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弹力外固定夹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

林青;蒋际钊;唐上德;吕洲明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外固定, 弹力外固定夹
摘要:目的 通过与常规的石膏托固定比较,探讨、分析弹力外固定夹固定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肘内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寻找简便、安全、有效的新外固定方法.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6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弹力外固定夹固定,对照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方法.结果 试验组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21.6 +8.35d,对照组为23.3±9.51d,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的肘内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弹力外固定夹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减少肘内翻的发生率方面,较传统的石膏托固定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及其对策

    从药材因素、药物使用、药物之间相互不良作用等方面对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包括规范患者用药方法、提高临床医务者的业务水平及加强中药管理等应对方法,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延生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55例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原因分析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人住我院儿科用药不依从的2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3例在确诊为儿科疾病之后,短时期内频繁换药,影响了治疗;54例家长担心儿科疾病的药物治疗会对孩子的智力造成影响,影响治疗;56例认为药物治疗副作用大,放弃西医治疗,转为中医治疗,疗效不佳;35例未进行跟踪随访,自行减量或停止用药,影响治疗;32例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差而放弃吃药;6例为难治性儿科疾病,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而放弃治疗:9例因不能支付得起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

    作者:陈纳雄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临床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

    选择2009年7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进行逆行静脉穿刺操作,对照组进行顺行静脉穿刺操作.结果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但液体滴速没有明显差别(P>0.05).针对老年、慢性病等特殊群体的静脉输液,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操作不失为一个可靠、有效的方法,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赵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分析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月的1695张中西药联用处方,统计、分析不合理联用的处方数目、原因等.结果所统计出的不合理联用处方45张(2.65%),中存在药理配伍禁忌问题的处方22张(48.89%),存在重复用药问题的处方16张(35.56%),存在理化配伍禁忌问题的处方17张(37.78%).我院的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联用问题,应引起重视并针对问题制定解决对策.

    作者:盛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的比较

    配方颗粒的造价较高,工艺复杂,但相比汤剂便捷,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价值值得肯定.中药配方颗粒给服药者带来很多方便,但和汤剂相比还有很多缺点,相信随着中医临床事业的发展,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将会更加符合患者的需要.

    作者:董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1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心理、环境、体位护理、行为、排尿、松弛疗法、哺乳、疼痛等干预措施,分析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本组患者100例产妇全部经过精心护理,术后康复情况良好,未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剖宫产手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术后产妇的康复,也有利于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金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护理体会

    对我院2008年8月~2010年9月在有创机械通气环境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患者27例术前、术中、术后回顾性观察分析.除1例患者发生气胸而停止操作外,其余治疗效果良好.纤支镜吸痰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胜华;邱蓓;孙宗芬;彭云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中的作用浅析

    本文基于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探讨了该技术在妇产科中的作用以及一些临床具体应用办法.

    作者:占海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8氟代脱氧葡萄糖摄取值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评价

    目的 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S)患者肿瘤组织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C)的摄取,评价其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寻找更加准确的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4年4月~2006年3月行18F-FDG单光予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检查,且于该检查后行肺叶或楔形切除术,有随诊资料及病理标本的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并应用SPECT检测NSCLC患者肿瘤组织18F-FDG的摄取.结果 40例患者18F-FDG SPECT显像部位均有异常放射浓聚,肺癌组织T/N比值为4.45±1.94.肺鳞癌患者18F-FDG SPECT浓聚灶的T/N比值高于肺腺癌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未分化肺癌患者18F-FDG SPECT浓聚灶的T/N比值高于中-高分化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肺癌患者与Ⅲ~Ⅳ期肺癌患者18F-FDG SPECT浓聚灶的T/N比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5).T/N比值>5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33%,T/N比值<5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7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生存分析表明T/N比值>5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T/N比值<5的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比值是与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18F-FDG摄取程度是由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并可作为一项非侵袭性的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冯庆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肝胆术后运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分析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8例肝胆手术患者给予心理、呼吸道、止痛、早期进食、拔管、预防切口感染、泌尿系统等护理,并予抗生素指导、早期活动指导,观察临床疗效.68例肝胆手术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平均住院时间22.3±0.5d,出现呼吸道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泌尿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5.88%,均经过有效处理,痊愈出院.对肝胆术后患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术后预后效果,降低感染发生率,降低痛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勃起功能障碍的新诊治进展

    勃起功能障碍(ED)是严重影响男性性生活质量的疾病.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于ED的相关文献,包括关于ED概念的介定、发病因素、诊断要点和诊治方法等,介绍有关本疾病新的研究进展和一些国内外权威专家在诊治方面的共识,供参考借鉴.

    作者:杨宇峰;庄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1年度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对我院2011年度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讨论.结果全年共发生不良反应134例,占0.0182%;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无死亡和致残致畸病例.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广泛,但存在部分不良反应,原因复杂;应提高药品质量、加强日常监管、临床合理用药、制定防范措施、科学合理处置,以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护理现状

    阐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临床护理的应用现状,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临床效果、推广64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方面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黄忠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

    将2010年9月~2911年11月间我院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4例,常规组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2.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叶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骨性膝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 明确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 膝OA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1次/周,5次为一个疗程,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240mg/次,3次/d,5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240mg/次,3次/d,5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僵硬度、身体功能障碍等评分改善情况,两组均能改善上述症状,治疗组在疼痛与关节活动度改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玻璃酸钠结合氨基葡萄糖胶囊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骨关节面的修复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

    作者:周翔;胡海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中医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38例

    69例四肢骨折不愈合随机分为自体骨髓移植联合中医治疗组(观察组)38例和自体骨髓移植组(对照组)31例,随访观察疗效.结果69例患者平均随访10.5个月,62例达骨性愈合,观察组骨折复位和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9.5%、82.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不愈合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跃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期的护理

    对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期间,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包括水化、碱化尿液,亚叶酸钙含漱等,观察其综合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儿无严重毒副作用发生,部分患儿出现呕吐、口腔黏膜溃疡,肝功能损害等毒副反应.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期间,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其毒副作用的发生,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作者:江晓倩;黄心茹;郑凤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存在消化不良症状而无法用器质性病变和生化异常解释的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许多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对FD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伴有心理因素的FD宜采用综合疗法.

    作者:刘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及治疗展望

    Tie-2为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本文综述了Tie-2的功能、生理作用等.Tie-2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在大肠癌中也有明显高表达.Tie-2作为一种新候选的肿瘤标志,将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检测,并为高表达Tie-2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为重组可溶性Tie-2成为肿瘤基因治疗提出了先决条件.

    作者:冯瑞;李云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种额肌瓣悬吊手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额肌瓣悬吊手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50例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L形额肌瓣悬吊术组)25例和B组(矩形额肌瓣悬吊术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平均10个月的随访,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采用额肌瓣治疗时,L形额肌瓣悬吊术临床效果比矩形额肌瓣悬吊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及并发症低的优点.

    作者:姚龙全;黄学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