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崇波
将6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717解毒合剂口服,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6天。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717解毒合剂能够有效治疗蝮蛇咬伤。
作者:严张仁;王万春;黄春华;黄港;吴允波;李燕芳;谌莉媚;龚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创清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2.5±8.3min和88.7±12.7min,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30.5±10.2 ml和301.8±80.2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清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好,安全性较高,具有大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雄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分析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9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12%,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4.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以及肌酐等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可以显著减缓患者肾衰竭的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因此,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值得在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樊烨;李绚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首次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首次手术的甲状腺良性疾病肿患者76例,按不同术式分为甲状腺全切除术组和次全切除术组,各38例。术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1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χ2=1.871,P>0.05);术后随访1年全切组复发率为5.3%,明显低于次全切组(21.1%)(χ2=7.982,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的首次手术治疗中效果显著,较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术有更低的术后复发率,降低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的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清热益气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黄连素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两小时血红蛋白(2hp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FPC、2hpg、FINS、ISI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明显,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作者:袁卉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择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840例泌尿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0例。均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盐酸阿呋唑嗪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经碎石后给予硫酸阿托品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输尿管结石患者经治疗后肾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结石完全排出率以及排石所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合适的平滑肌松弛剂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治疗泌尿结石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结石完全排出率,降低患者肾绞痛发生率,缩短排石所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析脑出血患者院前抢救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对299例脑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经院前抢救送入院的病人为治疗组(158例),未经院前抢救送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1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恶化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恶化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脑出血患者多数起病急,急性期的死亡率高,通过院前抢救可明显降低恶化率及死亡率。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院前抢救,可以延长患者生命、降低并发症,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王建芳;施靖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121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PFNA组和DHS组,PFNA组84例,DHS组37例。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的治疗效果优于DHS组。结论采用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创伤轻、恢复快、功能恢复佳、生物力学特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来我院做耳鼻喉手术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方法上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主动配合程度以及哭闹率,调查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主动配合率,观察组为88%,对照组为75%,哭闹或不合作的患儿,观察组为12%,对照组为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7.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不同年龄的患儿以及手术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了患儿对手术的配合程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可以让家属放心,减少护患关系的摩擦,提高护患之间的和谐交往。
作者:曹月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100例白内障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病人50例。对两组白内障病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而对照组依照原来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1]。观察并作好记录,收集两组白内障患者的不同体验,如护理时间满意度、护理期间的疗效、医院护理质量等。结果观察组病人更加满意自己在医院期间接受的护理,更了解自身病情以及有关白内障的健康知识,较之对照组对医院及临床护理接受度、认同度高。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在各个方面改善了传统的护理方法,弥补了过去容易出现的漏洞,并且有条不紊的分层列项,让白内障患者接受程序化的服务,较之原来更加贴心、细致,病人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护理进程,心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在临床护理中,这种方法无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患者9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的氯氮平进行治疗,共治疗8w。以阳性和阴性综合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I组总有效率为50.00%,Ⅱ组总有效率为73.33%,Ⅲ组总有效率为96.67%,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TESS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大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宇晖;曹青;陈文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70例特异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健脾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两组均外用凡士林软膏。疗程为4w。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7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7.1%;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3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51.4%,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运用益肺健脾法能够有效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期特异性皮炎。
作者:胡太平;马骏;严张仁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外科经超声诊断乳腺癌患者及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癌患者60例,对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的超声诊断数、声像表现、血流信号检测情况以及病理诊断符合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54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50例,其余4例患者分别为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纤维腺瘤伴灶性钙化1例以及乳腺增生结节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邵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配合肩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等康复训练。经过3个疗程的康复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主动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对照组的康复程度明显低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肩周炎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作者:李少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经口服降糖药无法达到满意降糖效果的2型糖尿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使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治疗半年,观察记录患者血糖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半年的治疗,使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和≤6.5%者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加服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改善血脂代谢,同时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作者:董小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脑肠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素和胆囊收缩素的观察,探讨脑肠轴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方法35例FD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禁食后插入消化道动力测压管,分别于MMC的Ⅰ、Ⅱ和Ⅲ期采静脉血,用胃动素检测试剂盒测量MTL值。所有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禁食8~10h,空腹抽取静脉血2ml 后,进标准脂肪餐,每隔30min 抽取静脉血2ml,一共抽取5次,0、0.5、1、1.5和2h,胆囊收缩素(CCK)ELISA试剂盒测量CCK水平。结果 FD组各消化间期的血浆胃动素值均低于健康志愿组,其中消化Ⅱ期和消化Ⅲ期的胃动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FD组进脂餐前后0、0.5、1.0、1.5和2h CCK 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志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D组进脂餐后,CCK水平不断升高,1.5h达到峰值,2h开始下降。正常健康志愿组进餐后,CCK水平也不断升高,1h达到峰值,1.5h开始下降。结论胃动素和胆囊收缩素作为重要的脑肠肽,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D患者的胃动素水平降低,胆囊收缩素增高。
作者:汪江波;李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采用口服利巴韦林,部分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探讨和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退热治疗和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口服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显效22例,占88.0%;有效2例,占8.0%;无效1例,占4.0%;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14例,占56.0%;有效5例,占20.0%;无效6例,占24.0%;治疗总有效率为76.0%。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42<0.05)。两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腹泻,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结论对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采用口服利巴韦林,部分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减少呕吐、惊跳、抖动、嗜睡等症状,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彭婉君;陈丽;黄妙霞;骆庆明;赵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早期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分析两组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并随访生存资料。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P<0.01)、肛门排气时间(P<0.05)、进食流质时间(P<0.05)和住院时间(P<0.05)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86% vs 5.71%,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较好。
作者:秦青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为94.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减缓患者反复发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朱月斌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预先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各100例,对产后48h内产妇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预先镇痛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术后镇痛组,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预先镇痛是一种简便而安全的方法。
作者:徐仁美;陈鹏;郭韶文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