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的比较

董红丽

关键词:配方颗粒, 汤剂, 中药
摘要:配方颗粒的造价较高,工艺复杂,但相比汤剂便捷,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价值值得肯定.中药配方颗粒给服药者带来很多方便,但和汤剂相比还有很多缺点,相信随着中医临床事业的发展,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将会更加符合患者的需要.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分析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月的1695张中西药联用处方,统计、分析不合理联用的处方数目、原因等.结果所统计出的不合理联用处方45张(2.65%),中存在药理配伍禁忌问题的处方22张(48.89%),存在重复用药问题的处方16张(35.56%),存在理化配伍禁忌问题的处方17张(37.78%).我院的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联用问题,应引起重视并针对问题制定解决对策.

    作者:盛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骨性膝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 明确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 膝OA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1次/周,5次为一个疗程,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240mg/次,3次/d,5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240mg/次,3次/d,5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僵硬度、身体功能障碍等评分改善情况,两组均能改善上述症状,治疗组在疼痛与关节活动度改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玻璃酸钠结合氨基葡萄糖胶囊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骨关节面的修复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

    作者:周翔;胡海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临床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

    选择2009年7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进行逆行静脉穿刺操作,对照组进行顺行静脉穿刺操作.结果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但液体滴速没有明显差别(P>0.05).针对老年、慢性病等特殊群体的静脉输液,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操作不失为一个可靠、有效的方法,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赵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咪达唑仑和地塞米松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咪达唑仑和地塞米松在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剂配制11种不同浓度的溶液22瓶,分别放25℃和37℃环境至10h,体积均为8ml,并定点取样,观察外观、测定pH和咪达唑仑和地塞米松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地塞米松2个浓度和咪达唑仑3个浓度在25℃和37℃下pH和含量均稳定.地塞米松高浓度和咪达唑仑2个高浓度混合产生沉淀.地塞米松与咪达唑仑混合溶液置于25℃或37℃含量下降至94.2%~87.1%.结论 咪达唑仑和地塞米松不建议配伍静脉注射使用.

    作者:杜昌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参仙升脉口服液和宁心宝联合氨茶碱片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初步探讨参仙升脉口服液的优越性.方法 将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的窦性心动过缓40例作为治疗组,将宁心宝联合氨茶碱片治疗的心动过缓40例作为对照组,每组均观察4w,治疗前及治疗后监测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DCG).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仙升脉口服液提高心率的作用较宁心宝联合氨茶碱片的临床疗效明显,并且其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红艳;娄斌;汪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为人类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在两方国家发病率较亚、非洲高,但在我国的流行病调查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1].肿瘤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力的细胞,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而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细胞转移和术后复发是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从肿瘤干细胞的角度深入研究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征,可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防治指引方向.现将其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周晓刚;胡俊川;陈宁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1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心理、环境、体位护理、行为、排尿、松弛疗法、哺乳、疼痛等干预措施,分析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本组患者100例产妇全部经过精心护理,术后康复情况良好,未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剖宫产手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术后产妇的康复,也有利于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金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55例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原因分析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人住我院儿科用药不依从的2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3例在确诊为儿科疾病之后,短时期内频繁换药,影响了治疗;54例家长担心儿科疾病的药物治疗会对孩子的智力造成影响,影响治疗;56例认为药物治疗副作用大,放弃西医治疗,转为中医治疗,疗效不佳;35例未进行跟踪随访,自行减量或停止用药,影响治疗;32例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差而放弃吃药;6例为难治性儿科疾病,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而放弃治疗:9例因不能支付得起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

    作者:陈纳雄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186例临床分析

    将186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8%,对照组总有效率86.0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1594,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5.38%),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4例(15.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7482,P<0.05).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的比较

    配方颗粒的造价较高,工艺复杂,但相比汤剂便捷,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价值值得肯定.中药配方颗粒给服药者带来很多方便,但和汤剂相比还有很多缺点,相信随着中医临床事业的发展,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将会更加符合患者的需要.

