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山;李文论
三查七对工作制度是每位护士必须遵守的操作制度,然而在工作中,由于制度执行不严,药品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差错事故屡见不鲜,轻者给病人增加痛苦,重者使病人致残或导致死亡.现就工作中见到的误把利多卡因作为50%葡萄糖静推(静脉推注)引起急性中毒2例报道如下,以引起同行们的警戒.
作者:李玉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氯胺酮、安定、普鲁卡因、阿托品、简称(KDPA)用于中小手术静脉全麻和其它手术的全麻诱导等,经临床观察,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当病人就医时,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导致纠纷的发生.做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减少护理纠纷,已成为广大护理工作者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高文霞;刘屹东;崔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锰酸钾液湿敷对11例感染性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感染性伤口清创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结果11例病人伤口全部愈合.结论高锰酸钾液湿敷感染性伤口,操作简单,经济实惠而且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陈永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阑尾炎是外科多发病,占我院每年手术病人的三分之二左右.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既增添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因此,积极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作者:姜立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回顾性分析,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1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平扫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及部分增强扫描和核磁共振图像,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弥漫性脑白质低密度改变,多数累及侧脑室周旁白质.结论充分认识本病后,CT平扫结合临床病史对本病即可诊断,一般不需再作增强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施付强;卢昌宏;谈瑞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2003年至今,我们对51例胸部锐器伤进行了辅助小切口的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均取得满意效果,使诊断与治疗同步,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旭;姜长滨;张毅奎;李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脱落细胞学突出的特点是简单易行、安全性强、对设备要求不高、费用低,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可反复取材检查,诊断迅速,癌细胞检查率高.随着近几年癌症率的不断提高,脱落细胞学亦日益备受临床的关注,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足之处是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学检查采集标本量少,看到的细胞数少,因而假阴性多.为了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而降低假阴性,减少可疑性,杜绝假阳性,工作中总结的几项建议,以供交流.
作者:安翠;王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2005年2月18 日收治1名胃大部切除术后急性安全性输入段梗阻致十二指肠降段破裂、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原欣林;李承;姜长滨;周军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导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医疗服务保障机制的健全等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全面开展,各医院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企业医院更是举步为艰.因此,科教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温晓慧;蒋英姿;周志壮;范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 1998年9月~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72例,年龄2月~3岁,男108例,女64例;发热74例,无发热98例;轻度脱水104例,中度48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9/L56例,<1.0×109/L116例;粪便常规检查及培养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肠炎.随机分为乳酸菌素加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组88例,单纯乳酸菌素口服对照组84例.
作者:刘宪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近年来应用生长抑素+四肽-思他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冬梅;蒋丹娜;杨伟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地都取得了良好成绩,使以手术为主的观点发生了变化,非手术疗法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在治疗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难题,比如阑尾炎复发问题,由此,有些人在临床上渐放弃了这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又回到只用手术方法治疗的老路.回顾我科1977~1985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60例,进一步评论其价值.
作者:杨进山;李文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往临床上常采取腹-会阴联合切除,永久性人工肛门改变了正常粪便的排泄途径,由此给病人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对直肠癌转移规律认识的提高,吻合器的不断进步,吻合方法的改进及护理手段的完善,在Miles手术基础上产生许多保肛手术,其5年生存率与Miles手术相似,却明显提高了广大患者的生存质量[1].我院肛肠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肠吻合器治疗直肠癌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是老年多发病之一,典型症状表现三多一少目前诸多糖尿病患者并非如此,尤其老年人发病隐匿,常以各种并发症就诊而将糖尿病本身症状隐蔽,故临床常被漏诊.为了提高对老年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院2年内遇到的28例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检查在骨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优缺点.方法对179例骨痛患者行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参考终确诊结果,分析全身骨显像的优缺点.结果在179例患者中发现阳性病例154例,其中肿瘤患者59例,良性病变患者85例.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对肿瘤所引起的骨痛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一些良性病变也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密切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正确使用核素全身骨显像,可以很好的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张其波;刘京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如果不改变传统观念,由此带来的医疗纠纷也将逐渐上升.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发生医疗纠纷.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布以来,医务工作者倍感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因此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措施,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预防护患纠纷,势在必行.
作者:毛玉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新近发现的2-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后,来改善他们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对58例新近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短效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使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维持1个月后停胰岛素改口服降糖药.观察组开始即用降糖药治疗,1个月后使血糖的结果也在正常范围.观察两组6年来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无论在血糖控制和服药的剂量及并发症都优于观察对照组.结论对新近2-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建议对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新近2-型糖尿病患者应首先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
作者:马龙新;孙慧琛;殷春秀;周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种起源于黑素细胞的高恶性程度的肿瘤.多发于皮肤、甲下、亦见于粘膜、眼脉络膜及软脑等部位.
作者:刘明江;王丽丽;李战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短程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作用.方法7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治疗原发病、退热治疗,治疗组在体温≥37.5℃时加服苯巴比妥.随诊观察1~3年.结果:治疗组46例发热359人次,有8例(17.4%)复发FC12人次;对照组30例发热225人次,有12例(40%)复发FC29人次,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短程预防FC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洁;刘成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