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考红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121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PFNA组和DHS组,PFNA组84例,DHS组37例。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的治疗效果优于DHS组。结论采用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创伤轻、恢复快、功能恢复佳、生物力学特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心绞痛严重者加用硝酸甘油,症状改善后停用各类抗心绞痛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倍它乐克、三磷酸腺苷以及维生素B1进行联合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患者各项指标及缓解心绞痛表现,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徐森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2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急诊手术18例,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2例。Ⅰ期肿瘤切除吻合12例(右半结肠9例,左半结肠3例),Hartmanns手术4例,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3例,单纯梗阻近侧造瘘1例。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98.6±10.8min,出血量为176.8±10.2ml,术后禁食3~7d,术后3~6d肛门排气排便,术后9~11d伤口拆线,平均住院时间24d。共有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2例,经积极处理后愈合;肺部感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是由于术后出现腹腔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根据其病情与躯体情况的不同,综合判断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不可盲目进行一期吻合切除术。在术中要做好肠道灌洗并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从而保证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先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0例手足口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单独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清瘟败毒饮汤剂进行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在疼痛消失的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口腔疱疹症状消退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谢晓灵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胃溃疡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行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方面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TG、LDL、TC、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指标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对于血压、血脂的控制效果十分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余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量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2月接收婚检青年共3560例,对存在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与血红蛋白量进行检测,以了解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液学参数特点。结果3560例受检青年中,地贫筛查阳性率为29.8%。对基因型进行分析可得,其中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9.0%,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15.0%。所有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与血红蛋白含量均较正常人低(P<0.05)。结论对婚检人群检测平均红细胞体积与血红蛋白量对于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作为地中海贫血辅助筛查的依据。
作者:黄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对2009年10月~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27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应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单用缩宫素进行产后出血治疗的276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产妇产下胎儿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研究发现,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患者有着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叠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殷美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绝经前期子宫肌瘤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97/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65/10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用于绝经前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明显,对比单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助于迅速消除临床症状,促子宫体积缩小,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我院妇产科80例分娩孕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试验组给以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对两组孕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7例出现产后出血,占17.5%,产后2h内的平均出血量236.8±69.7ml;试验组中3例出现产后出血,占7.5%,产后2h内的平均出血量145.2±49.5ml,比较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3例有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率为7.5%;试验组中2例有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率为5%,两组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用于分娩孕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良好,不但能有效减少产妇出血量,且不会给产妇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良药,值得在临床中普及使用。
作者:周爱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观察1w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用药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及凝血四项检查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使用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福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的面对治疗,促进康复。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黄亚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浅谈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控制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12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用药指导及药物治疗,未进行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在同一时间段内降压的效果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后,降压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春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需要进行剖宫产二次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剖宫产二次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胎头娩出的时间、切皮到进腹的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术式选择,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手术的难度。
作者:高清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和2012年各300例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比较分析我院2010年和2012年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联用情况。结果2010年与2012年我院抗生素联合用药率均较高,2012年我院抗生素联合使用率较2010年有所增长,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不合理联合用药率和不合理用药率较2010年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我院抗生素联合用药情况明显,实施有效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后,不合理联用和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改善,但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郭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尿蛋白定量与晨尿和随机尿白蛋白肌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对24h尿蛋白定量、随机尿ACR、晨尿ACR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尿蛋白平均5.9±2.5g/24h。随机ACR平均585.3±263.4mg/mmol,晨尿ACR平均572.7±251.4mg/mmol,24h尿蛋白定量与随机ACR系数(r=9.123)和晨尿ACR系数(r=0.928)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就子痫前期尿ACR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国内报道不多,且尿蛋白定量与子痫前期晨尿和随机尿的相关性报道不多。本次就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晨尿ACR和随机尿ACR测定有较小差异,且时间相关限制较小,故随机尿ACR临床使用价值更显著,在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梁惠虹;梁燕梅;黄丽云;杜伟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方法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75.4±10.4min,出血量为600.5±93.8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2.1±14.8min,出血量为788.4±122.8ml,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具有比较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配合肩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等康复训练。经过3个疗程的康复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主动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对照组的康复程度明显低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肩周炎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作者:李少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或后正中入路行腰椎融合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椎旁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进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两组各30例,分别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术前和术后外周血肌酸磷酸激酶值(CK)。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K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正中入路组。肌间隙入路组与后正中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中,经肌间隙入路手术的效果明显好于经后正中入路手术的效果。该方法对椎旁肌的损伤较小,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低,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李旋峰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