    作者:董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期的护理

    对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期间,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包括水化、碱化尿液,亚叶酸钙含漱等,观察其综合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儿无严重毒副作用发生,部分患儿出现呕吐、口腔黏膜溃疡,肝功能损害等毒副反应.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期间,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其毒副作用的发生,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作者:江晓倩;黄心茹;郑凤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门脉高压性胆道系疾病诊治进展

    门脉高压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并可引起多种消化系疾病,如门脉高压性胆病、门脉高压性胃病、门脉高压性肠病,引起各种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腹胀、早饱、反酸、腹泻、便秘、便血等.近年来,门脉高压所引起的胆道系统疾病逐渐引起大家重视,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杨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去向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颅脑疾病的298例新生儿应用Philips HD15彩超经前囟、后囟和侧囟检查患儿二维切面脑组织的结构及大脑动脉的分布走行、颅底的Willis环,检测并记录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 298例新生儿颅脑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270例,占90.6%.其中脑积水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61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2例,脑实质内出血45例,脑膜炎24例.298例患儿后经CT或者核磁及临床治疗性诊断后确诊276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各种新生儿颅脑病变的检出率及准确率均较高,可作为新生儿颅脑病变诊断的一种方法.

    作者:王小英;卿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脓疱病护理研究进展

    对近10年新生儿脓疱病的护理研究成果,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其他水疗等,分析其原理和利弊,探讨并展望了更加经济实用的护理方法治疗新生儿脓疱病.

    作者:魏琴;魏卫红;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

    将2010年9月~2911年11月间我院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4例,常规组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2.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叶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观察及护理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佳护理方式.介入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并注意患者心理护理与术后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高凝状态及抗凝治疗意义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下高凝状态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及评价肝素抗凝治疗有效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儿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bg)及氧饱和度(SaO2)并进行对比.结果 67.1%的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儿的D-Dimer升高,治疗前58例患儿的AT-Ⅲ活性及SaO2明显降低,TT、APTT明显缩短.经肝素治疗后,37例治疗组患儿的D-Dimer下降、SaO2升高、TT明显延长、Fbg明显下降.结论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存在高凝状态,其实验室诊断标准是:D-Dimer升高、AT-Ⅲ降低、TT、APTT缩短.评价肝素抗凝治疗有效的实验室指标是:D-Dimer下降、AT-Ⅲ活性>70%、TT、PT、APTT延长、Fbg下降.

    作者:邓明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防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护理

    对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痰液真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我院制定的新型护理干预手段.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真菌感染人数和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6.6%,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4%,两组的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采用护理手段安全有效,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韦红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误差因素及其预防

    对检验分析前的原因按照样本采集前、中、后三个时段进行分析.摸清医学检验前的误差因素以及避免误差的方法.医学检验分析前各种因素非常容易导致检验分析结果误差.

    作者:吴志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8氟代脱氧葡萄糖摄取值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评价

    目的 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S)患者肿瘤组织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C)的摄取,评价其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寻找更加准确的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4年4月~2006年3月行18F-FDG单光予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检查,且于该检查后行肺叶或楔形切除术,有随诊资料及病理标本的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并应用SPECT检测NSCLC患者肿瘤组织18F-FDG的摄取.结果 40例患者18F-FDG SPECT显像部位均有异常放射浓聚,肺癌组织T/N比值为4.45±1.94.肺鳞癌患者18F-FDG SPECT浓聚灶的T/N比值高于肺腺癌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未分化肺癌患者18F-FDG SPECT浓聚灶的T/N比值高于中-高分化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肺癌患者与Ⅲ~Ⅳ期肺癌患者18F-FDG SPECT浓聚灶的T/N比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5).T/N比值>5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33%,T/N比值<5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7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生存分析表明T/N比值>5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T/N比值<5的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比值是与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18F-FDG摄取程度是由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并可作为一项非侵袭性的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冯庆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