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霞;胡旭慧;杨茂林
目的 观察口服补液盐在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出血热病人51人随机分成口服补液组和对照组,补液组依据个体情况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均应用口服补液盐取代静脉补液进行支持治疗,能口服者尽量口服.而其它治疗方法同静脉补液组.结果 补液组和静脉输液组在疾病的转归,并发征的发生及住院天数的对比分析结果看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口服补液组的住院费用却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过程中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可减少静脉输液的必要性,使治疗方法成为简单有效和便宜的方法.
作者:严勤;齐正波;李先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30年来,内镜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肝、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两种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胆总管结石先进的微创技术.
作者:李春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和甲胎蛋白(AFP)对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胆石症、慢性肝炎病人的血清标本作为实验组,收集外单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清GPDA值,应用放免γ-计数仪测定各组血清AFP值.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GPDA阳性率74.2%,AFP阳性率67.7%,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PDA、AFP值与体检健康人血清GPDA、AFP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两者联合检测将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相互弥补两者的不足.结论 同时测定血清GPDA、AFP值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率.
作者:邢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100例侧切顺产后排尿困难的产妇,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并配合诱导方法,促使产妇顺利排尿,避免产后大出血及膀胱炎的发生,使产妇减轻痛苦增加舒适感.
作者:颜炳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消化内镜对胃肠道及部分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随着内镜检查在我国广泛应用和内镜治疗的不断发展,经内镜传播疾病时有发生,因而内镜的清洗消毒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和患者的关注,已成为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点工作之一;对活检钳、注射针等附件的处理要求尤为严格,要求一人一用一灭菌.
作者:刘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子宫大出血是妇产科常见危急诊之一,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对于子宫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者,传统方法是采取子宫切除,但它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杨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替硝唑注射液期间不应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干扰酒精的氧化过程,导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可出现腹部痉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等一系列症状.故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提高药学知识,边学习边观察,掌握药物的作用、效果及副反应,指导病人正确用药.
作者:李梦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成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1].本文主要对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护士配合医生治疗在雾化吸入方面的护理措施,使哮喘急性发作及早得到缓解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
作者:孙严;文艳;赵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高血压、脑血管病为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可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管病,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微量元素参与机体的各种代谢,对于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机体内某些微量元素通过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学功能.导致动脉管壁发生退行性的改变,间接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微量元素亦可直接参与血压的调节,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安玉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严重复合伤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抢救治疗的严重复合伤33例,施行2种及两种以上手术12例.结果 存活29例,死亡4例,死亡率12.1%.结论 损伤控制手术是治疗严重复合伤疗效满意,应作为处理严重复合伤的首选手术原则.
作者:赵长宝;查庆林;彭安迪;朱学和;李锦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对静脉输液减轻疼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临床上用20%的甘露醇高渗溶液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降低颅内压、眼压、利尿[1],十分普遍,但静脉输注甘露醇所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也直接引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现将目前已了解的静脉输注甘露醇致痛的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刘跃贞;隋秀娟;周瑞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思密达、丽珠肠乐、口服补液治疗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临床确诊感染性腹泻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思密达3.0g,tid;丽珠肠乐1~2片,bid;口服补液盐Ⅱ;同时给予易消化饮食.对照组给予口服氟哌酸0.2g,tid;黄连素0.4g,tid;禁食.结果 治疗组72小时内总有效率为94.87%,疗效优于对照组74.4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思密达、丽珠肠乐、口服补液可有效治疗感染性腹泻.
作者:王莹;严勤;齐正波;那琳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对我院儿科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期间118例临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MP)培养检测,阳性率为27.11%,同时对本组病例行ELISA法检测MP-IgM抗体,阳性率为22.88%,≤3岁患儿发病率为31.42%.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好,提出MP快速培养检测支原体是临床上一项可靠快速简便的方法,对MP肺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雪梅;童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疾病的治疗,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正确的诊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保证正确治疗.对于医生来说诊断正确是至关重要的,有了正确的诊断,才能有正确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的合理性、正确性、有效性,才能充分的为患者解除疾苦.
作者:王新贵;张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宫颈癌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非常高.因此临床上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非常重视,制定更完善的筛查方案,以及早期发现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侯煜;杨天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一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迟发颅内血肿病人的诊治,提高此类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复习本院自2000年5月至2007年1月收治此类病人病历36份,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6例病人患者生存良好6例,轻残6例,中残7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一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迟发颅内血肿的病人,只要提高警惕,及时复查CT,发现迟发血肿并迅速二次手术解决,能够明显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袁小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2002年5月~2006年11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伟华;王松峰;王鑫;李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60例甲真菌病均用伊曲康唑胶囊(商品名:斯皮仁诺)口服,每次200毫克,一日2次,连用一周后停药三周为一疗程.手指甲真菌病为二疗程,足趾甲真菌病为三疗程.结果 60例甲真菌病患者,停药后三个月,治愈57例,有效3例.痊愈率95%,总有效率100%,真菌学治愈率100%.结论 伊曲康唑为三唑类广谱高效的抗真菌药,且副作用少而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刘涛;刘桂燕;王明志;赵晓冬;隋红艳;孙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AMI成为威胁人们的健康的疾病之一,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直接原因.因此,进行溶血栓疗法是治疗AMI的有效方法,用稀释的血栓溶解药物,使闭塞的冠状动脉重新恢复血流,缩小梗塞面积,以挽救频死的心肌.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之间,将该疗法应用与临床,共用尿激酶溶栓36例,现将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高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脑血管疾病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脑部血管性疾病的总称,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除脑出血外,由血栓引起的脑梗塞占有较大比例.在脑梗塞早期诊断以及全过程的观察中,MRI起了较大的作用.
作者:姜旭栋;成岗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