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平
我院109例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包括失血护理、异位妊娠护理、卵巢囊肿蒂扭转以及心理护理,研究护理效果。经分类后,患者可以按照病情分为感染性疾病,内出血性疾病,肿瘤并发症和其他疾病;9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15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得到好转;经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100%。妇科急腹症经过对照治疗和临床护理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仕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单一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4%(62/67),对照组为79.10%(53/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消除不适症状,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禹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ETV)治疗,对比肝功能指标和血清HBV-DNA定量的变化,观察疗效。结果两组肝功能指标均好转,治疗组疗效更显著,治疗组血清HBV-DNA含量降低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6w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恩替卡韦(ETV)能有效地改善肝功能,抑制HBV复制,对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莉妮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将6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舒芬太尼组;Ⅱ组舒芬太尼复合特耐组。Ⅰ组手术结束前20 min给予舒芬太尼0.5ug/kg静推;Ⅱ组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特耐40mg,结束前20min给予舒芬太尼0.3ug/kg静脉注射。所有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吸入七氟醚,手术结束时停止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疼痛反应、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等的区别。结果I组和Ⅱ组患者自主呼吸、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发生中等和严重疼痛上有显著差异(P<0.01)。舒芬太尼复合特耐能明显的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且能更好的消除或减少术后疼痛,延长镇痛的作用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所致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红梅;陈明安;黄娜;雷宝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实施自我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标准心功能III、IV级患者92例,随机分为自我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合理饮食、运动、休息、药物观察等;自我管理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设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经过信度及校度检验)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自我管理组患者的饮食管理、药物管理、症状管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自我管理组入院后各项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入院前,P<0.01,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施自我管理可帮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好的改善病情,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仝凤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探讨HCY检测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6月我院体检健康人员101例为对照组,2013年1~6月脑梗塞患者163例为观察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ADVIA 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HCY呈阳性92例,阳性率为56.4%,平均HCY值为17.8±5.21umol/L;对照组阳性率及平均HCY值分别为19.8%及10.2±3.47umol/l,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阳性率及含量均与脑梗塞发病呈正相关,因此HCY检测在脑梗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医院屎肠球菌(EFM)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将临床分离的屎肠球菌进行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到198株屎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痰液和粪便标本,分别占50.0%、30.8%和7.6%,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泌尿外科和呼吸内科。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和2.5%。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结论屎肠球菌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且多耐药率高,治疗困难,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吴小娟;汪泓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收治的确诊并且接受同步放化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放疗及TP方案化疗,治疗组同时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临床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而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
作者:陈猛;吴德林;赵作银;江红;闫桂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单胎初产妇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分娩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意识管理可改善产妇分娩质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眭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7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初产妇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根据产妇需要提供一定帮助;观察组初产妇在助产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助产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在宫口扩张期、胎儿分娩期、胎盘娩出期三个产程花费的时间均少于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对照组分娩时发生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人数均多于观察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针对初产妇在助产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帮助缩短产程时间和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马蔚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分析602对孕前夫妇血液检查的结果,了解孕前人群的主要存在问题及疾病发生率。方法对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本单位进行孕前检查的602对孕前夫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血液检查结果的异常情况。结果男性血液疾病检出率前三位的是ALT异常(30.07%)、白细胞计数异常(7.93%)、HBsAg阳性(4.65%);女性血液疾病检出率前三位的是ALT异常(10.30%)、白细胞计数异常(10.13%)、TSH异常(6.48%)。结论孕前医学检查是保障生育健康和降低新生儿缺陷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蔡新红;陈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牵引配合推拿组和单纯牵引组各42例。牵引配合推拿组采用牵引推拿手法治疗,单纯牵引组仅采用牵引治疗,经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牵引配合推拿组临床治愈14例,占33.3%,总有效率为95.2%,单纯牵引组治愈率为21.4%,总有效率为81.0%,牵引配合推拿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牵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疗效可靠、简单易行的特点,是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4例进行分析,84例患者全部接受中医内科治疗,经过2~3个疗程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后,84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88.6%,其中10例无效,14例有效,22例显效,38例控制。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稳定、安全、成本较低的优点,值得偏头痛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柳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葡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酶谱的影响,证明环磷腺苷葡胺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58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平喘、祛痰、能量合剂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复查心肌酶谱并观察临床疗效。同时对检查结果及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AST、CK、CK-MB、LDH、HB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肌损害有明显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孙剑华;滕云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选取1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照组应用凡士林软膏,均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安全性与凡士林软膏相似,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秀荣 刊期: 2013年第17期
75例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均系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门诊治疗的病例,按就诊顺序半随机分成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常规护理措施。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及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NIH-CPSI)。结果综合护理组干预后的阳性项目数、抑郁因子、恐怖因子、焦虑因子比干预前均降低,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常规护理组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前两组患者NIH-CPSI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NIH-CPSI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评分(P<0.05),且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全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48岁。因反复皮肤及巩膜黄染、尿黄40余年,伴右上腹痛2d就诊。患者自幼就经常出现皮肤及眼睛黄、尿黄,无皮肤瘙痒,亦无其它不适。年轻时曾在当地医院住院诊治,经肝穿刺病理检查发现肝细胞内有棕褐色色素颗粒而诊断Dubin-Johnson综合征。以后上述症征反复出现,由于无特效治疗,也就未进一步诊治。近2d出现右上腹痛,遂来本院就诊。患者无输血史,无结核、血吸虫病史,无长期嗜酒史,无毒物接触史,很少使用药物。家族中否认类似疾病史。查体: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无肝掌,未见蜘蛛痣,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肝区有叩痛。上腹CT检查示肝右叶可见一直径约1.7 cm囊肿,胆、胰、脾、肾未见异常。化验检查示血清总蛋白69.7g/L,白蛋白(A)48.1g/L,球蛋白(G)21.6g/L,A/G2.23,总胆红素174.2μmol/L,直接胆红素145.8μmol/L,间接胆红素28.4μmol/L,丙氨酸转氨酶25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22U/L,碱性磷酸酶75U/L,谷氨酰转肽酶143U/L。甲、乙、丙、丁及戊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为阴性。口服胆囊造影提示胆囊不显影。由于患者拒绝,此次未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综合患者病程、临床症征及辅助检查资料,Dubin-Johnson综合征诊断成立。
作者:江红接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对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后穿刺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皮肤红肿、疼痛、麻木、水疱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减少压迫止血的总时间,保证有效止血的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解除压迫器后穿刺部位无压疮、无红肿、麻木疼痛减轻。
作者:柯小云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惠州地区不育男性精液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对男性不育提出具体的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选择2008~2012年惠州地区2736例不育男性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从时间、地点及年龄三个方面对其精液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并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该地区2008~2012年5年间不育男性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精子畸形率等均在正常水平以下,且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惠东县不育男性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动率高,分别为16.08±3.22百万/ml及14.17±1.82%,惠城县精子畸形率高,为24.02±5.06%;(3)随着年龄的增大,不育男性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动率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精子畸形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结论惠州地区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均有异常现象,不同时间及不同地点患者精液质量变化无明显规律,但不同年龄患者精液质量变化明显;积极采取控制措施,提高男性精液质量,是治疗男性不育症切实有效的办法。
作者:曹莲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选取我院收治60例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与常规西医治疗相当,但中医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邓英;樊海娟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