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龙全;黄学文
对52例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等.52例不良反应病例中,49例(94%)发生在首次用药的过程中,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主要集中在30~60岁;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茵栀黄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个体因素、药物的应用方式等密切相关,应加强其应用监测,严格应用规范,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海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MGMT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甲基化状态、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0例乳腺癌中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用免疫组化检测MGMT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GMT基因在乳腺癌中甲基化率为7.5%(3/40);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甲基化率10%(2/20);免疫组化显示MGMT蛋白表达率87.5%(35/40).结论 MGMT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中不是频发事件;MGMT蛋白表达与其甲基化无相关性;MGMT基因甲基化参与乳腺癌的发展过程.
作者:路彩欣;吴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片和蓝芩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皮疹消退、体温下降情况.结果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疗程时间明显缩短,有极为显著性差异(P<0.01).利巴韦林片联合蓝芩口服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分析造成婴幼儿腹泻的原因,采取针对病因、体液调节儿童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保护胃肠黏膜及其他治疗的同时,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治理儿童健脾和胃的生理功能,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以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庞善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明确本院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及其对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对2011年8月~2012年4月对196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 正常足月儿组初筛通过率为90.07% (1497/1662),复筛通过率为9455%(156/165);高危儿组的初筛通过率为63.13%(125/298),复筛通过率为24.66%(18/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适天数应在新生儿出生后3d或3d以上,新生儿出生后的初几天里,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初筛通过率明显提高.本次听力筛查确诊听力障碍新生儿20例(1.02%);其中高危儿组13例(4.36%),正常足月儿听力障碍7例(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必须重视新生儿尤其是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及管理;对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加强随访、定期检查;对确诊听力障碍新生儿及早干预、听力补偿或重建,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
作者:胡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8例肝胆手术患者给予心理、呼吸道、止痛、早期进食、拔管、预防切口感染、泌尿系统等护理,并予抗生素指导、早期活动指导,观察临床疗效.68例肝胆手术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平均住院时间22.3±0.5d,出现呼吸道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泌尿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5.88%,均经过有效处理,痊愈出院.对肝胆术后患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术后预后效果,降低感染发生率,降低痛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勃起功能障碍(ED)是严重影响男性性生活质量的疾病.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于ED的相关文献,包括关于ED概念的介定、发病因素、诊断要点和诊治方法等,介绍有关本疾病新的研究进展和一些国内外权威专家在诊治方面的共识,供参考借鉴.
作者:杨宇峰;庄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分析两组围手术期疗效及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先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对我院2011年度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讨论.结果全年共发生不良反应134例,占0.0182%;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无死亡和致残致畸病例.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广泛,但存在部分不良反应,原因复杂;应提高药品质量、加强日常监管、临床合理用药、制定防范措施、科学合理处置,以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男73例,女3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及常规健康教育组,常规健康教育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在传统的健康教育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研究前后监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随访期6个月,记录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教育组比较,个体化教育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能明显降低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高少琴;谢金梅;卢少英;黄健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用于高血压患者,为中医证候分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现场调查收集773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先通过聚类分析提取高血压的基本证型,再利用因子分析揭示基本证型的组合规律,后结合聚类分析归纳出高血压病常见的复合证型.结果 高血压的基本证型为:肝阳上亢证、血瘀证、气虚证、肾虚、脾虚痰阻5型.结论 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合理地结合应用,能对中医证候进行比较客观地分类.
作者:欧阳文伟;林晓忠;任毅;欧爱华;周罗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选择2011年1~6月(限制使用抗菌药前)在我院门诊治疗的458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照组)和2012年1~6月(限制使用抗菌药后)在我院门诊治疗的496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20.51%,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65.70%,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使得抗菌药物使用更为合理,且不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洒;顾铭;叶定村;程昌华;高抚刚;黎菲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两种额肌瓣悬吊手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50例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L形额肌瓣悬吊术组)25例和B组(矩形额肌瓣悬吊术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平均10个月的随访,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采用额肌瓣治疗时,L形额肌瓣悬吊术临床效果比矩形额肌瓣悬吊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及并发症低的优点.
作者:姚龙全;黄学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与常规的石膏托固定比较,探讨、分析弹力外固定夹固定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肘内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寻找简便、安全、有效的新外固定方法.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6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弹力外固定夹固定,对照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方法.结果 试验组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21.6 +8.35d,对照组为23.3±9.51d,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的肘内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弹力外固定夹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减少肘内翻的发生率方面,较传统的石膏托固定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青;蒋际钊;唐上德;吕洲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基于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探讨了该技术在妇产科中的作用以及一些临床具体应用办法.
作者:占海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分别在含量为0.9%的250ml氯化氢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中加入阿莫西林钠,并将该混合液放置于25℃恒温下.在配伍后的不同时间,用HPLC检测混合液中阿莫西林钠的含量以及pH值,并注意观察混合液的颗粒及外观.结果氯化氢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中的阿莫西林钠无色透明,且无颗粒产生,pH值稳定,混合液在放置12h内阿莫西林钠的含量减少.木糖醇注射液中的阿莫西林钠不稳定.
作者:田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下高凝状态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及评价肝素抗凝治疗有效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儿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bg)及氧饱和度(SaO2)并进行对比.结果 67.1%的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儿的D-Dimer升高,治疗前58例患儿的AT-Ⅲ活性及SaO2明显降低,TT、APTT明显缩短.经肝素治疗后,37例治疗组患儿的D-Dimer下降、SaO2升高、TT明显延长、Fbg明显下降.结论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存在高凝状态,其实验室诊断标准是:D-Dimer升高、AT-Ⅲ降低、TT、APTT缩短.评价肝素抗凝治疗有效的实验室指标是:D-Dimer下降、AT-Ⅲ活性>70%、TT、PT、APTT延长、Fbg下降.
作者:邓明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阐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临床护理的应用现状,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临床效果、推广64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方面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黄忠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人住我院儿科用药不依从的2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3例在确诊为儿科疾病之后,短时期内频繁换药,影响了治疗;54例家长担心儿科疾病的药物治疗会对孩子的智力造成影响,影响治疗;56例认为药物治疗副作用大,放弃西医治疗,转为中医治疗,疗效不佳;35例未进行跟踪随访,自行减量或停止用药,影响治疗;32例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差而放弃吃药;6例为难治性儿科疾病,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而放弃治疗:9例因不能支付得起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
作者:陈纳雄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将186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8%,对照组总有效率86.0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1594,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5.38%),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4例(15.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7482,P<0.05).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