
1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7例,治疗组101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口服加咽鼓管吹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做鼓室注药,两组均5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4%,治疗组有效率为9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作者:孙宏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择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单一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睡眠情况。结果对照组64.81%患者睡眠障碍得以缓解,观察组90.74%患者睡眠障碍得以缓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是比较有效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何敏;龙菽芬;刘仕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析术前放化疗对改善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I期~III期胃癌患者18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术前A组(同步放化疗组)63例、B组(单纯术前放疗组)64例、C组(直接手术组)58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放疗后肿瘤缩小情况及患者生存率、复发率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肿瘤较术前显著缩小,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相比,A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A、B、C组术后1、3、5年的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B、C组,A组中位生存时间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胃癌患者应用放化疗同步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洪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给予两组患者吸氧、局部或者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养阴清肺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养阴清肺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