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复合全麻在40例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黄志明;卢德文

关键词:静脉复合全麻, 小儿, 扁桃体切除术
摘要: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3年5月外科收治的80例需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的麻醉方式进行手术,观察组则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的方式行手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的方式进行扁桃体切除术能够大限度的降低手术对患儿的创伤,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麻醉方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脂及血脂蛋白检测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脂蛋白检测与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发生间的关系及其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1558例体检人群进行人口学资料、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脂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TC、LDL-C、Lpa 呈正相关(r=0.19,r=0.17,r=0.15,P<0.001),与 HDL-C 呈负相关(r=-0.28,P<0.001),与 TG 无相关性(r=0.11,P>0.05);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Lpa呈正相关(r=0.24,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7,P<0.001),与TC、LDL-C、TG无相关性(r=0.01,r=0.09,r=0.01,P>0.05)。结论血脂及脂蛋白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T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Lpa、HDL-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及外周中动脉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龚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体会

    通过医院治疗的142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儿童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均无发生死亡病例。给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儿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降温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超声体检发现海绵肾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46岁,无明显症状,既往无特殊病史。使用我院美国GE公司LP5型超声诊断仪,探头的使用频率为3.5MHz,患者取俯卧位及侧卧位经侧腰部做冠状切面及横向扫查,仔细观察双肾的大小、形态、肾实质和肾窦回声,并检测肾内的血流情况。

    作者:江爱香;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宫颈癌根治术病患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选取住院的98例接受根治宫颈癌手术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要特别注意患者的情绪的稳定以及术后的修养。结果通过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的护理方法,尤其注意围手术期的护理,随时掌握病患的动态,仔细观察护理,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98例中仅仅4例病患切口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尿潴留情况,后皆痊愈,康复出院。在宫颈癌的根治手术中,围手术期合理的护理和规范化是保障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患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归纳,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观察。5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痊愈出院;治疗过程中误诊患者6例,其中包括3例阑尾脓肿,1例腹部卒中,2例脾破裂,但经过进一步临床确诊后均进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对急腹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前,必须在对临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配合超声等仪器的检查,并详细了解急腹症的临床特征以及引发急腹症患者的原因。够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几率,使得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也要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曾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活性银离子凝胶与中药锡类散联合用药治疗宫颈炎效果观察

    选择我院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活性银离子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锡类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活性银离子凝胶联合中药锡类散用药治疗宫颈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范旭凤;周群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疗效观察

    将82例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辨证论治。分为肝经风热证、肝经湿热证和阴虚火旺证,分别予以桑菊饮、龙胆泻肝汤和知柏地黄丸加减。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和1年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6.18%、37.50%;总有效率分别为88.09%、70.00%。组间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复发率为9.38%,对照组1年复发率为2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改善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大萍;张萍;刘家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择期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分析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吞咽反应、拔管与完全清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前2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改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瑞华;刘湘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与超声图像特征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与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过病理证实的14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均给予超声诊断,在不同超声条件下(二维基波及自然谐波、彩色多普勒超声),使用低频超声、高频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总结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14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使用低频超声诊断93例,诊断率为65.9%;使用高频超声诊断129例,诊断率为91.5%;使用联合超声诊断准确134例,诊断率为95.0%。其中联合超声诊断准确率更高,与低频超声(χ2=6.254)及高频超声(χ2=4.027)诊断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阑尾炎不同病理分型的超声图像有一定差异,使用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有助于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

    作者:郭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治疗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脊柱关节炎患者,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各项症状均比用药前明显好转,对照组有效率为80%,观察组为82%,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治疗脊柱关节炎效果显著,两种药治疗效果相当。

    作者:杨晓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多巴胺治疗组(DA组)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NE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h后的动脉血乳酸、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NE组患者的动脉血乳酸、MAP以及SvO2水平较DA组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组疗效优于DA组。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优于多巴胺,更适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

    作者:庄金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慢性心衰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组37例患者接受心先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著改善21例,改善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1%;对照组患者显著改善14例,改善1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超锋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72例细菌性角结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给予患者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且在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水平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结膜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大大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光胜;李倩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BNP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水平及左旋氨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3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室肥厚(LVH)组和非左室肥厚(NLVH)组,均给服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0w,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RP、BNP、LVMI变化。结果治疗前LVH组与NLVH组CRP、BNP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LVH组高于NLVH组(P<0.05);治疗后LVH组血清CRP、BNP、LVMI明显降低(均P

    作者:官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52例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将我科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01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喜炎平注射液+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病毒唑注射液治疗。治疗5~7d后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31%(48/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35/49),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肠炎效果显著,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前后的护理配合探讨

    选择我院收治的气管异物患儿50例,对所有患儿进行异物取出手术,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患儿全面的、精心的护理配合,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术前准备包括患儿准备、手术及抢救物品准备、建立静脉通路;术中护理包括麻醉配合、手术体位和术中病情观察。50例患儿的异物取出手术均取得成功,没有出现气胸、气管切开等严重的并发症。在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中积极配合,这些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手术后的观察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李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剂量喹硫平合并阿米替林治疗40例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小剂量喹硫平联合阿米替林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联合安慰剂治疗,试验组给予小剂量喹硫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缓解情况以及HAMD(汉密尔顿)量表、临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组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组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6例痊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显效率为45%;试验组中,15例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显效率为62.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阿米替林联合安慰剂的治疗,喹硫平联合阿米替林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友玲;李晓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拱形护理架在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选择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骨折术后护理;治疗组采取拱形护理架作为支架进行术后护理,并与对照组比较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缩短护理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拱形护理架的应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护理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曾艳;何水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

    选择2011~2012年在本科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传统途径护理方式,对照组按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从患者的住院天数、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的满意度、医疗护理的依从性都高于观察组(P<0.05)。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护理,不但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及对护士的满意度,而且可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黄宇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30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咽痛消失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熊志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